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电站取水枢纽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试行)》( GBJ7184); ( 5)《浆砌石 重力坝设计规范》( SL91); ( 6)《水闸设计规范》( SL26520xx); ( 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 ( 8)《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SD/T50771997); ( 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D/T50731997)。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8 3 枢纽布置 取水枢纽采用有压引水方式,由拦河坝 、 进水口、冲沙泄 洪闸组成。 枢纽布置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坝址、坝及其它主要建筑物的型式选择和枢纽布置 要做到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 2)枢纽布置应当满足各个建筑物在布置上的要求,保证其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3)在满足建筑物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降低枢纽总 造价和年运转费用;( 4)枢纽中各建筑物布置紧凑,尽量将同工种的建筑物布置在一起, . 以减少联结建筑;( 5)尽可能使枢纽中的部分建筑物早期投产,提前发挥效益(如提前蓄 水,早期发电或灌溉);( 6)枢纽的外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坝址河谷不对称,左岸岩石裸露、坡陡,右岸山坡较缓,基岩被山麓堆积物所覆盖。 坝基为石英砂岩与板岩互层,岩层倾向上游,视倾角 16176。 18176。 ,坝基建基高程位于弱风化若层,基岩挖深 715m。 枢纽布置方案考虑如下: 方案 I:主河槽从右到左分别为底孔部分、泄洪冲沙闸及非溢流坝部分,两岸山坡为非溢流坝部分。 由于泄洪冲沙闸及非溢流坝部分已全部占满河槽,电站部分不得不向左岸山坡靠近。 本方案的 I 优点是电站进口紧临底孔,可利用底孔冲沙,防止电站进水口淤积。 缺点是建筑物之间太挤,布置场地紧张,当底孔放水时影响电站尾水位的 稳定性。 校核洪水泄洪时,保护电站不受淹没的工程措施复杂。 此外,电站厂房及进口引渠土石方开挖的工程量大。 方案 II:主河槽从右到左分别为非溢流部分、泄洪冲沙闸、底孔部分,两岸山坡为非溢流部分。 在右岸开凿一引水隧洞至坝址下游。 电站布置在隧洞出口,洞长约 450m。 其优点是利用 QL 河拐 弯处折回的自然地形条件,可增加 6m 的发电水头。 电站厂房自成系统,互不干扰,场地开阔,遇校核洪水时 ,易于防护。 缺点是增加一条隧洞的工程量,多一项工程,对施工不利, 比较上述两个方案方案 II虽增加穿一条引水隧洞,相应增加了工程费用, 但由于减少了土石开挖方量,且增加了 6m发电水头河床的主要建筑物布置相对容易 ,比方案 I 更为合理。 故以方案 II 为推荐方案。 坝型的选择 坝址地质条件 该河道稳定,河谷断面比较宽,两岸不对称。 坝区出露地层为二跌统玄武岩和第四纪冲积、坡积,冲积层,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中等,坝址岩层为上二跌统峨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9 嵋山玄武岩;坝区主要有 9 条断层,出露于坝轴线剖面上的断层主要为 FⅡ组断层及部分 F组小断层,走向为 NE 与 NW,倾角较大,基本不存在深层滑动问题。 建筑材料 坝区附近 12km 内石料丰富,砂料储量一般,缺乏土料。 方案比较 根据以上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拱坝方案:河谷断面较宽,两岸不对称,不是“ V”字形,且在坝轴线上存在大断裂,地形地质条件均不符合要求,故该方案不可取。 土石坝方案:土石坝泄洪建筑物不能与坝体结合,需要在坝体外另行布置专门的溢洪道,则会增大工程量,增加工程费用,影响工期,同时峡谷地段,坝轴线较短,不利于泄洪建筑物的布置,再者土料储备量小。 故该方案不可取。 重力坝方案: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均可充分利用当地自 然条件,泄洪问题容易解决,施工导流容易。 浆砌石重力坝虽然节约了水泥用量,当地石料储备丰富,但加工成条石难度大,机械化施工程度低,故不可取。 混凝土重力坝可采用机械化施工,方便,可有效缩短工期,工程质量也易保证。 故本工程采用混凝土重力坝。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4 大坝的设计 水位的确定 按水库水位的两种情况:①水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②水库水位为校核洪水位,分别计算出两个坝顶 高程值,选用其中的较大值。 超高值Δ h 的计算 ( 1)基本公式 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防浪墙顶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Δ h,可由式( 41)计算。 cz hh  1%hh ( 41) Δ h— 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 m; %1h — 累计频率为 1%时的波浪高度, m; zh — 波浪中心线高于静水位的高度, m; ch — 安全加高,按表 4- 1 采用 ,对于 Ⅲ 级工程,设计情况 hc= ,校核情况 hc= 表 41 安全超高 hc 运用情况 坝的安全级别 Ⅰ Ⅱ Ⅲ 设计情况 校核情况 采用官厅公式计算: 15 16 6lh v D , ( 4— 2) ( )cLh ( 4— 3) 2 2lz h Hh cthLL  ( 4— 4) ( D—— 吹程, m。 L—— 波长, m。 ) 0V 为计算风速, m/s,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 校核洪水位时,采用多年平均风速 19m/s, 设计洪水位时,采用风速高度修正19=(本应采用重现期为 50 年的最大风速)。 表 42 风速高度修正系数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高度 Z(m) 2 5 10 15 20 修正系数 Kz D 为吹程, km,:校核洪水位时回水长度为 ,设计洪水位时回水长度为。 (1)校核洪水位时Δ h计算 风速采用多年平均风速 19m/s, D=。 波浪三要素计算如下: DVhl  = 3145  = L= )( lh =  = zh = LHcthLhl  22 = 2  = 官厅水库公式, 适用于 V0 20m/s 及 D20km 的山区峡谷水库。 波高 lh ,当20VgD=20250 时,为累计频率 5%的波高 %5h ,当20VgD=2501000 时,为累计频率 10%的波高 %10h。 如按 ( 4— 2)算出累计频率 5%的波高 %5h ,要推算累计频率1%的波高 %1h = %5h ==。 Δ h = h%1 + hz + hc =++= (2)设计洪水位时Δ h计算 风速 ,吹程 D=。 波浪三要素计算如下: DVhl  = 3145  =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L= )( lh =  = zh = LHcthLhl  22 = 2  = 官厅水库公式, 适用于 V 0 20m/s 及 D20km 的山区峡谷水库。 波高 lh ,当20VgD=20250 时,为累计频率 5%的波高 %5h ,当20VgD=2501000 时,为累计频率 10%的波高 %10h。 如按 ( 3— 2)算出累计频率 5%的波高 %5h ,要推算累计频率1%的波高 %1h = %5h ==。 Δ h = h%1 + hz + hc =++= 坝顶高程 =设计洪水位 +Δ h设 坝顶高程 =校核洪水位 +Δ h校 (45) 设计洪水位 == 校核洪水位 == 拟定基本剖面 重力坝的基本剖面是指在自重、静水压力(水位与坝顶齐平)和扬压力三项 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并使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如图 3— 1,在已知坝高 H、水压力 P、抗剪强度参数 f、 c 和扬压力 U 的条件下,根据 抗滑稳定和强度要求,可以求得工程量最小的三角形剖面尺寸。 根据工程经验,一般情况下,上游坝坡坡率 n=0~ ,常做成铅直或上部 铅直下部倾向上游;下游坝坡坡率 m=~ ;底 宽约为坝高的 ~ 倍。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图 41 重力坝的基本剖面图 确定坝基高程 校核洪水位为 ,设计洪水位为 ,正常蓄水位为 1532m。 地基开挖时河床上的 河 床 5~ 7m砂石层必须清除。 初步定出开挖应该将强风化的全部挖除,直至挖至弱风化断。 通过立式图上确定的坝基开挖线定出建基面最低开挖高程为▽。 因此,最大坝高为 28m 坝顶防浪墙的高度 为。 拟定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应根据设备布置、运行、检修、施工和交通等需要确定并应满足抗 震,特大洪水时维护等要求。 根据规范的规定 ,坝顶需要建坝顶线公路,且不小于 3m 并应满足交通和运行管理的需要。 考虑到上游防浪墙、下游侧护栏、排水沟槽及两边人行道等,取坝顶宽为 5m,以满足大坝维修作业通行等需要。 拟定剖面尺寸 根据规范 SL31920xx规定,非溢流坝段的基本断面呈三角形,其顶点宜在坝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顶附近。 基本断面上部设坝顶结构。 坝体的上游面可为铅直面、斜面或折面。 本设计上游取为铅直面,坝的下游面为均一斜面,宜采用 1∶ ~ 1∶ ;取1:. 拟定坝底宽度 坝底宽度约为坝高的 ~ 倍,本工程的坝高为 28m,取值范围为 ~ 最终确定坝底宽度 B=23m。 坝坡的拟定 考虑坝体利用部分水重增加其抗滑稳定,根据工程实践,下游边坡系数m=~ ,取。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5 大坝的水力计算 荷载组合可分为基本组合与特殊组合两类。 基本组合属于设计情况或正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组成。 特殊组合属校核情况或非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成。 设计时应从这两类组合中选择几种最不利的、起控制作用的组合情况进行计算,使之满足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本次设计考虑的基本荷载组合为 正常蓄水位和设计洪水位;特殊组合为校核洪水位和正常蓄水位情况。 他们考虑的荷载如表 51所示: 表 51 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考虑情况 荷载 自重 静水压力 扬压力 泥沙压力 浪压力 基本组合 正常蓄水位 √ √ √ √ √ 设计洪水位 √ √ √ √ √ 特殊组合 校核洪水位 √ √ √ √ √ 根据以上荷载情况,画出计算简图如下: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图 51 非溢流坝荷载计算示意图 mB 23 mB 51 mBBB 1852312  表 52 不同情况下上下游水深及水位差 特征水位 上游水深 1H ( m) 下游水深 2H (m) 上下游水位差 H (m) 校核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 正常蓄水位 : 西 华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