宝日希勒发电有限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油 (%~ %)煤制甲醇 (%~ %)煤发电 (40%~ 45%)煤制合成天然气 (53%)煤制合成气 (%)。 其中,煤制合成天然气和煤制合成气工艺的热能有效利用率明显高于其他工艺的热能有效利用率。 表明,煤制合成气和制甲烷工艺过程具有热能利用率高的特点,同上述热能有效利用率排序一致。 由于煤制天然气工艺相对简单,与 其他新兴煤化工产业相比,过程产生的废水废物相对较少,产生的废物也更易于处理。 同时,煤制天然气还具有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烷率高以及废热能够循环利用等优点。 煤制甲烷是煤清洁利用的一条新途径,是解决我国煤炭粗放型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符合我国特殊能源结构的国情。 ( 3)煤制天然气是对我国天然气气源的有效补充 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形势不容乐观,专家预测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在 20xx 年末将超过 1000 亿立方米,预计到 2020年,供求缺口将达到 1000 亿立方米,未来几年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甚至超过 15%。 针对这 种情况,中国在进一步加大天然气资源自主勘探开发力度并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的同时,也在沿海的辽宁、福建及广东的地方进行进口 LNG 终端的布局,但目前我国规划的十余座LNG接收站中仅有少数几家确定气源,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 5 上缓解我国天然气的供需矛盾,但会随时受到 LNG 进口价格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依托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并经调压配气后进行化工和民用,不但符合煤炭清洁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天然气供应的有效补充。 ( 4)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呼伦贝尔市煤 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煤质适合发展坑口电站和煤化工产业。 内蒙古呼伦贝尔又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一个大草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保护好生态环境。 发展 40 亿立方米 /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既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能源转换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政方针,又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效率,对快速推进呼伦贝尔市工业化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项目 建设和发展规划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处理煤 1273 万吨的鲁奇气化炉及下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年产天然气 40 亿立方米,焦油 51 万吨,石脑油 10万 吨,粗酚 6 万吨,硫磺 10 万吨,液氨 5 万吨。 项目建设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为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办公设施及部分与生产配套的生活设施。 6 本项目主要装置包括:空分装置、气化装置、净化装置、甲烷化装置、锅炉及废水处理设施。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 表 11 主要 技术 经济指标 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 Nm3/d 1200 2 产品方案 主产品 天然气 万 Nm3/d 1200 副产品 石脑油 万 t/a 焦油 万 t/a 硫磺 万 t/a 粗酚 万 t/a 粗氨 万 t/a 3 年操作日 天 333 8000 小时 4 原料及燃料煤用量 原料煤 万 t/a 燃料煤 万 t/a 5 辅助材料和化学品 催化剂 t/a 230 32 NaOH t/a 3600 甲醇 t/a 9600 二异丙 基醚 t/a 2100 7 循环水药剂 t/a 1530 6 公用消耗量 新鲜水 万 t/a 2690 7 全厂三废排放量 废气 万 Nm3/a 锅炉及加热炉烟气 废渣、灰 万 t/a 气化及锅炉废渣 8 运输量 万 t/a 运入量 万 t/a 运出量 万 t/a 9 全厂定员 人 1678 其中:生产工人 人 1559 管理和技术人员 人 119 10 占地面积 ha 包括灰场 11 工程项目总投资 万元 3160000 基建投资 万元 2310000 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 万元 铺地流动资金 万元 920xx 基建期利息 万元 270416 12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3 资本金 万元 568800 14 基建贷款 万元 15 年销售收入 万元 802480 平均 16 年销售税金 万元 62741 平均 17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420601 平均 18 年利润总额 万元 319138 平均 19 年所得税 万元 79784 平均 20 投资利润率 % 平均 8 21 投资利税率 % 31 平均 22 成本费用利润率 % 76 平均 23 投资收益率 (税后 ) % 平均 24 外汇贷款偿还期 年 含基建期 25 国内贷款偿还期 年 含基建期 26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年 含基建期 27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年 含基建期 28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 所得税后 29 全投资净现 值 万元 所得税后 30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 所得税前 31 全投资净现值 万元 所得税前 研究结论 ( 1) 产品市场前景良好,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 2)工艺技术成熟、可靠,能耗低,安全、卫生、环保等各项措施完善; ( 3)从财务分析看,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为 %,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 8%,表明本项目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 4) 增加地区和国家税收、扩大就业岗位,拉动社会需求,促进地区社会繁荣,社会效益良好,因此本项目是可 行的。 存在的优势 2 市场预测 9 天然气产品用途、现状及需求 天然气特性和用途 天然气( natural gas)系 古生物 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气态 碳氢化合物 ,具可燃性,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 天然气蕴藏在地下约 3000— 4000米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成分为 甲烷 ,通常占 8595%;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 , 比重 ,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 天然气公司皆遵照政府规定添加臭剂,以资用户嗅辨。 在 石油地质学 中,通常指油田 气和气田气。 其组成以 烃 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地壳中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撑器和生物生成气等。 按天然气在地下存在的相态可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水合物。 只有游离态的天然气经聚集形成天然气藏,才可开发利用。 目前我国天然气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20xx年天然气产量为 亿 m3,产量全国天然气总量的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20xx年天然气产量为 亿 m3,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量的 %; 中海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20xx 年天然气产量增长到 m3,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量的 %。 20xx 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 586 m3, 已成为世界上天然气需求增长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据预测,到 20xx 年,我国将每年需进 10 口液化天然气 1000 万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将有 5 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投入建设与营运;到 2020 年,我国沿海将再建 56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年消费液化天然气将达到 20xx万 2500万吨。 到 20xx 年,中国国内管道天然气需求量约 1200亿 m3, 20xx 年为 1700亿 m3, 2020 年将达到 20xx亿 m3以上,占我国能源 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 %%上升为 7%10%,其中用于发电、城市燃气、化工大约各占 1/3。 用气方向:天然气可用于发电、化工、城市燃气、压缩气车, 目前中国天然气消费以化工为主,预计今后天然气利用方向将发生变化,会主要以城市气化、以气代油和以气发电为主,其中城市燃气将是中国主要的利用方向和增长领域。 20xx 年国内天然气消费结构及需求预测 单位:亿 m179。 , % 消费领域 20xx 年 20xx 年 20xx20xx 年 年均增长率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发电 336 化工 366 工业燃料 135 民用燃料 142 车用燃料 2 其他 19 合计 1000 中国天然气 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天然气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特别是“ 八五 ” 以来,中国储量快速增长,天然气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999 11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 亿 m3,较上年大幅增长 %; 20xx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 m3。 由于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并把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20xx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达 m3,较上年有大幅增长,增幅达 11%; 20xx 年继续高速增长,达到 m3,较上年增长 %。 但在世界各国天然气产量的排名中,由于阿联酋的产量猛增,中国从第 15 位降至第 16 位;20xx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约为 m3(其中包括地方产量 亿 m3); 20xx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产量达到356 亿 m3,创历史最高纪录。 20xx 年,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 万亿立方米,比 20xx年增长了 25%。 20xx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约为 亿立方米,比 20xx 年增加 91 亿立方米,增长幅度约 22%。 截至 20xx年底,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约 ,其中管径大于 426 毫米的管道总长度为。 20xx 年三季度前期天然气产量保持高位,月均天然气产量在 48亿立方米之上, 9月天然气产量有所回落。 20xx 年 19 月国内共生产天然气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增速比上半年下降 个百分点。 据专家预测,未来 20 年天然气需求增长速度将明显超过煤炭和石油。 到 20xx 年,天然气在能源需求总量中所占比重将从 1998 年的%增加到 6%,到 2020 年将进一步增至 10%。 届时天然气需求量估 12 计将分别 达到 938 亿立方米和 2037 亿立方米。 天然气年产量以 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 未来我国的天然气供应将呈现四种格局:西气东输,西部优质天然气输送到东部沿海;北气南下,来自我国北部包括引进的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南部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海气登陆,一方面是近海地区我国自己生产的天然气输送到沿海地区,另一方面是进口液化天然气优先供应沿海地区;此外,各资源地周边地区就近利用天然气。 但未来数年后,随着国家的扶持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预计 20xx 年国内天然气供应缺口将在 400500亿立方米, 2020年将近 1000 亿立方米。 这些缺口 目前的供气方案是 主要由国外气源来解决, 包 括建设输气管道和 LNG运输。 中国天然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 1)天然气储量不多。 天然气年产量仅 400 多亿立方米,在中国能 源生产中的比例不足 5%,与世界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天然气储量在世界天然气总量中不足 3%。 ( 2)天然气勘探开发难度较大。 现已探明谈然气地质储量 万亿立方米,尽快将这些储量开发利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中国的这些储量大多分布在中国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地表条件多为沙漠、黄土塬、山地,地理环境恶劣。 多数勘探对象 第孔、地渗、埋藏深、储层复杂、高温高压,且远离消费市场,开发利用这些储量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 譬如中国的鄂尔多斯盆地的 13 苏里格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近 6000 亿立方 ,但在产能建设上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它是大面积、低孔、低渗的岩性气田,这是中国开发利用从没遇到过的气田,涉及钻井工艺、储层改造工艺等技术难题,而类似的气田还有很多。 又如四川盆地的气田主要属于碳酸盐岩的裂隙和次生孔隙气田,它们的不均质性很强,开发和稳产难度相当大。 ( 3)加快引进利用国际天然气资源。 引进利用国际天然气资源是 21 世纪中国发展外向型能源经济的重点,是中国 21 世纪重大的能源战略。 中国进口天然气将通过两条途径解决:一是从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引管道天然气;二是为中国沿海地区引 进液化天然气( LNG)。 ( 4)加快建设煤制天然气工厂,以满足市场需要。 政府部门预计 20xx 年中国每年天然气的需求 1000 亿 m3,而中国 20xx年天然气产量仅有 586 亿 m3,液化天然气进口量 100 万吨。 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现已经计划从中亚地区进口天然气,此外还在研究铺设从缅甸和俄罗斯通往中国的跨境管道。 3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 该项目选择固定床干法排灰纯氧碎煤加压气化技术生产天然气,低温甲醇洗净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