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风扇故障检测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秀的硬件模块与软 件产品。 比较典型的如 NI 公司的 LabVIEW,它是一种采用图形化编程的 32 位面向计算机测控领域的软件开发平台公司。 LabVIEW 是一种用图标代码来代替编程语言创建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 在基于文本的编程语言中,程序的执行依赖于文本所描述的指令,而LabVIEW 使用数据流编程方法来描述程序的执行。 LabVIEW 用图形语言 ( G 语言 ) 、图标和连线代替文本的形式编写程序。 像 VB、 VC 等高级语言一样, LabVIEW 也是一种带有扩展库函数程序开发系统。 LabVIEW 的库函数包括数据采集、通用接口总 线和串口仪器控制、数据显示、分析与存储等。 为了便于程序调试, LabVIEW 还带有传统的程序开发调试工具,例如可以设置断点,可以单步执行,也可以激活程序的 ,执行过程,以动画方式查看数据在程序中的流动。 LabVIEW 是一个通用编程系统,它不但能够完成一般的数学运算与逻辑运算和输入输出功能,它还带有专门的用于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的库函数和开发工具以及专门的数学分析程序包,基本上可以满足复杂的工程计算和分析要求。 在 LabVIEW 环境下开发的程序成为虚拟仪器 VI,因为它的外型与操作方式可以模拟实际的仪器。 实际 上,VI 类似于传统编程语言的函数或子程序。 VI 由前面板、框图程序和图标 /连线端口组成 ,类似于仪器的面板包括旋钮、按钮、图形和其它控制元件与显示元件,以完成用鼠标、键盘向程序输入数据或从计算机显示器上观察结果。 框图程序用图形化编程语言编写,框图程序是对具体编程问题的图形解决方案,即 VI 的源代码。 程序使用图标连线端口来替代文本编程的函数参数表,每个输入和输出的参数都有自己的连接端口,其它的 VI 可以由此向 SubVI( 即 VI 子程序 ) 传递数据。 LabVIEW的强大功能归因于它的层次化结构,用户可以把创建的 VI 程序当作 SubVI 来调用以创建更加复杂的 V 工,并且这种调用的递阶次数是无限制的。 LabVIEW 简化了科学计算、过程监控和测试软件的开发,已经在航空、航天、通信、汽车、半导体、电子、机械等世界范围领域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虚拟仪器的巨大优越性,国内外已经在使用虚拟仪器进行测试方面作了一系列有益工作,目前己开发了一些成功的虚拟测试系统。 如挪威的 CARDIAC 公司的基于 LabVIEW 平台的测试北海油田石油、大气、水流 的 MPFM 系统等。 在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研究所等也都开展了虚拟仪器技术的研究,如清华大学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的用于检测汽 车发动机性能的出厂检测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 “仪器王 ”虚拟仪器系统等。 我国传统仪器技术还比较落后,与国外相比,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均较低,且自动化程度较低。 当前,各种测试软件、专用集成电路和固化软件的广泛应用,使系统技术和模块式仪器得以迅速发展,这些都给虚拟仪器的研究和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机会。 虚拟仪器在我国的研究和开发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广泛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有助于提高我国仪器的整体水平,节省仪器开发的人力和费用。 随着软件业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必将在更多、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和普及。 第二章 设计需求分析 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考虑到市场上销售的数据采集卡价格昂贵 , 本系 统仅对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处理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 采用 PC 机自带的声卡作为声音信号采集设备 .由 于声卡采用 DMA( 直接内存读取 ) 方式传送数据 , 极大地降低了 CPU 占用率 , 而且其具有 16 位的 A/D 转化精度 , 比通常 12 位 A/D 卡的精度高 ,对于许 多工 程测量和科学实验来说都是足够高的 , 其价格 却比后者便宜得多 , 完全符合本系统设计要求 .软件 设计部分利用 LabVIEW 软件自带的声音处理模块 配合其它常用功能模块完成 . 硬件实现 声卡一般有 Line In 和 Mic In 两个信号输入插孔,声音传感器 ( 本文采用通用的麦克风 ) 信号可通过这两个插孔连接到声卡。 若由 Mic In 输入,由于有前置放大器,容易引入噪声且会导致信号过负荷,故推荐使用 Line In,其噪声干扰小且动态特性良好。 声卡测量信号的引入应采用音频电缆或屏蔽电缆以降低噪声干扰。 若输入信号电平高于声卡所规 定的最大输入电平,则应在声卡输入插孔和被测信号之间配置一个衰减器,将被测信号衰减至不大于声卡最大允许输入电平。 此外,将声卡的 Line Out 端口接到耳机上 还可以实时的监听声音信号。 声卡的工作流程如图 所示。 图 声卡的工作流程 目前市售的数据采集卡都包含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电路和与计算机的接口电路,但其价格与性能基本成正比,一般比较昂贵。 随着 DSP( 数字信号处理 ) 技术走向成熟, PC声卡本身就成为一个优秀的数据采集系统,它同时具有 A/D 和 D/A 转换功能,不仅价 格低廉,而且兼容性好、性能稳定、灵活通 用,软件特别是驱动程序升级方便。 ISA 总线向 PCI 总线的过渡,解决了以往声卡与系统交换数据的瓶颈问题,同时也充分发挥了DSP 芯片的性能。 而且声卡用 DMA( 直接内存读取 ) 方式传送数据,极大地降低了 CPU占用率。 一般声卡 16 位的 A/D 转换精度,比通常 12 位 A/D 卡的精度高,对于许多工程测量和科学实验来说都是足够高的,其价格却比后者便宜得多。 如果利用声卡作为数据采集设备,可以组成一个低成本高性能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当然,它只适合采集音频域的信号,即输入信号频率必须处于 20~20xx0Hz 的音频范围内。 如果需要处理直流或缓变信号,则需要其他技术的配合。 声卡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声音的本质是一种波,表现为振幅、频率、相位等物理量的连续性变化。 声卡作为声音 信号与计算机的通用接口,其主要功能就是将所获取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 DSP 音效芯片的处理,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声卡的基本工作流程为:输入时,麦克风或线路输入 ( Line In) 获取的音频信号通过 A/D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计算机进行播放、录音等各种处理;输出时,计算机通过总线将数字化的声音信号以 PCM( 脉冲编码调制 ) 方式送到 D/A 转换器,变成模拟的音频信号,进而通过功率放大器或线路输出 ( Line Out) 送到音箱等设备转换为声波,人耳侦测到环境空气压力的改变,大脑将其解释为声音。 衡量声卡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复音数量、采样位数、采样频率、波表合成方式和波表库容量、声道数、信噪比、总谐波失真和缓冲区等。 a) 复音数量:复音数不是声卡的 DAC( 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数字 /模 拟转换器)或 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模拟 /数字转换器)的转换位数,而 是代表声卡能同时发出多少种声音。 复音数越大,音色就越好,播放 MIDI(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音乐设备数字接口)时可以听到的声部越多、越细腻。 如果一首 MIDI 乐曲中的复音数超过了声卡的复音数,则将丢失某些声部,但一般不会丢失主旋律。 目前声卡的硬件复音数都不超过 64 位。 b) 采样位数:将声音从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二进制位数,即进行 A/D、D/A 转换的精度。 目前有 8 位、 12 位和 16 位三种,将来还有 24 位的 DVD( Digital VideoDisk,数字视频光盘)音频采样标准。 位数越高,采样精度就越高。 例如, 16 位声卡把音频信号的大小分为 216— 65536 个量化等级来实施上述转换。 在计算机中一般的声卡是 16 位的,信噪比可达 96dB。 c) 波表合成方式和波表库容量:现在的 PCI 声卡大量采用先进的 DSL( Downloadable Sample,可下载音色库)波表合成方式,其波表库容量通常是 2MB、4MB、 8MB,而像 SB Live 品牌声卡甚至可以扩展到 32MB。 d) 声道数:声道数是衡量声卡档次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分为单声道(早期声卡采用)、准立体声(录音时采用单声道,放音时用立体声)、立体声(录音和放音都是立体声)、四声道环绕(中高档声卡采用)和 声道(用于各类传统影院和家庭影院中)等。 LabVIEW 把声卡的声道分为单声道( mono)和立体声( stereo)两种。 若用单声道采样,左右声道信号都相同,且幅值为原信号的 1/2;用立体声采样,左右声道互不干扰,可以采集两路不同的信号,而且幅值与原信号相同。 一般声道数为 2,需要时还可选用多路输入的高档声卡或配置多块声卡。 e) 信噪比:以 dB( Decibel,分贝)计算的信号最大保真输出与不可避免的电子噪音的比率。 该值越大越好,低于 75dB,噪音在寂静时有可能被发现。 f) 总谐波失真:英文全称为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简称 THD,是指用信号源输入信号时,输出信号(谐波及其倍频成分)比输入信号多出的额外谐波成分,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一般来说, 1000H 频率处的总谐波失真最小,因此不少产品均以该频率的失真作为它的指标。 所以测试总谐波失真时,是发出 1000Hz 的声音来检测,这个值越小越好。 g) 缓冲区:与一般 DAQ 卡不同,声卡的 D/A 功能是连续状态的,为了节省资源,声卡的 D/A 或 A/D 都对某一缓冲区进行操作,待缓冲区数据操作完毕时产生中断, CPU 响应中断信号进行处理。 一般声卡的缓冲区是 8KB( 8192)。 用户可以通过测试 声 卡 的 性 能指 标 来 评 价声 卡 的 好 坏, 声 卡 性能 指 标 的 测试 主 要 有 3D( ThreeDimensional,三维图形)定位精度测试、波形回放与录音测试、多音频流播放测试、全双工通讯模式测试、 MIDI 音效测试和 CPU 占用率测试等。 LabVIEW 对声音采集的设置默认于其所处的操作系统,本文 使用的是最普通的声卡,对于高级的声卡采集信号时,要注意关闭如混响之类的一些特效,避免影响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前置放大器 , 容易引入噪声且会导致信号过负荷 , 故本系统使用 , 噪声干扰小且动态特性良好的 Line In。 声卡测量信号的引入采用音频电缆或屏蔽电缆以降低噪声干扰 .由于该传感器没有前置滤波去噪功能 , 可能在采集时带来部分噪声信号 , 但对一般的实验性研究不会带来太多影响 , 在后面可以通过软 件滤波消噪 达到良好的效果。 信号分析理论 声卡数据采集理论基础 数据采集系统中以计算机作为处理机。 众所周知,计算机内部参与运 算的信号是二进制的离散数字信号,而被采集的物理量一般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因此,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信号:连续模拟信号和离散数字信号。 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经历两个断续过程: 1) 时间断续 对连续的模拟信号 x( t)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 Ts,抽取相应的瞬时值 (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离散化 ) ,这个过程称为采样。 连续的模拟信号 x( t) 经过采样过程后转为时间上离散的模拟信号 xs( nTs) ( 即幅值仍是连续的模拟信号 ), 简称为采样信号。 2) 数值断续 把采样信号 xs( nTs ) 以某个最小数量单位的 整数倍来度量 , 这个过程称为量化。 采样信号 xs( nTs ) 经量化后变换为量化信号 xq( nTs ) ,再经过编码,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 x( n)( 即时间和幅值是离散的信号 ) ,简称为数字信号。 在实际工作中,信号的抽样是通过 A/D 芯片来实现的。 图 A/D 转换原理 通过 A/D,将连续信号 x( t) 变成数字信号 x( nTs) , x( t) 的傅立叶变换 X( jΩ)变成 X( ejw)。 模拟信号经过 ( A/D) 变换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之为采样,信号采样后其频谱产生了周期延拓,每隔一个采样频率 fs,重复出现一次。 为保证采样后信 号的频谱形状不失真,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成份的两倍。 这称之为采样定理。 如图 所示。 图 信号正常采样和欠采样 声卡的可行性分析 数据采集卡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采集,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数据采集卡一般包含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电路、与计算机的接口电路和驱动程序,并且功能强大,性能良好。 然而,其性能与价格基本成正比,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元的价格使得系统开发成本大大增加,系统性价比(性能 /价格)大大减小。 此外,数据采集卡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普通用户 在选择的时候会无所适从。 随着DSP 技术的成熟,现在的 PC 声卡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数据采集系统。 几乎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内置声卡。 声卡通常被用来作为音频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记录、合成和回放语言、音乐和歌曲。 然而,声卡其实可以做得更多,从测控的角度来看,声卡是一个具有双通道 A/D 和双通道 D/A 的信号采集和输出设备。 它在音频范围内有很平滑的频率响应,采样频率可达 192KHz,采样深。基于虚拟仪器的风扇故障检测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机床不发生碰撞 2)尽量减少换刀时的空行 程距离 对于此零件我把换刀点位置选为 X100 Z100,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换刀时刀具与机床 不发生碰撞,而且便于快速进刀。 如果将换刀点设置太远,则必然增加换刀时的空行程距离;若太近,则会发生碰撞。 因此,该位置较为合理。 划分数控加工工序 工序主要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数控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PLC 里面去, PLC 正常工作的时候,就会按照用户所编写的程序,有逻辑的执行各个指令。 PLC 是按照从上至下,从左往 右来执行程序的,每个循环完成花费的时间叫做扫描周期。 PLC 的型号有很多中,基本上扫描周期也不一样,一般都是一到几十微秒不等。 我们一般都用梯形图的方法来为 PLC 编程,初学者也比较容易上手。 PLC 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体积小,能实时监控程序的运作,寿命长,不易损坏
在机器人学科应用 ............................................................................... 28 机器人红外传感器 ......................................................................................... 30
........................................................ 49 第八章 总结 ........................................................................................................................... 50 参 考 文
为现代测试系统发展的主流。 虚拟仪器没有常规仪器的控制面板,而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图形环境,在计算机屏幕上建立图形化的虚拟面板来代替常规的仪器控制面板。 软面板上具有与实际仪器相似的旋钮、开关、指示灯及其它控制部件。 用户通过鼠标或键盘操作虚拟面板,检验仪器的通信和操作。 在系统集成后,对被测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组建自己所需要的仪器。 用户不必要编写测试文本程序,即可进行测试、测量
总线扩展插槽即可,因此 , 这种虚拟仪器又叫 PCDAQ/PCI 插卡式虚拟仪器。 PCDAQ 为采集卡,由过去的 16 位标准 ISA 总线发展到 32 位的 PCI 总线插卡,易于构成 个人仪器系统,但需打开主机箱直接与 ISA、 PCI 总线连接,没有定义仪器系统所需的总线。 ( 2) 基于通用接口总线 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bus)接口的虚拟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