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单片机 AT89C52内部具有 2个 16 位定时/计数器,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可以由编程来实现定时、计数和产生计数溢出时中断要求的功能。 放大整形模块: 放大电路是对待测信号的放大,降低对待测信号幅度的要求。 整形电路是对一些不是方波的待测信号转化成方波信号,便于测量。 分频模块:考虑单片机外部计数, 使用 12 MHz 时钟时,最大计数速率为500 kHz,因此需要外部分频。 分频电路用于扩展单片机频率测量范围,并实现单片机频率测量使用统一信号,可使单片机测 频更易于实现,而且也降低了系统的测频误差。 显示模块: 采用液晶显示屏显示。 综合以上频率计系统设计有 单片机控制模块、 放大整形模块、 分频模块及显示模块等组成。 第三章 硬件电路的具体设计 信号处理电路 因为在单片机计数中只能对脉冲波进行计数,而实际中需要测量频率的信号是多种多样的,有脉冲波、还有可能有正弦波、三角波等,所以需要一个电路。 把待测信号转化为可以进行计数的脉冲波。 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整形电路 ,则在测量的时候,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或者三角波转化成脉冲波。 在 整形之前由于不清楚被测信号的强弱情况, 所以在通过整形之前 需要进行 放大衰减处理。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大时,通过输入衰减电路将电压幅度降低。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小时, 则调节输入放大的增益, 被测信号得以放大。 因为单片机的 I/O 口需要达到一定的电压才能够导通,因此必须要保证输入信号足够强。 其次,单片机对输入信号是通过采样的方式进行辨识的,如果信号没有经过整形,存在 较多毛刺,或者高低不同的电平,那会使采样的误差较大,失真度较高。 放大整形电路包括信号放大和信号整形, 运算放大器采用 UA741 构成,整形电路采用 555,利用施密特触发器将边缘缓慢变化的周期信号如三角波,正弦波的模拟信号变换成同频率的矩形脉冲。 分频模块设计 由于本次设计的测量频率范围为 11MHZ,量程范围较大,单片机不能直接测量,需要先将频率范围分段,对于不同的频率段需要采用不同的分频。 本设计采用两个 74HC393 计数器,连接成一个分频电路。 74HC393 由两个 2 分频, 2个 4 分频, 2 个 8 分频, 2 个 16 分频组成,若选用 2 分频的话外围电路需要的器件较多,若选用 16 分频则误差相对较大。 为了减小误差及减小复 杂度,本设计采用 8 分频,选用一 个 393 最多用到 2 个 8 分频端。 用软件控制 RESET,并且时钟下降沿有效。 当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计数器加 1。 实现频率的测量。 图 26 为具体设计出的分频电路图,本次设计分频电路根据测量频率范围要求,用到了 2 个 74HC393 分频器 U3:A、 U3:B 组成。 经过放大整形后的方波直接进入第一次分频用到的 U3:A 分频器, 2 个 393 分频器均利用 Q3 输出 8 分频。 单片机控制模块 AT89C52简介 AT89C52 是高性能 CMOS8位单片机,片内具有 8K bytes 的可 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 PEROM)和 256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RAM),器件采用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 MCS51 指令系统及 8052 产品引脚兼容,片内置通用 8位中央处理器( CPU )和 FLASH 由存储单元,功能强大 的 AT89C52单片适用于许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 AT89C52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 8 字节 FLASH 闪速存储器, 256 字节内部 RAM,32 个 I/O 口线, 3个 16 位定时 /计数器,一个 6 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 AT89C52 可降至 OHZ 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上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 CPU 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 /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 RAM 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功能引脚说明: :电源电压 :地 : P0 口是一组 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1/O 口,也即地址 /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 8个 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 P0 写“ 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 访。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