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剪钳机构的创新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3) 杠杆增力部分 该设计定位于家庭使用,所以其使用方式为手动使用。 通过杠杆的增力,使其达到预定的使用压制力。 方案选择: 方案 A 垂直压块使用螺杆方式 螺旋机构 螺旋传动是利用螺杆和螺母组成的螺旋副来实现传动要求的。 其优点是增力效果明显。 以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向力用以克服工作阻力。 但其缺点也较为显著,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增力要求的前提下螺旋运动所需运动距离较大,不便于一般家庭的使用 方案 B 垂直压块使用四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的方式 如图 11, 12 可以看出,使用 曲柄滑块机构可以使结构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同时在杠杆的增力作用下使其达到所需 的工作力。 原动力部分(摇杆)的移 4 动距离合理,利于一般家庭的使用。 实施设计及评价: 综上综述:在压力要求不高的家庭一般家用机构中,方案 B 的原动力移动部分移动距离较小,同时其结构简单,制造简便,利于一般家庭普遍使用,所以选择较为优势的方案 B。 三 设计参数 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参数如下: 压块: 5 套筒底座: 6 连杆 A,B: 连杆 A 7 连杆 B 连杆 A 8 连杆 B 四 机构自由度以及受力分析与计算 自由度计算: 结构运动简图如图 1— 3 所示 : 图 1— 3 由图我们可以看出,此机构由 3 个构件组成。 其中有三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共四个低副组成。 由平面机构自由度公式 我们知道 : 39。 1h3 n p + p F ( 2 ) F 则 n=3, 1p =4, hp =0; 由于所用机构不存在虚约束,所以 39。 F =0,由此计算: F 3 x 3 2 x 4 F1 由于原动件数目为 =1,与 F 相等。 因此,该机构的运动是可控的。 机构受力分析及其校核 该机器主要用于一般家庭生活使用,属于低强度低受力机构。 主要受力部件为压杆部分,以压杆最大受力为 200N 为标准。 9 增力计算: 由杠杆原理 1 1 2 2F L F L 则有 22 0 0 x 2 0 0 = 4 5 x F 2F 889N 满足一般家庭使用。 强度校核计算: 由机构运动简图我们可以看出,压杆部分只受弯矩的作用。 由于其最大受力设定为 200N,我们将其受力图简化为下图: 其中, F=200N; a=45mm; b=155mm; l=200mm。 由其弯矩公式。 m a x = a b /lMF 得: max =7M 10 由于机构压杆部分使用材料为铸铁,满足使用要求。多功能剪钳机构的创新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 . 5 % 1 0 %300EEE ,根据照明设计的一般原则,照度偏大比偏小好,所以取 N=10(盏)。 办公室 : A=8 =( 2m ) , E=300( lx) , N=300 ,取 N=6( 盏); 校验:由 N U KEA 计算 6 * 3 3 5 0 * 0 . 7 * 0 . 839。 2 9 3 . 1 23 8 . 4E ( lx),
部的绳,而仅是在线筒上密绕一层线,一头线往外抽,一头线则会往里绕,通过这层密绕线与筒壁的静摩擦力,迫使线筒在线筒两端有足够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能够匀速转动,实现人缓慢下降。 线筒的两大端打有孔,线筒与轴的固定方式为销钉连接。 线筒最小直径设为 Dmin=40mm 轴向长度 L0=40mm(13 匝 ) 预设绳长 L=30m 11 两端圆盘直径 D 取 148mm 轴向长度 L 各 25mm 如图
分流程作出简要介绍。 滨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第二章 各组成部分元器件 概述 本系统采用 AT89S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芯片,辅助以 DS1302时钟芯片以及LCD1602来显示系统的主要信息,采用西门子 Siemens TC35 GSM模块作为向用户进行报警的子系统模块。 除此之外,本系统的传感 器主要包括 红外 HCSR50传感器模块、MQ2气体泄漏传感器 模块、
去样点的值对当前点进行预测,并自适应地调整预测系数数值,使预测误差很小,从而在降低码率的同时,保持了很高 编码质量。 它 是在编码电信语音信号的标准脉码调制中计算两个连续话音取样之间差异的一种话音编码方法。 这种计算采用自适应滤波器进行编码,从而以低于标准 64Kb/s 技术的速率进行传输。 一般而言, ADPCM 使模拟语音对话能在 32Kb 的数字信道内传输;用 3 或 4 位描述每个取样
存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程序的编制,该存储器的容量越大 ,就可以编制出更复杂的程序。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 PLC 的可扩展性也显的非常重要。 主要包括: ( 1) 输入输出点数的扩展; ( 2) 存储容量的扩展; ( 3) 联网功能的扩展; ( 4) 可扩展的模块数; 另外,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及经济性等功能指示也受用户的关注。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 第 2 章
n three special cases, and second, that translation tends towards acceptability when it is at the periphery, and towards adequacy when it is at the center(Chang Namfung, 2020). Under the guidanc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