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保护好广大消费者利益。 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大河乌 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不仅可使大河乌猪及其产品迅速地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使大河乌猪及其 产品更顺畅地由生产区域流通到消费区域,及时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优质 大河乌猪 产品的需要,而且还可促进 大河乌猪及其产品 生产能依据市场交易反馈信息, 20 及时进行调整,使其质量及数量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从而也促进了 大河乌猪产业 生产技术水平及新产品开发能力的不断提高,避免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而给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由于流通环节减少了,因而可使流通费用和流通损耗相应降低,使产品价格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达 到了平抑市场价格,稳定市场供给,调控商品流向,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此外,随着大河乌猪及其 产品 交易市场 的不断壮大与发展,从事 大河乌猪及其 产品批发交易的流通企业和营销专业户将逐渐增多,这就为各类下岗职工和待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再就业或就业机会,从而使社会进一步稳定,下岗人员的生活也会因为重新就业而得到相应的改善。 因此,从这些意义上看,建设本项目也是十分必要的。 建设该项目 是加快 富源革命老区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发挥市场对大河乌猪产业发展的导向和带动作用,促进本地区高科技畜牧业 、订单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农民收入的需要。 **县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同时也是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由于历史 、 自然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该 区域现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不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处于相对 贫困的状态。 在该区域的县城 及所属 10 个乡镇建设一个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 ,有助于利用市场 21 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地理及资源优势,推动 区域高科技畜牧业、大河乌猪生态养殖、高效集约化养殖及订单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生产出 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 大河乌猪及其产品 ,解决 广大 农民 发展大河乌猪养殖 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和生活质量 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并从整体上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从贫困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逐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因此,从加快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意义 上 看,建设本项目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在 **县 县城 及 10 个乡镇建设一个大型的、规范的、功能设施齐全、服务及管理水平 先进的 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 ,对该区域新农村建设 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高科技畜牧业 ,尽快增加农民收入等均可产生 积极的 推动和 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使该区域畜 产品流通市场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对现代流通技术、信息技术及市场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明显得以提高,其交易方式和服务功能也会明显得到改进,交易方式更为先进,市场服务设施更为健全,服务质量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可促使该区域 大河乌猪产业升级和 市场流通体系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22 四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一)生产现状 20xx年,全县出栏大河乌猪肉猪 ,同比增长%;育成优质仔猪 ,同比增长 %;生猪存栏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 98859 头,同比增长%。 到 20xx年底,全县建有万头猪场 11个;年饲养出栏肥猪达 500 头以上的规模户 56 户,年饲养出栏肥猪达 100 头的规模户 317户;年饲养大河乌猪母猪达 100头的规模户 50户,年饲养大河乌猪母猪达 50 头的规模户 104 户,年饲养大河乌猪母猪达 20头的规模户 139户。 20xx年全县 11个乡镇累计建设生猪养殖小区 32个,占地面积 m2,建猪舍 m2,养殖小区生猪存栏21475 头(其中:能繁母猪 5739 头),向外提供优质商品仔猪 17077 头,出栏肥猪 27246 头;建有 大河乌猪扩繁场 14个,占地面积 m2,猪舍面积 m2,有扩繁母猪3338头,年可提供种用大河乌猪生产群母猪 16800头,提供商品仔猪 16750头,出栏肥猪 11380头。 县境内,成立于 20xx年的云南东恒经贸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从事大河乌猪良种培育、优质饲料加工和优质肉品开发, 现已 开发有大河乌 23 猪火腿系列 13个品种,大河乌猪分割肉 42个品种; 年单班生产饲料 2 万吨; 培育大河乌猪仔猪 3 万头。 20xx年新增 投资 4500 万元建设大河乌猪肉品深加工项目,投产后 年可生产加 工肉制品 6000 吨,实现销售收入 31210 万元, 可 带动4000户农户发展大河乌猪养殖。 (二)市场需求预测 **县 及其周边地区近几年来先后加大了对 大河乌猪 生产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 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使该区域生猪及其 产品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大力推广应用大河乌猪,使其 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河乌猪及其 产品产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依 据曲靖市畜牧兽医局 的统计资料分析, 20xx— 20xx 年期间全市生猪生产 年均增长 %,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 %,进入市场的商 品量占 生猪 总产量的比例,已由20xx年的 %提高到 %。 全 市生猪 出栏数 20xx年将达 1200万头,猪肉产量达 120万吨。 由上述统计材料反映的指标数据看,曲靖市( 7 县 1 市1 区)以大河乌猪为主的生猪生产及销售,正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以及高科技现代畜牧业 的迅速发展,正呈 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特别是随着各种先进、实用、高效的高科技生猪 生 24 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以及农民综合素质的逐渐提高,不仅 生猪 数量及质量 明显提高和改进, 技术含量较高并可适应市场需求的 大河 乌猪优质肉猪产品和符合生态畜牧业 要求的无公害农 (畜)产品不断涌现,而且随着大河乌猪 的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经营发展,进入市场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即根据市场需求,按照 大河乌猪产业化和商品化要求组织产品生产、加工的方式,已逐步成为曲靖市及 **县 发展 大河乌猪 生产,并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 主要模式。 不仅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畜牧业 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进程,而且还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逐渐完善及无公害农(畜)产品、生态养殖 等产业技术政策的实施, 一些含有 药物残留 、对自然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有危害的 畜 产品及其相应的较落后的生产方法将逐渐被淘汰,而被一些高效、无残留的 先进的、环保型、生态型等高质量的畜 产品和其相对应的高新 畜牧业 生产 技术所代替,既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各种无危害、高品质、安全可靠的畜 产品的需要,又促进了 大河乌猪 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目前 **县 还没有一个 交易规模较大的大河乌猪产品批发集散中心市场,大河乌猪及其产品的购销交易活动较为分散(多为外地客商零散收购),其现有的大河乌猪 产品流通市场设施已不能适应大流通、大吞吐的现代流通发展的要 25 求,尤其是 不能适应当前现代 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畜) 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我国加入 WTO后与国际市场的逐渐接轨,一些现代流通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其他农(畜) 产品经营户,已开始大量进入农 (畜) 产品市场参与经营贸易活动,所经营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已呈迅速上升和提高的态势。 因此大型畜 产品批发市场 (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 的建立和交易设施的逐步完善,会吸引大批农(畜)产品流通企业及经营户进场从事大河乌猪 产品批发交易活动,其 交易规模也会明显放 大,流通幅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可幅射到周边 七省区的 各县及乡(镇)。 预计在该区域 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后,将会有大批量的大河乌猪及其产品 通过该市场向区域内外流通销售 ,年交易量将不止项目设计的仔猪、肥猪交易 300万头和肉产品交易 万吨规模。 同时该 交易中心对该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畜牧业 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等方面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将显著增强。 (三) 市场定位 由于 **县 是 大河乌猪原产地 ,“富源大河乌猪”已于 20xx年成功申请了国家地理证明商标, 20xx年又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随着大河乌猪产业的发展,富源已成为 周边区域 大 26 河乌猪及其产 品的 集散中心,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交通发达、运输方便、信息灵捷、集散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在该县 县城(中安镇)及其他 10 个乡镇 适宜位置 选址, 建一个 大型的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有助于促进该区域内新农村建设和农业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 畜牧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畜牧业 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尽快增加,有助于推进城乡两个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农村社 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快贸工农一体化体系的建设。 因此,拟将 **县 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 定位为周边区域以 大河乌猪仔猪、肉猪、鲜肉产品、火腿 产品批发为主的区域性畜产品大型 批发市场,即按照 立足 **县 ,服务全县及周边大河乌猪养殖的其他地区,进而与市 内及省内其他农 (畜)产品市场相沟通的目标进行市场定位,力争在全省 农 (畜)产品市场大流通网络体系中成为地区性区域中心市场,同时力争使其成为曲靖市 局域市场网络体系中重要的 畜 产品产地及集散地 专业 批发市场。 五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及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地点选择 场址地点 **县 大河乌猪及其产品交易中心位于云南省曲靖市 ** 27 县。 计划在中安镇(县城所在地)建主交易区,在后所、大河、墨红、营上、竹园、富村、黄泥河、古敢、十八连山、老 厂等 10个乡镇建 10个乡镇交易区。 建设地点为各乡镇所在地,场址选择原则是:距离学校 500m 以上,距离工矿企业 1km以上,距离取水水源地 1km以上,位于乡镇集镇下游,污物、污水处理排放方便,交通方便。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本项目拟选场址地块,规划占用的土地面积为 95 亩,其中:县城主交易区占地 35亩, 10个乡镇交易区占地 60亩( 1 个乡镇 6 亩)。 拟占用的土地其土地使用权 由当地政府 协调征用划拨给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使用,县城主交易区拟占用的土地由县畜牧局征用并管理使用。 场址区内的土地现大部分为 农户承包的 菜地、农田 ,少部分属退耕还林地块。 按 **县 城市总体规划 和各乡镇集镇规划,各交易 区 都 在规划 建设 范围内。 目前 这些土地 还处于待开发的农用地状态。 (二)项目地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县 位于云南省东部, 位于东经 103176。 5839。 — 104176。 4939。 ,北纬 25176。 0239。 — 25176。 5839。 之间 ,东接贵州省盘县、兴义,西连沾益县和麒麟区,南抵罗平县,北依宣威市。 全县地势由西 28 北向东南略倾斜,乌蒙山支脉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东北部的老黑山(主峰 2737 米)由北向南展布;西部的东山(主峰营盘山海拔 ),由北向东展布;南 部的十八连山(主峰海拔 2410米),东北走向。 全县国土面积 3251平方公里,辖 11个乡镇 160个 村委会 ,居住着汉、 回、彝、水 等 27个民族 ,总人口 76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14%, 现有 农村人口 67万人, 占 总 人口的 88%,是典型的 少数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县。 20xx年全县 生产总值为 , 财政总收入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809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250元;富源在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排名第60 位。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 亿元,农业增加值;生产原煤 1719万吨,实现煤炭产值 ;全年发电 150亿度,实现电力产值。 已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县级配送中心 3 个,农家店 159个。 县内营上农贸市场和富村魔芋交易市场被商务部列为“双百市场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使 **县 的市场流通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初步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新局面。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及党和国家当前的路线 、方针、政策,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及 29 增加农民收入(“三农”)作为经 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畜牧 产 业化经营步伐的不断加快,按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要求发展现代畜牧业 、 大河乌猪特色产业 的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农 (畜) 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农民综合素质的逐渐提高, 富源以大河乌猪为主的畜产品 数量及质量将会显著增加和提高,因此,客观上就要求与现代 畜牧业 发展相适应的 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速度也应加快,以解决畜 产品销售难、流通不畅等问题,促进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 **县 虽然近几年来已先后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