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说明(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最小值( m) 右侧硬路肩宽度 土路肩宽度 (本设计车速 60km/h,硬路肩宽度采用 米,土路肩宽度采用 米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的连续上坡路段,当通行能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其宽度为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危及运行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 f. 路基宽度:( 60km/h,双车道) 路基宽度( m) :一般值: 10m 最小值: ( 两 车道) ( 注: 确定路基宽度时,中央分隔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硬路肩宽度、土路肩宽度等的“一般值”和“最小值”应同类项相加。 ) (本设计路基宽度采用一般值 10m) :(二级公路, 60km/h) 停车视距: 75m 会车视距 150m 超车视距 350m ( 60km/h): 一般值: 200m 极限值: 125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路拱≤ %时为 1500m;当路拱> 2%时为 1900。 (注:直线与小于上面所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应设置回旋线。 回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根据线形设计以及对安全、视觉、景观等的要求选用较大的数值。 ) (本设计最小圆曲线半径为 400m) ( 60km/h) 一般值: 50m J. 同向平曲线向间直线段长度满足 L≥ 6V=360( m)。 (本设计中实际的平曲线间直线长度为 L=。 ) 4. 绘制相关图及表格 ( 1) 绘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 2)绘制《逐桩坐标表》。 ( 3) 输出路线平面图。 安康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12 第四章 路线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的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最优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造价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3.纵坡设计一般要求 ( 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 ( 2) 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 3) 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 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 1) 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 ( 2) 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 ( 3) 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 ( 4) 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 5)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 5 设计纵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应先按回头曲线的标准要求确 定回头曲线部分的纵坡,然后向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 2) 平竖曲线重合时。 要注意保持技术指标均衡,位置组合合理适当,尽量避免不良组合情况。 ( 3) 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 如桥头路线设有竖曲线,其起(终)点应在桥头两端 10m 以外,并注意桥上线形与桥头线形变化均匀,不宜突变。 ( 4) 桥涵上允许设计竖曲线,为保证路线纵面平顺,应尽量避免出现急变“驼峰式纵坡”。 ( 5) 注意交叉口、桥梁及引道、隧道、城镇附近、陡坡急变处纵坡特殊要求。 ( 6) 纵坡设计时,如受控制点约束导致纵面线形欺负过大,纵坡不 够理想,或则安康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13 土石方工程量过大而育无法调整时,可用纸上移线的办法修改平面线形,从而改善纵面线形。 1. 纵断面拉坡 纵断面线形设计是依据平面线位确定的纵断面地面线进行拉坡的,拉坡要保证纵坡值符合规范要求,同时纵断面线形与地面线相适应, 挖填均衡, 不造成高填深挖 ,设计成视觉连续、平顺而圆滑的线形。 其次,竖曲线半径与平曲线半径均衡,并且最好将竖曲线的起、终点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即满足“平包竖”。 2. 路线方案比选 依据纵断面地面线根据纵断面设计原则和要求本设计考虑了两种设计方案,分别为: 方案一: 图 41 方案二: 安康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14 图 42 分析方案一和方案二可以看出:两个方案均采用两个边坡点,只是在第二个边坡点的位置上发生了变动。 方案一两边坡点距离较远,汽车行驶视线良好,纵坡相对也较方案二小,总体的线形很流畅,填挖方 相对方案二大 , 但 可以从图上大致看出填挖基本均衡。 方案二变坡点相距较近,视线虽不如方案一但纵断面线形于地形符合较好,同时挖方 、填方较小,纵坡也能符合要求,如果纵曲线半径取值合适会弥补行车视线较差的不足。 综上所述,本设计从各方面考虑选择设计方案二, 纵断面设计线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技术参数并保证较高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 尽量与地面线相适应 ,纵曲线半径取较大值 ,纵坡设计依地形走势而设计 ,避免 挖填过大, 同时为不对当地自然破坏,设计时尽量使挖填平衡。 具体线形大体为直线 凹形圆曲线凸形圆曲线 直线。 本设计 的纵断面 图件附录。 2. 竖曲线 线形指标的确定和本设计竖曲线 要素确定 a. 竖曲线半径和长度要求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60km/h) 表 41 凸形竖曲线半径( m) 一般值 20xx 极限值 1400 凹形竖曲线半径( m) 一般值 1500 极限值 1000 安康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15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50 (本设计 60km/h,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采用 20xx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采用1500m,竖曲线最小长度采用 50m。 ) 最大 纵坡: 公路最大纵坡 表 42 (本设计 60km/h 采用最大坡度 6%) 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 200~500m 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 %;相对高差大于 500m 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 5%,任意连续 3km 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 %。 : 公路最小坡长 表 43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小坡长(m) 300 250 200 150 120 100 60 (设计 60km/h 采用 150 米坡长 ) 3. 绘制 相关表格及图 ( 1)输出《竖曲线表》 ( 2)输出路线纵断面图 第四 章 公路路基设计 路基为公路建筑的主体,具有工程数量大、耗费劳动力多、设计面广、投资高等特点。 路基的填、挖、借、弃土施工涉及当地生态平衡、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等自然环境。 路基工程质量对公路的质量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路基质量差,将引起路面沉降变形和破坏,增加养护维修费用,影响行车舒适 、 安全和 和通道的服务水平。 因此,本设计很重视对路基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以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 3 4 5 6 7 8 9 安康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 16 1. 路基除断面尺寸外符合标准外,应满足下列要求 : (1) 具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