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用处理器的的lte-pusch解调和解扰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6 软解调模块程序优化 26 基本 SSE 指令语句优化 26 MaxlogMAP 算法 27 QPSK 的饱和处理 29 16QAM 的 SSE 指令调序 30 MakeFile 自带优化指令 33 软解调各阶段优化效率比较 33 解扰模块程序优化 35 基本 SSE 指令优化 35 扰码函数异或指令优化 36 解扰判断 SSE 指令优化 37 合并循环的 SSE 指令优化 38 Make File 内自带优化 O2 39 解比特加扰各阶段优化效率比较 39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41 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41 工作总结 41 心得体会 41 后续研究展望 42 北京邮电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 1 第一章 引言 选题的背景 LTE 项目 背景 简介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通信行业的发展速度一直令人不能小觑。 随着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 , 全球无线通信呈现出移动化、宽带化和 IP 化的趋势 , 移动通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正当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 WiMAX)技术 以令人惊讶的速度 迅猛崛起之时,为了和 WiMAX ,Wi2Fi 等新兴的无线宽带技术竞争 , 提高 3G 在新 兴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竞争力 , 同时摆脱 Qual 的 CDMA 约束, 在 20xx 年 12月召开的 3GPP RAN 第 26 次全会上, 3GPP 正式通过了 UTRAN 技术的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研究立项, 以实现 3G技术向 B3G 和 4G的平滑过渡。 这项受人瞩目的技术和第 3 代合作伙伴 2( 3GPP2)的超移动带宽技术被统称为“演进型 3G”( E3G)。 但只要对这项技术稍加了解就会发现,这种以正交频分复用( OFDM)为核心 ,并且是在原有的 3G 框架内进行的 技术,与其说是 3G技术的“演进”,不如说是 革命 [1]。 它和 UMB, WiMAX,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的 移动带宽频分双工 /移动带宽时分双工等技术,由于已经具有某些第 4 代通信技术的特征,甚至可以看作“准 4G”技术。 超过现有的有线接入技术的性能,并且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3GPP 启动 LTE 项目的表面原因是应对 WiMAX 标准的市场竞争,但其深层次原因是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 BWA)技术 的结合。 传统通信产业和传统的 IT 产业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无处不在的移动因特网市场的重要性,通过 Mobile Inter 平台,运营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满足用户 对宽带 IP 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需求。 由于宽带无线接入和宽带移动通信从不同方向向同一市场渗透,使两种技术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呈现融合的趋势。 为了使 3GPP 标准相对其他无线标准保持长期的优势, 同时为了满足新型企业业务需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 在 20xx 年年底 开始不遗余力地投入了 LTE 技术 的标准化工作。 为了能和可以支持 20MHz 带宽的 WiMAX 技术相抗衡, LTE 也必须将最大的系统带宽从 5MHz扩展到 20MHz。 为此, 3GPP 不得不放弃长期采用的码分多址( CDMA)技术( CDMA 技术实现 5MHz以上大带 宽时复杂度过高),选用新的核心传输技术,即OFDM/FDMA 技术。 在无线接入网( RAN)结构层面,为了降低用户面延迟, LTE 取消了重要的网元( RNC)。 在整体系统架构方面,和 LTE 相对应的系统框架演进项目则推出了崭新的演进型分组系统架构。 以 LTE/SAE 项目则推出了崭新的演进型分组系统架构。 以 LTE/SAE 为标志的这次革命使系统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大部分和 3G系统的后向兼容性。 也就是说, LTE 系统虽然可以部署于 3G的现有频谱,但从网络侧和终端侧都要做大规模的更新换代。 因此很多公司实际上将 LTE 干脆看作 B3G 技术 范畴。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项目是 3G的演进, 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 4G北京邮电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 2 技术,而是 3G 与 4G 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 的全球标准 ,它改进并增强了 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 OFDM 和 MIMO 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 在 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 100Mbit/s 与上行 50Mbit/s 的峰值速率。 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 LTE 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3GPP 对 LTE 项目的工作大体分为两个时间段: 20xx 年 3 月到 20xx 年 6 月为SI(StudyItem)阶段,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xx 年 6 月到 20xx 年 6 月为 WI(WorkItem)阶段,完成核心技术的规范工作。 在 20xx 年中期完成 LTE 相关标准制定 (3GPPR7),在20xx 年或 20xx 年推出商用产品。 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会有阻力和动力, 就 LTE 目前的进展来看, LTE 研究阶段( SI) 延迟了 3 个月 , 于 20xx 年 9 月完成;而工作阶段( WI)也延迟了一年半,到 20xx 年底才基本完成。 但经过 3GPP 组织的努力, LTE 系统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瞩目而可喜的。 LTE 采用由 NodeB 构成的单 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延迟,实现了低时延,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要求。 与传统的 3GPP 接入网相比, LTE 减少了 RNC节点。 名义上 LTE 是对 3G 的演进,但事实上它对 3GPP 的整个体系架构作了革命性的变革,逐步趋近于典型的 IP 宽带网结构。 3GPP 初步确定 LTE 的架构也叫演进型 UTRAN 结构 (EUTRAN)。 接入网主要由演进型 NodeB(eNB)和接入网关 (aGW)两部分构成。 aGW 是一个边界节点,若将其视为核心网的一部分,则接入网主要由 eNB 一层构成。 eNB 不仅具有原来 NodeB 的功能外,还能完成 原来 RNC 的大部分功能,包括物理层、 MAC 层、 RRC、调度、接入控制、承载控制、接入移动性管理和 IntercellRRM 等。 Node B 和 Node B 之间将采用网格 (Mesh)方式直接互连,这也是对原有 UTRAN 结构的重大修改。 LTE 的应运而生 要求它必须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 B3G 宽带无线业务提供手段。 因此, LTE 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总体目标 [2]: ( 1) 降低每比特成本; ( 2) 扩展业务的提供能力,以更低的成本、更佳的用户体验提供更多的服务; ( 3) 灵活使用现有的和新的频段; ( 4) 简化架构,开放接 口 ; ( 5) 合理的终端功耗。 同时,为了实现一个高数据率、低延迟、为分组业务优化的系统,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 1) 在空中接口物理 层方面,支持灵活的传输带宽,引入新的传输技术和先进的多天线技术;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