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苑煤业有限公司9煤0901采区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采区,最后开采 22 222 采区。 矿井后期开采的 5号煤层全井田划分为 七个采区,为 51 51 5151 51 52 522 采区。 开采顺序为先采 51 51 51 51 515 采区,最后开采52 522 采区。 采用走向长壁式开采。 井 轨 道大巷(上、下山)沿 2 号 、 5号 煤 层 底板布置, 胶带 大巷(上、下山)沿2号 、 5 号 煤 层顶 板布置。 2 号 煤 层 +1440 水平 轨 道、 胶带 大巷以 倾 角 8186。 ,斜 长 、 m 的岩巷穿 过 落差 40m 的 F3断层。 5 号 煤 层 +1370 水平 轨 道、 胶带 大巷以 倾 角 9186。 ,斜 长 、 m 的岩巷穿 过 落差 40m 的 F3断层。 第二章 采区基本开采条件 第一节 采区基本条件 一、采区地质构造 : 5 号煤层位于太原 组下部,上距 2 号煤层 ~ ,平均。 煤层厚度~ ,平均 ,结构简单,含 0~ 2层夹矸,夹石单层厚度为 ~ ,井田内西部部分剥蚀,井田内赋存区稳定可采。 顶板为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 本采区地质构造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走向近北北西,倾向北东东,地层倾角 3176。 ~22176。 ,西部煤层露头附近产状较陡,东部产状较缓。 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发育有北东向、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5 北西向两组正断层,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 井田内无岩浆岩侵入。 F2 正断层:为 F1 断层的分支断层,位于井田西 南部,走向北西向,倾向北东,倾角75176。 井田内延伸长度 500m,落差 20m。 F3正断层:贯穿井田南东部,向东和向南延伸至区外。 断层北东段走向近东西向,南西段走向转为近南北向,北东段倾向南,南西段倾向东,倾角 65176。 井田内延伸长度 1300m,落差 40m。 F4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 F3断层之东南,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 75176。 井田内延伸长度 600m,落差 15m。 F5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 75176。 井田内延伸长度 600m,落差 10m。 F6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走向北东,倾向南东, 倾角 75176。 井田内延伸长度 280m,落差 5m。 二、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中部 2号煤层有一背篓井,属老窑,其内会有一定积水。 在局部裂隙带的部位,一般顶板破碎,且有裂隙水涌出或渗出。 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正常矿坑涌水量 24m3/d,最大矿坑涌水量 72m3/d。 三、煤层、煤质及其顶底板岩性: (一)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5号煤层以直接顶为主,老顶次之,局部出现伪顶。 伪顶岩性为炭质泥岩、粘土质泥岩,在开采过程中会随着煤层冒落;直接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厚度 ,稳定性一般,顶板易于放落。 老顶岩性 为中粗砂岩、细砂岩,厚度 - ,平均,岩石致密坚硬,稳定性好,不易冒落。 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砂质泥岩,个别地段有炭质泥岩,厚度为 - ,平均 ,底板稳定性一般。 5 号煤底板未发现底鼓现象。 (二)煤质 5号煤:弱玻璃 — 玻璃光泽,参差 — 阶梯状断口,夹有透镜状裂隙内充填有方解石脉的镜煤条带,上部呈线理状分布的亮煤、镜煤较多,可见透镜状丝炭;中部亮煤、镜煤、暗煤呈线理状交互分布,亮煤组分较多;下部亮煤与暗煤呈线理状分布,暗煤条带所占比列较大,含黄铁矿、菱铁矿结核与星 散状黄铁矿。 煤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性能 20xx 年 4月 24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 安苑 煤业有限公司石炭系 5 号煤进行煤质测试的资料,其分析结果现叙述如下: 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6 5号煤层 水 分( Mad):原煤 %; 浮煤 %。 灰 分( Ad):原煤 %; 浮煤 %。 挥发分( Vdaf):原煤 %; 浮煤 %。 全硫( ):原煤 %; 浮煤 %。 发热量( ):原煤 ; 浮煤。 粘结指数 (): 浮煤 13。 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 86)》, 5号煤为长焰煤( CY),代码 42。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见表 213。 可采煤层煤质检验报告见附件。 表 213 煤质特征表 项 目 煤 层 工业分析 Mad % Ad % Vdaf % % Pd % MJ/kg Y ( mm) 5 号 原煤 38 0 浮煤 48 13 煤的种类及用途 井田内批采的 5号煤层煤类的确定依据《煤炭质量分级》( GB/T15224— 20xx), 5号煤为中灰,中硫,中热值长焰煤。 可作为动力用煤、民用煤。 四、瓦斯、煤层及自然发火情况: 瓦斯 根据 20xx 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 [20xx]38 号文件“关于忻州市所属煤矿 204对矿井 20xx 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批复”,原神池县九牛沟煤矿 20xx 年度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等级鉴定结果, 5 号煤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绝对涌出量为,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 ,绝对涌出量 ,属低瓦斯矿井。 后村煤矿 20xx 年度瓦斯相对涌出量 ,绝对涌出量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 ,绝对涌出量 ,属低瓦斯矿井。 煤尘 20xx 年 4月 17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山西忻州华基煤业有限公司 5号煤层进行采样测试。 试验结果各煤层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 在煤层开采时,要经常洒水,定期清理井巷壁上的浮尘,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尘爆炸性试验成果见附表 214。 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7 表 214 煤尘爆炸性测试 项 目 煤层号 煤 尘 爆 炸 测试时间 火焰长度 mm 加岩粉量 % 有无爆炸性 5 190 55 有 20xx417 煤的自燃 20xx 年 4月 17 日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山西灵石安苑 煤业有限公司 5号煤层进行采样测试。 5号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为Ⅱ级,属自燃。 表 215 煤的自燃倾向性 项 目 煤层号 吸氧量( ml/g) 自燃等级 倾向性质 测试 时间 5 Ⅱ 自燃 20xx417 据调查,煤的自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 5号煤层自燃发火期为 4~ 5 个月。 整合前九牛沟煤矿、后村煤矿 5 号煤层采空区多处发生自燃,现火区均已封闭。 在接近原采空区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要及时密闭废弃巷道。 第二节 采区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采区范围: 采区范围为 :东西分别为 5煤层 +1370m 水平以上至 井田边界保安煤柱 ,南北分别为F3断层至 下 山保安煤柱,南北走向长 ,东西倾斜 ,采区面积 239200万平方米。 二、采区储量: 地质储量: W1=L179。 Q179。 h179。 γ =300179。 275179。 179。 = 吨 煤量损失按盘区地质储量的 5%计算: P=179。 5%= 吨 可采储量:厚煤层的采出率为 , ZK=( ) 179。 = 吨 三、采区年设计生产能力: 后期 首采 的 5煤层为倾斜 特 厚煤层, 工作面回采率:综采 97%。 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8 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A 工 =L179。 l179。 m1179。 r179。 C1 =707179。 100179。 179。 179。 =( kt/a) 式中: A 工 — 回采工作面年产量, t/ a; L— 回采工作面年推进速度, m; l— 回采工作面长度, m; m1— 回采工作面采煤高度, r— 煤的容重, t/ m3; C1— 回采面采煤回采率取 ; 加 10%的掘进煤,为 A 掘 =( kt/a), 则:采区 生产能力为 A 矿 = A 工 + A 掘 =+=( kt/a) 四、采区回采率: 采区回采率 = 179。 100% =()179。 100% =80% 五、采区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采区可采储量 /采区年生产能力 = (年)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方案 一、巷道布置方案比较: (一 )考虑到该采区走向较长,储量丰富,为使采区的生产准备灵活多变,并兼顾采区的通风、瓦斯问题处理,以及防止煤层自燃发火,因而在采区的巷道布置上必须具备生产系统灵活可靠,对开采设备适应,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条件,为此我们在采区的巷道布置上考虑了两种方案: 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9 方案一、采区巷道沿采区倾向方向布置,工作面采用走向开采; a -后退式125634b -前进式1 25634 方案二、采区巷道沿采区走向方向布置,工作面开采方式为倾斜长壁式; (二)方案一、采区巷道沿采区倾向布置,工作面采用走向开采,准备巷垂直于大巷布置,该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采区下料系统沿煤层掘进,节省大量岩巷,采区采出煤量较多。 有利于采区和工作面的衔接,有利于采空区侧巷道的施工和维护。 采区准备巷位置合理,系统灵活可靠。 与方案二相比,减少了保护煤柱损失的布设,减少了煤的损失。 缺点: 工作面推进长度较小,不利于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方案二、采区巷道沿采区走向方向布置,工作面开采方式为倾斜长壁式。 该方案 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工作面走向长度较长,适应高产高效的要求。 缺点: 工作面布置受涌水的影响较大,造成工作面积水。 巷道掘进量增加,采区运输距离较长。 增设采区边界煤柱,造成煤炭损失。 不利于采区和工作面的衔接,不利于采空区侧巷道的施工和维护。 (三)方案确定: 通过比较,以上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但总体上讲,虽然方案一的工作面比较短 ,但考虑到方案一具有巷道布置简单,工作面不受涌水的影响,布设的边界煤柱少,煤炭损失量少,有利于采区和工作面的衔接,有利于采空区侧巷道的施工和维护,经研究后,我们确定方案一为该采区的布置方案。 二、采区准备巷布置: 后期开采的 5 号煤层采用下山的开拓布置方式,单翼式开采。 在 5 号煤层主、副斜井井底,平行布置胶带、轨道二条下山,二条上山均倾斜布置,倾角 220。 胶带上山沿 5号煤层顶板布置,轨道上山沿 5 号煤层底板布置。 轨道下山与下部 5号煤层 +1370 水平轨道大巷相连,形成 5 号煤层 514 下山采区的辅助运输系统;胶带下山直 接和 5 号煤层井底煤仓相连,形成 5号煤层 514 下山采区的煤炭运输系统; 5 号煤层回风通过 5 回风大巷和5号煤层总回风大巷相连,形成 5号煤层 511 下山采区的回风系统。 5号煤层轨道顺槽沿煤层底板布置,运输顺槽沿煤层底板布置。 轨道顺槽直接与轨道下山相连;运输顺槽直接与胶带下山相连,并通过联络巷与轨道下山相接,从而构成采区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 三、巷道断面参数: 表 531 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巷道名称 断面形状 净断面 (m2) 掘进断面 (m2) 支护形式 支护厚度 mm 轨道上山 矩形 挂网锚喷 胶带上山 矩形 挂网锚喷 回风上山 矩形 挂网锚喷 胶带顺槽 矩形 6 6 锚网 轨道顺槽 矩形 6 6 锚网 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回采开切眼 矩形 锚杆 第二节 采区主要生产系统 一、采区生产系统: 煤流系统 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 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胶带上山(胶带输送机)→ 5 号煤层井底煤仓→主斜井(胶带输送机)→ 地面。 辅助运输系统 副斜井(矿车)→ 5 号煤层 +1370m 水平材料车场及大 巷(矿车178。 调度绞车)→轨道上山(矿车178。 矿用提升绞车)→轨道顺槽(矿车178。 调度绞车)→回采工作面。 通风系统 地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胶带上山→胶带顺槽 →回采工作面 → 轨道顺槽 →轨道上山→ 5号煤层 +1370m水平轨道大巷→ 5号煤层总回风大巷→ 回风斜井→ 地面。 排水系统 工作面→ 5号煤层轨道(胶带)上山→ 5 号煤层 +1370m 水平轨道大巷(水沟))→ 5号煤层井底水仓及泵房→副斜井(管道) → 地面矿井水处理站水池。 第三节 采区开采顺序 一、 煤层开采顺序关系 : 矿井后期开采的 5号煤层 首采区为 514 采区, 为下山单翼开采 采区 ,首采工作面连续推进至下山保安煤柱后,停采,搬家至下一区段工作面连续推回上山保安煤柱。 后期开采的 5号煤层 设二个开采水平,开采水平标高为 +1370 m、 +1340 m,煤层按开采水平分层,自上至下分别为 +1370 和 +1340 水平, 2水平 层间距 平均 30m,煤层 采用 分层布置的 开拓 方式 , 大剥皮式开采。 二、有关支护技术参数: 工作面 回采方向 采用后退式回采 ,工作面上下平巷的超前支护。 支护要求: 上、下平巷超前支护采用 DZ25 型单体支柱配π型顶梁支护的方式,两巷超前 支护分别距工作面支架尾梁不少于 20m。 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变形时应及时进行支护。 支护材料及支护密度: 上、下平巷超前支护采用 DZ25 系列单体支柱配π型顶梁联合支护;其中上平巷自上出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口以外 20m 为一梁三柱,下平巷自下出口至转载机为一梁三柱。 DZ25 系列单体液压支柱参数: 初撑力: 50kN,最大工作阻力: 245kN,支撑高度: ~ 支护质量控制标准: ①支柱走向一条线,偏差不超过177。 100mm。 ②支柱应支到实底,并做到迎山有力 (迎山角度为 20左右 );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 50kN。 ⑧顶粱与顶板钢带或铁物之间要用木板枇垫实,并保持平直。 ④所有单体液压支柱手把方向一致,朝向平巷以外。 ⑤两巷的人行道高度不得低于 ,行人道宽度不得小于 ,单体支柱活柱行程不得小于 200mm。 在两巷超前支护之间 (支设π钢梁柱档中 )各支设两棵关门点柱,支柱戴帽,初撑力不低于 50kN。 ⑥两巷单体支柱均穿铁鞋 (直径 320mm 或工字钢鞋 )支护。 第四章 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 第一节 采煤工艺 一、采煤方法: 矿井无瓦斯突出现象,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煤层属自燃煤层。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和本矿开 采所揭露煤层的情况来看,煤层赋存平稳,倾角一般为3186。 ~ 22186。 ,属水平 倾斜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稳定可采。 (一)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选择采煤方法及工艺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 与煤层赋存条件相适应,有利于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矿井的稳产、增产,实现矿井生产的高度集中化,以达到矿井高产高效的目的。 简化采煤工艺,减少运输环节,降低巷道掘进率。 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有效地防止煤层自然发火和其它灾害,为工人创造舒适的井下工作环境。 山西煤炭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资源损失。 和地方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相适应。 (二)采煤方法及工艺的选择 采煤方法选择 由于本矿井煤层埋藏浅、厚度大,地面没有村庄分布,井下开采条件简单,因此 设计采用长壁式采煤方法。 采煤工艺 根据上述原则及初期 5煤层 514 采。安苑煤业有限公司9煤0901采区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