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里下河地区排水,同时也是大丰县与外部交通的主要航道。 七灶河:七灶河原为 刘庄场的灶河,流经七户灶,故名。 西起刘庄串场河青龙闸与兴盐界河相通,向东流入老斗龙港,全长 公里,底宽 10 米,底高程负 1米,边坡 1 比 2,是老斗龙港上游 5条支河之一,古为里下河分洪支流,现是西部地区引排河道。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编制)规定,大丰市段斗龙港、老斗龙港、王港、川东港、二卯酉河功能排序为工业、农业,远期至 2020 年的水质目标为Ⅲ 类;新团河作为备用水厂的饮用水源,远期至 2020 年的水质目标为 Ⅱ 类。 二、用地方案 项目占地面积 项目总占地 面积约 30 亩,合 20xx0平方米。 土地现状及相关规划 土地利用现状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 30 亩,约合 20xx0 平方米。 地面无附属物,交通便利。 22 城镇规划及社会条件 该项目位于大丰市城东新区管辖内,政府给予了许多优惠条件,得到了发改委、城建、环保、土地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并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都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创造了便利条件。 合理性 本项目对该地块的开发利用合理,项目选址符合相关要求及相关政策标准。 23 第五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分析的目的 建设项目(工程)能源消耗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实现“十一五“期间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建设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定额和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寻求较低的单位产品能耗定额和最优的投资效益。 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采用系统方法以及国内外有关的先进评估方法,在项目核准、备案或审批前,对建设项目的能源消耗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评估,分析评估本项目能源消耗情况及程度,与行业节能标准的符合性,以寻求项目建成后较低的单位产品能耗定额和最优的投资效益; 对建设项目的产品结构、工艺、技术、装备(特别是高能耗装备)进行核查,核查其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有关标准、规定的符合性,并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节能降耗对策措施,进而得出评估结论; 提高建设项目的节能降耗管理水平,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决策参考和设计依据; 为省或市发改委核准、备案或审批项目提供依据。 24 二、分析的依据 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⑴《中华人民共 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年 1月 1日施行);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xx年 1月 1 日施行); ⑶《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xx]28号); 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 [20xx]第 9号令); ⑸《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20xx年 8月 20日第二次修正); ⑹《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20xx年 8月 20日第二次修正); ⑺《关于印发江苏省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定额和限额的通知》(苏经贸环资 [20xx]825号); ⑻《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苏政发 [20xx]60号) ⑼《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 标准规范 ⑴《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 1990); ⑵《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171661997); ⑶《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15316); 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T1716720xx); 3、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主要为江苏省大丰市仁北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5 三、节能分析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 (一 ) 、评估内容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指南( 20xx)》和《江苏省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苏发改工业发 [20xx]1137 号)的要求,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划、产业政策、能源政策、标准和规范,结合该项目的特点,主要评估内容如下: 评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 评估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是否合理; 评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 评估项目能效指标是否达到国家或地方能耗定额或限额,是否达以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和或者国际先进水平。 评估项目是否已经采用国家 和省规定必须采用的节能降耗措施; 改进节能措施的建议和要求。 (二 )、评估方法 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情况,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估;选择的专家要有技术针对性,除产品设计、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外,重点选择产品和工艺节能降耗方面的专家,以及设计、咨询等专业机构的专家。 具体评估方法 26 ⑴核查法:依据国家政策、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针对该项目进行核查评估; ⑵能源能量折算法:依照《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企业能耗计算与测试导则》等相关能源折算标准对该项目的各种能源消耗情况进 行折算分析。 ⑶类比法: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类比正在运行的同类企业的能源。 ⑷专家评议法: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针对项目特点及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对专家讨论及质疑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编制专家评估意见表。 本评估报告主要采用核查法和能源能量折算法对该项目进行节能评估。 (三 )、评估程序 ⑴熟悉了解评估对象相关内容; ⑵组成评估专家组; ⑶搜集相关资料; ⑷能源消耗评估; ⑸提出节能降耗措施; ⑹评估结论及建议。 四、项目能源消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本项目所属行业为行政办公行业。 本项目仅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建筑耗水、 耗电、耗能,项目投入使用后只有少量能耗,年耗电仅 27 8600 度,消耗新水 300 吨,项目投入使用后,折算成标煤如下 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需要实物量 参考折标系数 年耗能量(吨标准煤) 电力 万度 吨标煤/万度 新水 万吨 吨标煤/万吨 项目年耗能总量(吨标准煤) 在施工过程和投入使用后拟采取以下节能措施: (一)建筑节能 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积极采用能耗低的空心粘土砖、空心砌砖、粉煤灰制品、加气混凝土。 积极利用发泡聚苯 乙烯、岩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及各种高效保温材料。 改革传统外墙和屋面。 因地制宜推广使用保温性能好的维护结构,使用外保温墙体,采用合理窗墙比,使用节能型门窗、门窗密封条和节能玻璃( L0WE)。 屋顶加设倒置保温层。 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积极推广高效、长寿节能光源和灯具。 加强高性能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的应用工作,保证工程质量。 (二)给排水节能 生活及消防水泵选用优质高效节能产品; 加强自来水管网管理,及时排除管网泄漏。 (三)电气节能 由于能源消耗和火力发电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节能 28 与环保直接相关,而环保也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尽量选用低能耗节能型机电设备及节能型新光源灯具; (四)项目运营阶段的节能措施 为节约用电,选用节能及高效设备,尽量不选用耗电大的设备。 主要设备负荷率按 7080%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电器设备选用新产品和国家推广节能产品,照明系统选用节能、高效灯具; 墙体、屋盖、门窗等采取建筑节能材料; 4、加强节水管理。 29 第六章 环境分析 一、污染物分析 依据《大丰市“十一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我 市生活垃圾有机组成份为 %,无机组成份为 %,纸类%,金属 %,塑料 %,玻璃 %,布料 %。 该项目为便民服务中心,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现将该项目产生生活垃圾分类如下: 生活垃圾类别 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 电器件:包括柱形和扣形电池,以及各种废旧电器等。 纸类:包括书报纸、包装纸和纸板纸等,不包括卫生纸。 瓶罐:各类瓶罐物品,包括塑料的、金属的、玻璃的等,不包括陶瓷等。 生活污水 生活污 水指生活中排出的受过不同程度污染的水体,主要是因生活卫生产生的废水。 二、设计依据和采用的环保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3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I4848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xx)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 准》( GJ3020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三、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重室内外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环保和污染治理并行的管理措施,使之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环境规划设计的原则 区位选址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确保周围空气、声、水环境质量; 交通便利,房间日照和采光充足,通风良好; 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 无噪声污染; ≥ 30%,其中,硬质景观面积≤ 20%绿地总面积,无裸露地面。 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31 本项目建设期间各种材料、设备、车辆、人员繁多,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 噪声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非稳态噪声,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等特点。 针对项目周围环境特点,本工程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限制高噪声施工机械和其作业期间,夜晚停止施工;选用低噪声性能的施工机械,并对施工机械进行润滑和保养;尽量使施工噪声对噪声源 40 米以外区域的人群不造 成影响等。 废水 施工场地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废水,都会对周围环境和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污管网;固体垃圾废弃物和化粪池沉积物由专人负责定期清运;对施工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采取围护和加盖棚布等措施,防治流失。 大气 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拌合及土方堆放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 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施工路段和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定期清除施工场地及运输路面上散落的土、石屑;运输车辆加装棚 布。 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回填后 32 多余部分全部运至垃圾处理场妥善堆放。 在拆迁建造过程中鼓励分离回收使资源再利用,室内装修防止对建筑构件破坏拆除,减少垃圾产出、暴露和运输,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材料使用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 土方开挖 施工期间工程土方在开挖堆放时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在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 、护砌、设置排水沟等措施。 对施工场地及料场进行围护,多余土、石方应妥 善处理,临时堆放时,应定点集中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 使用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污水治理 实行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标准;合理规划用水方案、给排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分质供水、中水利用、绿化景观用水及节水器具等,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用水的良性循环,节水率不低于 20%,回水率不低于 10%。 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进行排放,雨水与污水分流。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 固体废弃物治理 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固体废弃物收集环节对环境质量无损 33 害;通过将生活垃圾分为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分类收集,为优化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提供条件。 生活垃圾从源头开始分类,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促进垃圾的减量和回收利用,禁止混合垃圾直接填埋处理。 为了维护该区环境卫生,共同营造“文明、卫生、整洁、舒适、优雅、有序”的生活、工作环境。 噪声治理 选择低噪音设备,同时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使噪声降到环保标准规定的指标以下,以确保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装修简洁适用、空气物理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化学污染和辐 射要符合环保规定指标;室内 90%以上空间实现自然通风。 绿化 本项目的建设要通过绿化、美化等措施,与四周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为了保护和美化环境,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在总体规划中考虑了充分的绿化面积,在建筑周围及部分空地上,采用点、线、面的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