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牙的无线语音安全提示系统的研究_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 SBUF,它们占用同一地址 99H ;接收器是双缓冲结构 ;发送缓冲器,因为发送时 CPU 是主动的,不会产生重叠错误。 图 80C51 串行口的结构 示意图 接 收发 送时 间 1时 间 2发 送接 收 发 送接 收发 送接 收 发 送接 收≥ 1S B U F发 送 控 制 器接 收 控 制 器移 位 寄 存 器控 制 门T IR IAT X DR X D去 串 口 中 断S M O D01T H 1 T L 1247。 2247。 1 6S B U FT 1 溢 出 率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页 2) 80C51 串行口的控制寄存器 SCON 是一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以设定串行口的工作方式、接收 /发送控制以及设置状态标志: 表 SCON 寄存器 SM0 和 SM1 为工作方式选择位,可选择四种工作方式: 表 工作方式选择 ●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主要用于方式 2 和方式 3。 当接收机的 SM2=1 时可以利用收到的 RB8 来控制是否激活 RI( RB8= 0 时不激活 RI,收到的信息丢弃; RB8= 1时收到的数据进入 SBUF,并激活 RI,进而在中断服务中将数据从 SBUF 读走)。 当SM2=0 时,不论收到的 RB8 为 0 和 1,均可以使收到的数据进入 SBUF,并激活 RI(即此时 RB8 不具有控制 RI 激活的功能)。 通过控制 SM2,可以实现多机通信。 在方式 0时, SM2 必须是 0。 在方式 1时,若 SM2=1,则只有接收到有效停止位时,RI才置 1。 ● REN,允许串行接收位。 由软件置 REN=1,则启动串 行口接收数据;若软件置 REN=0,则禁止接收。 ● TB8,在方式 2或方式 3中,是发送数据的第九位,可以用软件规定其作用。 可以用作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或在多机通信中,作为地址帧 /数据帧的标志位。 在方式 0和方式 1中,该位未用。 ● RB8,在方式 2或方式 3中,是接收到数据的第九位,作为奇偶校验位或地址帧 /数据帧的标志位。 在方式 1 时,若 SM2=0,则 RB8 是接收到的停止位。 ● TI,发送中断标志位。 在方式 0时,当串行发送第 8 位数据结束时,或在其它方式,串行发送停止位的开始时,由内部硬件使 TI 置 1,向 CPU 发中断申请。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必须用软件将其清 0,取消此中断申请。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9 页 ● RI,接收中断标志位。 在方式 0时,当串行接收第 8 位数据结束时,或在其它方式,串行接收停止位的中间时,由内部硬件使 RI 置 1,向 CPU 发中断申请。 也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软件将其清 0,取消此中断申请。 PCON 中只有一位 SMOD 与串行口工作有关 : 表 PCON 寄存器 SMOD( ) 波特率倍增位。 在串行口方式 方式 方式 3时,波特率与 SMOD 有关,当 SMOD=1 时,波特率提高一倍。 复位时, SMOD=0。 3) 80C51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方式 1) 方式 1 是 10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 TXD 为数据发送引脚, RXD 为数据接收引脚,传送一帧数据的格式如图所示。 其中 1 位起始位, 8位数据位, 1 位停止位。 图 异步通信传送帧 示意图 方式 1 输出 图 方式 1 输出 示意图 停止位数 据 位 8 位起始位L S B M S B空闲空闲D 0D 71 帧 共 1 0 位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写 入 S B U F停 止 位T X DT I ( 中 断 标 志 )起 始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0 页 方式 1 输入 图 方式 1 输入 示意图 用软件置 REN 为 1 时,接收器以所选择波特率的 16 倍速率采样 RXD 引脚电平,检测到 RXD 引脚输入电平发生负跳变时,则说明起始位有效,将其移入输入移位寄存器,并开始接收这一帧信息的其余位。 接收过程中,数据从输入移位寄存器右边移入,起始位移至输入移位寄存器最左边时,控制电路进行最后一次移位。 当 RI=0,且 SM2=0(或接收到的停止位为 1)时,将接收到的 9 位数据的前 8 位数据装入接收 SBUF,第 9 位(停止位)进入 RB8,并置 RI=1,向 CPU 请求中断。 4) 波特率的计算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发送或接收数据的速率要有约定。 通过软件可对单片机串行口编程为四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 0和方式 2 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 1 和方式 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 T1 的溢出率来决定。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对应 三种波 特率。 由于输入的移位时钟的来源不同,所以,各种方式的波特率计算公式也不相同。 方式 0 的波特率 = fosc/12 方式 2 的波特率 =( 2SMOD/64) fosc 方式 1 的波特率 =( 2SMOD/32) ( T1 溢出率) 方式 3 的波特率 =( 2SMOD/32) ( T1 溢出率) 当 T1 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时,最典型的用法是使 T1 工作在自动再装入的 8位定时器方式(即方式 2,且 TCON 的 TR1=1,以启动定时器)。 这时溢出率取决于TH1 中的计数值。 D 0 D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停 止 位R X DR I ( 中 断 标 志 )起 始位 采 样 脉 冲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1 页 T1 溢出率 = fosc /{12[256 -( TH1) ]} 在单片机的应用中,常用的晶振频率为: 12MHz 和。 所以,选用的波特率也相对固定。 常用的串行口波特率以及各参数的关系如表所示。 表 常见比特率选择 串行口工作之前,应对其进行初始化,主要是设置产生波特率的定时器 串行口控制和中断控制。 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 T1 的工作方式(编程 TMOD 寄存器); 计算 T1 的初值,装载 TH TL1; 启动 T1(编程 TCON 中的 TR1 位); 确定串行口控制(编程 SCON 寄存器); 串行口在中断方式工作时,要进行中断设置(编程 IE、 IP寄存器)。 软件 编程技术 本系统所使用的 编程软件 是 KEILC51 , KEILC51 标准 C 编译器为 8051 微控制器的软件开发提供了 C语言环境 ,同时保留了汇编代码高效 ,快速的特点。 C51 编译器的功能不断增强,使你可以更加贴近 CPU 本身,及其它的衍生产品。 C51 已被完全集成到uVision2 的集成开发环 中,这个集成开发环境包含:编译器,汇编器,实时操作系统,项目管理器,调试器。 而且可以实现 C 语言和汇编的混编,使用非常方便。 uVision2编 辑器包含了所有用户熟悉的特性。 彩色语法显像和文件辩识都对 C 源代码进行和优化。 可以在编辑器内调试程序,它能提供一 种自然的调试环境,使你更快速地检查和修改程序。 uVision2 允许用户在编辑时设置程序断点(甚至在源代码未经编译和汇编之前)。 用户启动 V2 调试器之后,断点即被激活。 断点可设置 为条件表达式,变量或存储器访问,断点被触发后,调试器命令或调试功能即可执行。 在属性框 (attributes column)中可以快速浏览断点设置情况和源程序行的位置。 代码覆盖率信息可以让你区分程序中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2 页 已执行和未执行的 部分。 KEIL C51 编译器在遵循 ANSI 标准的同时,为 8051 微控制器系列特别设计。 语言上的扩展能让用户使用应用中的所有资源。 蓝牙 技术 [5] 蓝牙( Bluetooth)是一种低功耗的无线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ISM 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为 1Mb/s,目的是取代现有的 PC、打印机、传真机和移动电话等设备上的有线接口。 主要优点是:可以随时随地用无线接口来代替有线电缆连接;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 WAP、 GSM、 DECT 等,引入身份识别后可以灵活的实现漫游;功耗低,对人体危害较小;蓝牙的集成电路应用简单、成本低廉、实现容易、易于 推广。 蓝牙技术提供低成本、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构成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中的个人网络,使得近距离内各种设备能够实现无缝资源共享。 鉴于以上优点,本系统采用蓝牙作为无线传输的方式。 而且是采用了现成的蓝牙模块, +5V 供电,无需电平转换 蓝牙系统基本结构 蓝牙系统采用分散式( Scatter)结构,设备间以特定方式构成微微网( Pico),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通信。 它采用 GFSK 调制,抗干扰能力好,通过快速调频和短包技术来减少同频干扰,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在蓝牙系统中,使用蓝牙技术将设 备连接起来的网络称为微微网,它由一个主 设备( Master Unit)和多个从 设备 ( Slave Unit)构成。 主 设备 是微微网中用来同步其他的蓝牙设备,是连接过程的发起者,最多可与 7 个从 设备 同事维持连接。 从 设备 是微微网中除主 设备 外的设备。 两个或多个微微网可以连接组成分布式网( Scatter ),或称散射网。 蓝牙系统结构如图 所示。 图中,微微网 1 由一个主设备和 六 个从设备组成,微微网 1 的一个从设备又作为了微微网 2 的 从 设备,微微网 2 中有 五 个从设备 ,而微微网2 的主设备同时又是微微网 3 的从设备,三 个 微微网共同组成了蓝牙的 散射 网结构。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3 页 图 蓝牙系统结构示意图 在蓝牙基带协议中规定,蓝牙设备可以使用 4 种类型的地址用于同场合和状态。 其中, 48 位的蓝牙设备地址 BD_ ADDR( IEEE802 标准),是蓝牙设备连接过程的惟一标准; 3 位的微微网激活 设备 地址 AM_ ADDR,用以标识微微网中的激活成员,该地址 3 位全用作广播信息; 8 位的微微网休眠 设备 地址 PM_ ADDR,用来标识微微网中的休眠的从 设备。 微微网接入地址 AR_ ADDR,分配给微微网中要启动唤醒过程的从设备。 当微微网从 设备 通信时,彼 此必须保持同步。 同步所采用的时钟包括自身不调整也不关闭的本地设备时钟 CLKN,微微网中主 设备 的系统时钟 CLK,以及为主 设备 时钟对从 设备 时钟进行周期更新以保持主从同步的补偿时钟 CLKE。 与其他无线技术一样,蓝牙技术中微微网通过使用各种信道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 其中信道表示在 79 个或者 23 个射频信道上跳变得伪随机跳频序列,每个微微网的跳频序列是惟一的,并且由主 设备 的蓝牙设备地址决定;此外,蓝牙系统中有 5 种传送不同类型信息的逻辑信道,他们分别为: LC 信道 :控制信道,用来传送链路层控制信息; LMC 信 道:链接管理信道,用来在链路层传送链接管理信息;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4 页 UA 信道 :用户信道,用来传送异步的用户信息; UI 信道 :用户信道,用来传送等时的用户信息; US 信道 :用户信道,用来传送同步的用户信息。 蓝牙网络连接 蓝牙网络的连接过程就是蓝牙从待令状态到连接状态的过程 [5]。 通常情况下,两个设备的连接建立过程为:首先,主 设备 使用 GIAC 和 DIAC 来查询范围内的蓝牙设备(查询状态)。 如果附近的任何蓝牙设备正在监听这些查询(查询扫描状态),就发送它的地址和时钟信息;然后,从 设备 可以开始监听来自主 设备 的寻呼消 息(寻呼扫描),主 设备 在发现附近的设备后可以寻呼这些设备(寻呼状态),建立连接。 在寻呼扫描的从设备被这个主 设备 寻呼后,就会以 DAC(设备访问码)来响应。 主 设备 在接收到从 设备的相应后,便可以发送主 设备 的实时时钟、 BD_ADDR、 BCH 奇偶校验位和设备类( FHS分组包);最后在从 设备 已经受到这个 FHS 分组后,进入连接状态。 具体过程如图 所示。 查询:查询时主 设备 用来查找可监。基于蓝牙的无线语音安全提示系统的研究_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