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车前空气悬架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0 减震器分类 30 减震器的选定及阻尼力的计算 32 总结 34 参 考 文 献 35 致 谢 36 1 摘要 本设计书 首先收集了悬架的一些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气悬架优缺点。 空气悬架的现状发展趋势等等。 给出了设计全空气悬架时所需的设计过程和相关知识。 设计的客车悬架有良好的行使平顺性、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保证客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有良好的隔声能力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等 由于把这些设计方法用于实际设计时,有必要验证其设计结果的正确 性,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把全空气悬架的设计作为实例,对规范书中介绍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 另外,为了提高设计的速度,还把空气悬架的导向杆受力,减震器的弹簧刚度等的计算都程序化了,我在设计中都 一起使用 了。 空气弹簧及减振器引用了标准,关于该部分的内容,在文章末尾有注释。 关键词: 空气弹簧 ; 悬架 ; 大客车 2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book first collect some knowledge of suspension,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ir suspension. Air suspension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Design process is presented for design of air suspension and the related knowledge. Due to these design methods used in practical design, correctness, it is necessary to verify the design result and therefore, in the specification, the design of full air suspension as an example,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specification are described.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speed, but also the guide rod air suspension force, calculation of absorber spring stiffness are programmed, the design can be used together. Air spring and shock absorber cited the standard。 Key words: air suspension; suspension; motor bus 3 1 绪论 悬架的概述 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 连接装置的总称。 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1[。 现代汽车的悬架尽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是一般都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由于汽车行驶的路面不可能绝对平坦,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往往是冲击性的,特别是在坏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这种冲击力将达到很大的数值。 冲击力传到车架和车身时,可能引起汽车机件的早期损坏,传给乘员 和货物时,将使乘员感到极不舒适,货物也可能受到损伤。 为了缓和冲击,在汽车行驶系统中,除了采用弹性的充气轮胎之外,在悬架中还必须装有弹性元件,使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作弹性联系。 但弹性系统在受到冲击后,将产生振动。 持续的振动易使乘员感到不舒适和疲劳。 故悬架还应当具有减振作用,使振动迅速衰减(振幅迅速减小)。 为此,在许多结构形式的汽车悬架中都设有专门的减振器。 以下对悬架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 )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主要是把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弹性的连接起来,主要有空气弹簧,钢板弹簧、螺 旋弹簧、扭杆弹簧等。 (1)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是由橡胶囊所围成的一个密闭容器,在其中贮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簧的作用。 这种弹簧的刚度是可变的,因为作用在弹簧上的载荷增加时,容器内的定量气体气压升高,弹簧刚度增大。 反之,当载荷减小时,弹簧内的气压下降,刚度减小,故空气弹簧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及各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迫使各汽车生产厂家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保持强大的竞争能力。 从而空气弹簧的设计与研究也 越来越受到车辆设计人员的青睐。 在本论文主要是对空气弹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钢板弹簧 由多片不等长和不等曲率的钢板叠合而成。 钢板弹簧除具有缓冲作用外,还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3)螺旋弹簧 只具备缓冲作用,多用于轿车独立悬挂装置。 由于没有减震和传力的功能,还必须设有专门的减震器和导向装置。 (4)扭杆弹簧 将用弹簧杆做成的扭杆一端固定于车架,另一端通过摆臂与车轮相连,利用车轮跳动时扭杆的扭转 4 变形起到缓冲作用,适合于独立悬挂使用。 (二 )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是指悬架中的某些用来传力同时还承担着使车轮按一定轨迹 相对车架和车身跳动的任务的机构。 导向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①在车架或车桥之间传递力矩。 ②使车桥或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或车架跳动。 (三 )减振装置 减振装置主要是用来消耗振动能量,衰减振动。 弹性系统在受到冲击后,将会产生振动,减震器可以使振幅迅速减小,以避免持续的振动给驾驶员的不舒适和疲劳。 车轮相对于车架和车身跳动时,车轮(特别是转向轮)的运动轨迹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对汽车某些行驶性能(特别是操纵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 因此,悬架中某些传力构件同时还承担着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于车架和车身跳动的任务,因而 这些传力构件还起导向作用,故称导向机构。 由此可见,上述这三个组成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导向的作用,然而三者共同的任务则是传力。 1— 弹性元件 2— 纵向推力杆 3— 减振器 4— 横向稳定器 5— 横向推力杆 图 汽车悬架组成示意图 悬架的分类 根据导向机构型式的不同,汽车悬架又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和车价(或车身)连接;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 独立悬架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 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 身的倾斜和震动。 不过,独立悬架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 现代轿车大都是采用独立式悬架,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架又可分为横臂式、纵臂式、多连杆式、烛式以及麦弗逊式悬架等。 5 1 2 3 4 5 图 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 非独立悬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图 非独立悬架 悬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悬架技术的研究现状 机械装置的基本规律指出:载货汽车良好的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良好的承载能力在使用定刚度和定阻尼减震器的传统悬架中是不能同时满足的。 因此,传统的悬架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折衷,尽管近年来传统悬架在结构上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采用优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已使汽车 (特别是轿车 )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提高,例如横臂式独立悬架、纵臂式独立悬架、车轮沿主销移动的悬架 (烛式和麦弗逊式 )等等的采用,但传统悬架系统仍然受到许多限 制,如最终设计的悬架参数 (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系数 )是不可调节的,致使传统悬架系统只能保证汽车在一种特定的道路和速度条件下达到性能最优的折衷。 当前在大型商用汽车、半挂车中采用空气悬架系统越来越多。 空气悬架突出的优点是平顺性好,维修少,寿命长,对承运的乘客和货物的保护比钢板弹簧悬架有着很大的提高,而对整车和路面的损坏程度也大大减少。 钢板弹簧在不同的载荷下产生不同的弯曲,这样会导致整车到地面的距离总是在发生变化,如果保持弹簧的弹性而增加载荷的话,这会降低弹簧的固有频率甚至使弹簧 的特性发生改变。 空气弹簧基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封闭在气囊里的空气是弹性元件,空气弹簧通过不同气囊的压力来 6 平衡不同的载荷。 空气弹簧的固有频率稳定,因此它的弹性性能也稳定,这样就意味着空气弹簧更加的接近理想状态。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悬架凭着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在货车上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另外,随着重型载货汽车对路面的破坏机理的研究及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以及政府对高速路养护的进一步重视,空气悬架在重型货车上的应用也必将进一步增加。 因此,对空气悬架的设计进行深 入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有: (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 2)具有适合的衰减振动的能力; (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性,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适合; (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7 2 空气悬架结构 空气悬架结构简介 空气悬架系统的 基本结构 空气弹簧悬架具有变刚度、刚度小、振动频率低、车身高度不变等优点。 典型的机械式空气悬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是由橡胶囊所围成的一个密闭容器,在其中贮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簧的作用。 这种弹簧的刚度是可变的,因为作用在弹簧上的载荷增加时,容器内的定量气体气压升高,弹簧刚度增大。 反之,当载荷减小时,弹簧内的气压下降,刚度减小,故空气弹簧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 (2)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是承受汽车的纵向力、力矩及横向力。 由于空气悬架只能承受垂直载荷,所以需要安装导向机 构以承受横向力、纵向力及力矩以使车桥 (或者车轮 )按一定的轨迹相对车身或车架跳动。 (3)减振装置 减振装置主要是用来消耗振动能量,衰减振动。 空气作为空气弹簧的工作介质,内摩擦极小,与板簧相比空气弹簧本身只有少量阻尼,所以空气悬架必须装有阻尼器,而且其阻尼要相应增加以达到迅速衰减振动的目的。 但如果阻尼过大又会使反应迟钝并向车身传递过多的高频振动和冲击,所以减振器阻尼的匹配是否合理将影响悬架的性能。 (4)高度控制阀 高度控制阀是空气弹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①随整车载荷变化保持合理的悬架行程 ;②高速时降低车身高度,保持车身稳定性,减少空气阻力;⑨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可以提高车身高度从而提高了汽车的通过性,空气弹簧的优越性通过安装高度控制阀充分的显现出来。 (5)其它附属装置 空气弹簧以压缩空气作为介质,所以必须装有压气机以产生压缩空气,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弹簧的性能大部分空气悬架还装有辅助气室。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很多高档的客车、轿车以及商用车上已经成功的使用了电控空气悬架,这种悬架使用高度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气和排气,从而更加提高了空气悬架的控制精度和反应速度。 但 在功能好的同时也有其缺点:这种汽车悬架的结构更为复杂,而且成本非常高。 所以在国内应用的还不是很广泛,但是这是汽车悬架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空气弹簧的类型 空气弹簧的结构可以设计成很多类型,根据压缩空气所用容器不同,可以将空气弹簧分为囊式、膜式两种形式。 (1)囊式空气弹簧 囊式空气弹簧是由夹有帘线的橡胶气囊、密闭在容器中的压缩气体所组成。 气囊的内层用气密性好 8 的橡胶制成,而外层则用耐油橡胶制成。 根据橡胶气囊曲数不同可将其分为单曲、双曲和多曲的囊式空气弹簧。 气囊各段之间镶嵌有金属轮缘,用于承受气体的内压张力。 囊式空气弹簧的有效面积变化率较大,刚。大客车前空气悬架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降的更低。 所以,采用控制喷雾 方法 , 保持苗木生长的最适温度。 ( 三 ) 、施肥管理 苗木是 从基质吸收水分和养分,也可进行根外施肥。 ( 1) 根外施肥:当新稍展叶后,每间隔 5— 7天可用%— %浓度的氮、磷、钾复合肥喷洒叶面,对加速生 长有一定效果。 ( 2)流水追肥:将稀 释后的液态肥料顺喷灌系统或间歇弥雾系统水流入苗圃,对促进吸收和生 长 具有 很好 的效果。 ( 四 ) 、
统在大屏幕上的显示。 5) 每个投影单元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方 便的进行维护。 例如更换光源只要简单的几个操作, 1- 2 分钟便可完成。 投影单元参数: 主要参数 GQY DDSP 系列 DLP 投影机 图像器件 XGA 单片 LVDS DMD 物理分辨率 1400 x 1050 水平扫描频率 15120KHz 垂直扫描频率 24120Hz 像素采样频率 205MHz 工作分辨率
拼接处理器,按照 24 小时连续工作状态设计,完全具备 24 小时连续工作的能力,同时配备双网络接口,提高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本控制器同样也经过中国很多指挥中心使用的检验,其可靠性得到中国广大用户的一致赞同。 方案设计中所使用的设备生产厂商均通过 ISO9000 系列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并且均具有 7 年以上的成功运行经验。 系 统的可扩展性 同时,为适应用户将来的发展
气象数据表 气象数据名称 数值 气象数据名称 数值 年平均气温( ℃ ) ~ 年平均蒸发量( mm) 2200~ 2500 年极端最高气温( ℃ ) 35~ 年平均风速( m/s) 年极端最低气温( ℃ ) ~ 最大风速( m/s) 最冷月平均气温( ℃ ) 11~ 主导风向 NW 最热月平均气温( ℃ ) ~ 年平均降雪量( mm) 年平均降水量( ℃ ) ~ 标准冻层深度 4)水文
梁板支模根据跨度按规定要求起拱。 拆模时,保证构件棱角不受损坏、不变形,有良好的养护措施,不 出现裂缝。 模板经三方检验合格后并填写质评资料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模板支撑施工注意事项: ( 1) 模板支撑必须稳固,确保构件几何形状。 拼缝严密,保证砼浇筑振捣时不出现漏浆现象。 ( 2) 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核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及标高,施工完成后必须再次全面复核,办理预检。 ( 3) 模板施工时
支模用), 砼墙底部沿水平方向Ф 12@400mm 限位 ,限位筋长同墙宽;楼板底筋用砼垫块,垫块间距采用 800 mm,上下层筋之间采用弯月型(定加工, 2248。 8 长 400 mm,支撑筋 248。 6 长 52 mm)的支撑架,间距 400 mm。 G 在钢筋绑扎好后,认真检 查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为后道封板工序创造条件,确保墙板截面尺寸正确。 H 在封板墙模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