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坪车站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35 致谢 36 附录 37 附录 A 外文资料 37 附录 B 大沙坪车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设计 CAD 图 62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绪 论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接触网在供电回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必须使接触网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安全可靠的向电力机车供电,对于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接触网运行的特点是在露天条件下始终与电力机车受电弓相接触取流,工作条件恶劣且无备用设备,根据现场设备故障统计,由于接触网故障对铁路行车造成的影响平均时间在 4 小时左右,因此关于接触网的研究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接触网检测系统以意大利和德国研制的装置最具代表性。 从系统结构看,意大利和奥地利 接触网检测设备比较接近,称为非接触式检测方式,主要强调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测试;法国、日本和瑞士研制的接触网检测设备与德国比较接近,称为接触式检测方式,主要强调弓网动力学参数的测试。 意大利的接触网检测主要采用激光照射,伺服跟踪、图像处理技术,对非接触式检测的动态拉出值和导线高度测量较准;但不能测试接触网动力学参数,且因其图像处理计算量很大,也不能适应高速铁路接触网在线测试。 德国接触网检测侧重对接触压力和硬点测量,优点是所获得的动力学参数较为准确,能够对弓网接触状况做出最直观的评判;而缺点 是 测试项目不全、杆位 定位不准、通过压力传感器测试得到的拉出值在高速下误差较大、数据报表和测试曲线表现形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且价格昂贵。 日本的接触网检测,突出对弓网离线、接触线磨耗的测量。 很早 就研制出可在100km/h 速度下检测接触网导线高度、拉出值、定位器坡度、支柱号和跨距的检测车。 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 2020 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 “四纵四横 ”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2 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 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 公里及以上。 高速铁路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客运运输的骨干。 而我国的接触网检测技术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并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自行研制出主要用于检测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等参数测量的接触网检测车。 作为突出代表的是西南交通大学研发的 JJC 系列接触网检测车,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优点是其对动态拉出值和导线高度的非接触式检测比较准确、压力和硬点检测比较准确、定位准确、数据报表和测试曲线表现形式适合中国国情且价格低。 缺点则在于轨道静态检测不准确、定位坡度定量检测盒磨耗检测误差比较大。 论文研究内容 根据题目的设计要求,研究内容应该分为设计计算、设备选择、技术校验,最后应该再有平面设计图。 那么首先是设计计算,应为接触网是一种复杂的供电设备。 为了保证安全运营,使之既具有经济性,又有一定的可靠性,所以要进行一定的数据计算。 包括负载计算,悬挂的拉出值,根据风偏移确定跨距,安装曲线 ,支柱负载等的计算等。 其次是设备选择,接触网有许多的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应该广泛调查,择优购买。 这时就应该根据所得的计算数据,选择合适的设备,比如支柱,接触线,定位装置,绝缘子,承力索等等一系列的必要设备。 再次是技术校验了,技术 校验是为了保证设计的接触网部分能正常,安全的应用在各种环境下,因此,要进行一些技术校验,比如基础,腕臂,支柱,线索悬挂等部分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的校验。 最后,要根据所选设备的型号,与设计计算得来的数据,完成平面设计图,最好用 CAD 作图,简单明了,方便快捷。 由于是站场 CAD 图且只有一个锚段,因而该图还应该画出站场咽喉区的放大图,同时应该注意各支柱的摆放位置,最后,还应该对布置图进行适当的说明与备注,标明各个线,符号的意义,才算完成。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3 第 2 章 气象条件及负载计算 气象条件 接触网 是置于铁路沿线的供电装置,它要经受一切自然条件的影响,气象资料是接触网设计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资料。 气象资料齐备与否以及它所选择的数值是否合适,对接触网的设计质量有很大影响。 为设计工作的方便,我国在 1972 年进香的全国社稷规范改革中,将全国划分为九个标准气象区。 表 21 所列的九个区域大体所属范围划分如下: Ⅰ 区为南方沿海易受台风影响 地区,如浙江,福建东部,广东,广西沿海地区等; Ⅱ 区指华东大部分地区,包括安徽,山东,江苏大部分地区; Ⅲ 区包括西南不的非重冰地区,以及福建,广东等受台风影响较弱的地区; Ⅳ 区 包括西北搭补风地区,华北及京,津,唐等地区; Ⅴ 区适用于华东,中南和西南三个地区的广大山区; Ⅵ 区指湖北,湖南,河南,以及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 Ⅶ 区适用于寒潮风很强的地带,如东北大部分地区,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 Ⅷ 区适用于覆冰严重的地区,如上冻,河南的大部分地区,湘中粤北重冰地带; Ⅸ 区指云贵高原重冰地区 [2]。 表 21 典型标准气象区 气象区计算条件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大气 温度 ( ℃ ) 最高 +40 最低 5 10 10 20 10 20 40 20 20 覆冰 — 5 最大风速 +10 +10 5 5 +10 5 5 5 5 安装 0 0 5 10 5 10 15 10 10 大气过电压 +15 内部过电压年平均气温 +20 +15 +15 +10 +15 +10 5 +10 +10 风速 ( m/s) 最大风速 35 30 25 25 30 25 30 30 30 覆冰 10 15 安装 10 大气过电压 15 10 内部过电压 最大风速(不低于 15m/s) 覆冰厚度( mm) — 5 5 5 10 10 10 15 20 覆冰的密度 (kg/m3) 900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4 接触悬挂类型 接触网的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简单接触悬挂 (简称简单悬挂 )系由一根接触线直接固定在支柱支持装置上的悬挂形式。 简单悬挂分为未补偿简单悬挂和加补偿简单悬挂及吊索式简单悬挂。 链形悬挂是一种运行性能较好的悬挂形式。 减小了接触线在跨距中的驰度,改善了弹性,增加了悬挂重量,提高了稳定性,可以满足电力机车高速运行取流的要求。 链形悬挂根据线索两端的下锚 方式,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未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这种悬挂方式的承力索和接触线两端无补偿装置,均为硬锚。 因此,在温度变化时,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弛度变化较大,一般不采用。 (2)半补偿链形悬挂 半补偿链形悬挂分为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与半补偿弹性链形悬挂,在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中,接触线两端设补偿装置,承力索两端为硬锚。 这种悬挂只用于行车速度不高的车站侧线和支线上。 半补偿弹性链形悬挂和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的区别在于支柱定位点处吊弦形成的不同。 这种悬挂方式用于行车速度不超过 100km/h 的线路上。 (3)全补偿 链形悬挂 全补偿链形悬挂,即承力索和接触线两端下锚处均装设补偿装置。 全补偿链形悬挂也分为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和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 [1],如图 21 所示。 图 21 简单链型悬挂 (4)分析选择 未补偿简单悬挂,没有补偿装置,张力和驰度会随温度变化较大,不利于安装和线索保护,所以此次设计不选择该方式。 半补偿链形悬挂在温度变化时承力索驰度的变化会使吊弦上端产生上、下位移,而吊弦下端随接触线发生顺线路方向偏斜,不利于机车高速运行,所以不选择。 全补偿链形悬挂没有上述两种悬挂方式的缺点,且有利于机车的高速取流 ,所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5 选择全补偿链形悬挂。 但全补偿链形悬挂包括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和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 两者相比简单链形悬挂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运行、检修经验丰富。 而弹性链形悬挂比简单链形悬挂有更好的弹性均匀性,但其施工和检调比链形悬挂复杂。 两相比较,选择更经济,安装检修更方便的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目前,世界各国为满足高速受流的要求,都根据自己国家高速铁路规划的动力设置 (动力集中式或动力分散式 )和受电弓的结构及性能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悬挂类型。 负载计算 本次设计为大沙坪车站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设计,车站位于兰 州附近,属于西北地区,海拔平均高度 1520 米,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30℃ ,极端最低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雨量 ,年平均蒸发量 1919mm,最大风速 ,平均相对湿度 %,最大积雪深度 ,累年平均风速 ,最大土壤冻结深度 101cm,因此为第 Ⅳ 气象区,根据上表可得出基本数据。 即: 5b mm (21) 10 /bv m s (22) max 25 /v m s (23) mm (24) B mm (25) 又线索型号为: JTM95+CTAH120, 则可知其自重: 31 0 .8 2 1 0 /jg k N m (26) 38 .4 9 1 0 /cg kN m (27) 10 /dg kN m (28) 故垂直负载为: (1)接触悬挂无冰无风时的单位负载 30 1 9 . 8 1 1 0 /c j dq g g g k N m     (29) (2)接触悬挂在覆冰时的各类单位负载 ① 承力索单位 冰负载 93( ) 1 0 2 . 4 3 1 0 /c b b c Hg r b b d g k N m        (210) ② 接触线单位冰负载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6 93( ) 1 0 1 . 0 7 1 0 /2 2 2j b b Hb b A Bg r g k N m        (211) ③ 覆冰时,承力索的单位风负载 2 6 30 . 6 2 5 1 0 1 . 7 6 1 0 /c b c b bP K d V k N m    (212) 则,覆冰时单位合成负载为: 2 2 30( ) 2 3 . 3 8 1 0 /b c b j b c bq q g g P k N m      (213) 合成负载方向为: 0a r c t a n 4 .3 2cbc b j bPq g g  (214) 而水平负载: 接触悬挂的水平负载主要指风负载,它是指风吹到接触线、承力索、支柱上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风压。 在进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时,如无当地实际观测资料,可以充分利用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给出的条件。 但是考虑到投资和回收期的关系,对于最大风速的保证率要求不同。 因此,对于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面 10 m高统计得到的 30 年一遇的10min 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的风压,可以乘以调整系数得出相应不同重现期的风压。 在具有当地风速观测资料时,接触网悬挂线索的风负载可由下式确立 : 260 .6 2 5 v 1 0P K d  (215) 式中, K―― 风负载体型系数 (见表 32); d―― 线索的直径 (mm); v―― 设计计算风速 (m/s); 计算在线索覆冰状态下的单位风负载时,其计算直径 d 应为 (d+2b)。 风载体型系数参考取值表如下: 表 22 风载体型系数参考取值表 系数 受风件特征 K 支柱 圆形钢筋混凝土支柱 矩形钢筋混凝土支柱 四边形角钢支柱 (1+ ) 线索 链型悬挂 一般悬挂 17d mm * 17d mm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7 (3)接触悬挂在最大风时的各类单位负载: 2 6 3m a x m a x0 . 6 2 5 1 0 6 . 1 0 1 0 /vcP K d V k N m    (216) (4)最大风时,单位合成负载: 2 2 3m a x 0 m a x 2 0 . 7 1 0 /v c vq q P k N m    (217) 单位合成负载方向: m a x0a rc ta n 1 6 .4 4cvP q  (218)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该悬挂的最大合成负载出现在覆冰时 [1]。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 8 第 3 章 站场平面 布置 图设计 供电平面 图 供电方式 此次设计供电方式选择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是在直接供电方式的基础上,在接触网田野侧增设一条回流线的供电方式,每隔一定距离用吸上线将回流线和钢轨并联,牵引回流由回流线、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 电所。 由于回流线中的电流与接触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二者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可部分抵消,从而降低了电磁干扰。 由于轨回流减少,因此,钢轨对地电位也得到了降低。 该种供电方式的供电回路简单,比直接供电具有更低的线路阻抗和钢轨电位,比其他供电方式节约投资。 这种供电方式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 回流线选择目 LBGLJ 240型号。 供电平面 图 接触网线路之间所进行的分段称为横向分段。 如站场内因各股道的作用不同而进行的分段。 接触网沿线路方向锁进行的分段称为纵向分段,如在站场和区间衔接处所进行的分段,站场和区 间的接触网应是各自独立的,因此在它们的连接处必须进行分段。 在复线和多线路区段上,不论是区间或是站场,其正线间总是分开的,其分段方式、方法视股道的具体情况 而定。 如果正线间有道岔,则往往是在此处进行分段。 本设计的供电平面 图如下图 3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