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审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接给了政府官员。 相当于给国家上缴的只有 20%,但是结果就连这 20%都不是所有人全数缴纳的。 希腊民主政治的缺陷 选举制度的缺陷 在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下, 部分 政党靠讨好选民的政策嬴得选票和上台执政的机会。 竞选时,往往是 哪个政党 许诺的福利高、税率低 民众才支持其 上台,而不顾本国的经济能否承受 [2]。 长此以往,便 导致 了希腊今天的局面:选民享受 着与其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配的高福利,政府靠借债硬撑不可持续的政策。 而哪个政党如果从理性出发,提出削减社会福利政策,则肯定会下台或败选。 其实,真正救助希腊只需要几千亿欧元,但前提是希腊从政府到民众都不能像从前那样过舒服的生活,必须过苦日子。 正是这样的制度使得民众寄希望于哪个政党能够既不改变高福利低税收的政策又能解决债务问题便支持哪个政党上台。 总之,民众不愿意过苦日子使得希腊债务问题迟迟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民众个人自由权利过大而侵蚀到国家利益 希腊这个文明古国民主自由程度非常高,一年大小的罢工和暴 动近 800 多次 [3]。 而且很多欧洲人感慨,当年韩国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人也是紧衣缩食去买黄金支持政府。 但是希腊出问题了,政府陷入了财政危机,民众却上街去游行。 希腊的人民可以说是一盘散沙,看不到团结一致的一面,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奔走呼号,既不抱团取暖,又不同心同德,将国家利益丢在一边,这使得债务问题更加难以解决。 9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经济因素 高盛帮助希腊政府隐藏巨额政府债务 历史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几乎都有高盛集团 ① 的参与,所以,这次希腊债务危机,高盛也脱不了干系。 希腊原本就是一个财政状况不 良的国家。 在加入欧元区之前,希腊自己古老的货币德拉克马一直存在两个问题:内部通胀和外部贬值。 在 20xx 年 1 月加入欧元区之前希腊是欧洲通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它的公营部门债务更是欧元区所规定的两倍。 希腊人对欧元有着强烈的渴望,因为加入欧元区可以帮助其解决通胀与贬值这两个问题。 然而,欧元区一开始并没有接纳希腊,当时的担忧就是不能确定希腊是否真的有能力控制通胀,预算赤字以及政府债务。 欧盟有规定,要加入欧元区必须达到两个政府债务方面的基本条件。 第一,预算赤字 ② 不能够超过本国 GDP 的 3%,负债率 ③ 不能超过 GDP 的 60%。 但是,希腊当时由于有 10 亿欧元的债务,所以预算赤字占本国 GDP 的 %,负债率是 171%左右。 由于受条件限制,希腊找到了高盛。 高盛就和希腊做了一笔交易。 高盛让希腊政府发行 100 亿美元 15 年期的债券,当时是 1 欧元可以换 美元,所以发行 100 亿美元的债券可以获得约 74 亿欧元( 100 除以 )的资金。 但是,高盛没有按当时 1 欧元对 美元的汇率算而是以 1 欧元对 美元的汇率,这样希腊可以用 100 亿美元换约 84 亿欧元的资金,多出来的 10 亿欧元现金刚好弥补 10 亿欧元的债务,这样一来预算赤字 占 GDP 的比重 由 %降到 %,负债率也降到了 60%以内,于是希腊达到了进入欧元区的两个基本条件,而德法等其他国家并不知道希腊和高盛之间的内幕交易,因而希腊便在 ① 高盛 集团 ( Goldman Sachs) 成立于 1869 年,是 跨国银行控股公司集团, 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高盛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对象为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富人。 业务按地域分为三大块,即美国、亚太地区和欧洲,在全球 23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 41 个代表处。 ② 预算赤字也叫 财政赤字 , 是财政支出 大于 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 预算 赤字。 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 ③ 负债率是一国的外债余额与经济总规 模 (GNP 或 GDP)的比率,用于测度一国经济增长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或一国外债的整体风险。 国际公认的标准是负债率应该控制在 20%以下,即 20%是所谓的 “警戒线水平 ”。 10 20xx 年 1 月正式加入欧元区。 高盛看到希腊债务问题的严重性,为防止多给的 10 亿欧元打水漂,所以高盛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向德国一家银行买了 10 亿欧元的 20 年期的保险,而且把希腊的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 15 年的收入作为抵押,这样一来如果希腊还不了 10 欧元的债务有抵押,抵押没钱有德国这家银行赔付,这样一来高盛不承担任何风险。 [4]除此之外,一旦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欧元贬值,便能大赚一笔。 如果德国赔付这笔钱,就能把希腊债务危机的“战火”引向德国。 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希腊支柱产业不景气 海运和旅游是希腊两大支柱产业。 希腊国土面积 13 万平方公里,像安徽省那么大,却没安徽省人多, 1100 万人,自然条件好,金融危机前的日子还算滋润。 爆发于 20xx 年的金融危机给希腊海运业和旅游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希腊收入大减,加之财政支出高居不下,所以只能借债,而且越借越多,可悲的是希腊借债并不是用以促生产和搞建设而是支撑国内民众高福利的生活。 [5]加之希腊国有部门比 重很大,电信和电厂都分别由一家垄断,炼油厂四家,但其中三家属于同一家结构单一,缺乏竞争机制,国有企业带动经济的势头不大。 希腊债务问题进入恶性循环。 地方政府利用融资平台扩大了地方债 假设在过去希腊靠财政支出搞建设, 1000 个亿只能做 1000 个亿的投资,现在地方政府用财政支出的 1000 个亿先去买地,增值到 5000 个亿,再用 5000 个亿为抵押再贷 5000 个亿,这样政府手里就有一万个亿,这样一来就放大了地方债,积累起来的风险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也有巨大地方债问题近 14 万亿,但中国和希腊不同的是中国大多 数人都在为还清这些债务不断努力工作,而希腊大部分国民则是一副“债多不用愁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因此,希腊提早遇上了债务危机。 11 国际金融大鳄及金融机构唱空欧元 20xx 年前半年欧元对人民币由 “ 10 字头”跌进“ 8 字头” ① ,如果持一万欧元在手,半年时间大约已缩水 万元人民币。 按照旅行社的说法, 20xx 年 5月,国内报名赴欧洲旅游的人数比 20xx 年同期增涨 30%。 随着欧元持续贬值,国内游客去一趟欧洲 10000 元人民币团费可以省下 1000 元人民币。 20xx 年 2 月 8 日,在曼哈顿的私人会所里有 几个国际金融大 鳄在会面 ,一个是索罗斯 ② ,一个是约翰保尔森 ③ ,还有一个叫欧文 ( SAC 基金总裁),都认为欧洲各国糟糕的经济跟债务状况不足以支持欧元目前的走势,应该跌到 1 欧元对 1 美元。 而就在他们讲完话之后,曼哈顿私人会所中卖空欧元的期货合约高达六万手,创下 1999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之后来自“路透社”的数据显示, 到 2 月 23 日 ,两个礼拜内 认为欧元会跌的 投资者 比认为欧元会涨的资金投入多了 倍。 也就是说从那次私人聚会之后,全球的 金融大鳄开始抛欧元。 所谓“卖空欧元”是 指投资者当 欧元对其他货币 看跌时,便从经纪人手中借入 欧元 抛出, 在发生实际交割前,将卖出 的欧元 如数补进,交割时,只结清差价的投机行为。 比如向一家金融机构借出欧元,以今天 100 元的价格卖掉,明天等欧元跌到 40 元之后再把欧元买回来还给金融机构,由于 100 元卖的, 40元买的,所以赚了 60 元。 所以从 2 月 8 日之后,两个礼拜之内,全球开始疯狂地打压欧元。 试想欧元大幅贬值,将会给持有大量欧元的国家及金融机构造成多大的损失。 正是这些金融大鳄们的投机更加重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加重了希腊债务危机的负 ① 20xx 年 12 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为 ,20xx 年 4 月底为。 来自亚太外汇网( ② 乔治 索罗斯( Gee Soros),本名是 捷尔吉 施瓦茨 ( Gyoumlrgy Schwartz), 1930 年出生于 匈牙利的美国籍 犹太 裔商人 , 著名的货币投机家,全球最大的投资者。 1968 年与 “商品大王 ”吉姆 罗杰斯 ( Jim Rogers)合伙创立 了 “第一老鹰基金 ”即 “量子基金 ”, 1992 年狙击英镑 净 赚 20 亿美元,被称为 “打垮 英格兰银行 的人 ”, 1997 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因多次参与 索罗斯个人收入达 亿美元,在 1992 年的华尔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 ③ 约翰保尔森 ( John Alfred Paulson) ,生于 1955 年 12 月 14 日。 是 Paulsonamp。 ,这家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 约翰保尔森,亿万富翁,是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最大赢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大肆做空而获利,因此被人称为“华尔街空神”。 12 面影响。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思想文化因素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深受古 希腊传统文化的影响 希腊债务危机的一个间接原因就是希腊民众乃至政府受到希腊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艺的希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希腊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来主导这个国家领导人的思维,最后发现一个有趣的解说: 古希腊距今约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智慧的古希腊人创造了永世不衰的希腊文明,在这片文明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恒星仍闪耀着光辉,这边是古希腊的悲剧,它诞生于公元前 8 到 10 世纪之间。 希腊有三大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被后世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家”。 他 们对悲剧的解读各有不同: 艾斯克罗斯的“宿命论” 埃斯库罗斯他认为命运凌驾于万物之上,不但统治着人世间芸芸众生,甚至还统治着所有的神,因此人对命运是屈服的,是不需要和命运作斗争的,命运是改变不了的,这个思想就叫做“宿命论”。 20xx 年希腊债务危机发生了一件让每一个人感到震惊的事。 突然之间希腊总理 —— 帕潘德里欧抛出了一个“公投” 概念。 什么是“公投”,通俗地讲就是政府对于是否接受援助不管了,让 希腊民众投票,决定希腊的前途。 最后发现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的想法就是这种宿命论的想法,他所说的“公投” 已经完全脱离希腊所创议会决策的民主制度,而是丢给希腊民众做决议。 而希腊宪法规定不可以将财经事务等进行“公投”。 帕潘德里欧也知道这是不合法的,于是用宪法的另一条:重大国家危机的时候可以进行“公投”,但他忽略了国家重大危机进行“公投”还需要两个程序:第一,国会必须得对“公投”提案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