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到,组成心字的 18 只发光二极管就会按程序全亮全灭 20 次,如此循环。 电路图为: AT89S52 P1 7 图 53 6. 系统的软件设计 各模块的程序设计 计时程序 计时程序是实现电子时钟的核心内容 ,本程序用中断 time0 来控制,计时显示的单元从 50h 开始, 50h=秒的个位, 51h=秒的十位, 52h=分的个位, 53h=分的十位, 54h=时的个位, 55h=时的十位 000bh jmp time0 mov tmod,00010001b mov ie,10001010b mov ip,00000010b mov th0,(6553620xx)/256 mov tl0,low(6553620xx) mov 4fh,02。 两个中断 250 次为 1 秒 定时闹钟程序 作用是判断时间是否与设置的闹钟时间相等,如相等则开启闹钟。 片机内定时振铃开关使用软件开关,即用标志寄存器, 且程序设置了 3次定时, 可见要使电子时钟定时打铃,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定时振铃开;第二:当前定时项数不为 0 项。 因为要使电子时钟定时打铃,必须同时具备上述的两个条件,所以在单片机执行查询定时各项的程序之前,主程序会首先查询这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如果满足的话,则进行一轮查询,所谓一 轮查询定时,即将当前时间与定时各项一一比较,看是否相符,如果查到某项相符,则调用 音乐 程序。 每查完一项,寄存器中的值会自动减 1(即为定时时间的项数)。 当定时时间的项数值自动减为0时,则表示这一轮查询定时时间完毕,只要条件允许(定时 音乐 开且定时项数不为0),有可以进行一轮新的查询定时时间。 定时 1: 33h=分, 34h=时,定时 2: 35h=分, 36h=时,定时 3: 37h=分, 38h=时,定时状态 =39h;定时显示的单元从 60h 开始, 60h=定时状态, 61h=此时。 定 8 时状态的音乐种类, 62h=分的个位, 63h=分的 十位。 64h=时的个位 ,65h=时的十位 温度程序 57h=温度的十位, 58h=温度的个位, 系统程序设计的总体框图 开始 系统初始化 显示计时、温度值 判断按键是否有按下 年、月、日 调整计时 调整定时 调整星期 1224 转换 省电模式 9 图 61 7. 系统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电路硬件焊接制作 电路硬件焊接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焊接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整体性能。 本设计的样品制作采用手工焊接,在焊接制作中应遵守手工焊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调试的主要方法 ⑴ 测试单片机软件功能的完善性。 这是针对整个单片机系统功能的测 试,测试软件是否写的正确完整。 单片机是否能正常工作。 ⑵ 上电、掉电测试。 在使用中用户必然会遇到上电和掉电的情况,可以进行多次开关电源,测试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 ⑶ 老化测试。 测试长时间工作情况下,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 必要的话可以放置在高温,高压以及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测试。 ⑷ D和 EFT 等测试。 可以使用各种干扰模拟器来测试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 例如使用静电模拟器测试单片机系统的抗静电 ESD 能力;使用突波杂讯模拟器进行快速脉冲抗干扰 EFT 测试等等。 ⑸ 整个显示系统的测试。 这是针对整个单片机显示系统功能的测试 ,单片机正常工作后,加上负载液晶整个系统共同测试。 ⑹ 整个显示系统的调试。 编写不同的程序写入单片机,用单片机控制液晶显示不同的画面,如字符、图形。 系统调试 硬件调试 静态测试。 在电路板制作好以后,先不要急着加电,首先进行静态测试。 检查线路:通过目测和使用万用表,检查线路连接的正确性,有无断路和短路,无虚焊的存在等。 核对元件:检查元件是否安装正确,有无损坏等。 10 软件调试 本程序采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编写 ,用 wave 6000 编译器编程 模拟 调试。 联机调试 在硬件无故障和软件模块调试完成的情况下,还要对系统进行联机调试。 在系统调试时,应将全部硬件电路都接上,应用程序模块也都组合好,进行全系统软硬件调试。 系统调试的任务是排除软硬件中的残留错误。 使整个系统能够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达到要求的技术性能指标。 系统联机调试到能正确显示时间、日期、 12 小时和 24 小时的转换,并且闹铃功能正常,即铃声响起的同时,摆成心型的 18 个二极管闪烁。 调试 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⑴ 调试中反复检查,仍没有错误,这时候看是否要排除元器件失效了。 造成这类错误的原因有 两个:一个是元器件买来时就已坏了;另一个是由于安装错误,造成器件烧坏。 可以采取检查元器件与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是否一致。 在保证安装无误后,用替换方法排除错误。 ⑵ 还有可能是电源故障,所以排除电源故障这项必不可少。 在通电前,一定要检查电源电压的幅值和极性,否则很容易造成集成块损坏。 加电后检查各插件上引脚的电位,一般先检查 VCC 与 GND 之间电位,若在 5V~ 之间属正常。 若有高压,联机仿真器调试时,将会损坏仿真器等,有时会使应用系统中的集成块发热损坏。 ⑶ 当判断单片机不工作时候,需要进行联机仿真 调试。 联机仿真必须借助仿真开发装置、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 这些工具是单片机开发的最基本工具。 信号线是联络单片机和外部器件的纽带,信号线连结错误或时序不对,都会造成对外围电路读写错误。 单片机的信号线大体分为读、写信号线、片选信号线、时钟信号线、外部程序存贮器读选通信号( PSEN)、地址锁存信号( ALE)、复位信号等几类。 这些信号大多属于脉冲信号,对于脉冲信号借助示波器(这里指通用示波器)用常规方法很难观测到,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观测到。 应该利用软件编程的方法来实现。 例如对片选信号,运行下面的小程序就可以 检测出译码片选信号是否正常。 MAIN: MOVDPTR,# DPTR ;将地址送入 DPTR MOVXA,@ DPTR ;将译码地址外 RAM 中的内容送入 ACC NOP ;适当延时 11 SJMP MAIN ;循环 执行程序后,就可以利用示波器观察芯片的片选信号引出脚(用示波器扫描时间为 1μ s/每格档),这时应看到周期为数微秒的负脉冲波形,若看不到则说明译码信号有错误。 对于电平类信号,观测起来就比较容易。 例如对 复位信号观测就可以直接利用示波器,当按下复位键时,可以看到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将变为高电平;一旦松开,电平将变低。 总而言之,对于脉冲触发类的信号我们要用软件来配合,并要把程序编为死循环,再利用示波器观察;对于电平类触发信号,可以直接用示波器观察。 12 结 论 经过调试,和多次改进,本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数字钟可以正常显示时间和日期,并且对每个月份的天数进行了处理,特别是 2 月这个特殊月份,本设计可以自动从 2 月 28 日直接过度到 3 月 1 日。 而且,在本设计中,闰年和平年的 2 月,其天数可以被正常区分, 从而达到了实用和人性化的效果。 对温度的显示也比较正常,能够正常反映出室温情况。 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整点报时的功能,以使本设计更加完善。 总之,本设计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钟的设计方案,并且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3 参考文献 [1] 卢坤 ,奚大顺电子设计技术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唐竞新 .数字电子电路 [M].第 1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M].数 字部分 .第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P4779 [4] 电子工程手册编委会等中外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 [M]TTL,:电子工业出版社 , [5] 杨长春 .论数字技术 [J].《电子报》合订本 .第 0113期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彭国贤 .数码显示 [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 [7] 康华光主编 ,邹寿彬副主编《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 [8] 康华 光主编 ,陈大钦副主编《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9] 袁俊泉,孙敏琪,曹瑞编著 《数字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J].《数字电子》第9908 期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0] 李光飞、楼然苗等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1] 余永权 .《 ATMEL 系列 Flash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北京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1997年第一版, P88~ 121 [12] 沙占友 . 《 智能化集成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xx年第一版, P84~ 106 [13] 李广弟 , 朱月秀 , 王秀山 . 《 单片机基础修订 版 》 北京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xx 年第二版 , P11~ 77 [14] 蔡明生. 《 电子设计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xx 年第一版 , P48~ 101 [15] 孙安青. 《 AT89S51 单片机实验及实践教程 》 . supermcu. ~ 186 [16] 刘云,成后发,尹波. 《 温度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 》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xx 年第 4 期, P47~ 50 [17] 陈跃东. 《 DS18B20 集成温度传 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 安徽机电学院学报, 20xx 14 年第 4 期, P34~ 38 [18] 刘楚浩 . 《 用单片机实现温度远程显示 》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xx年第 9期 [19] William Stallings. 《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 年第一版 [20] CHEEYEE CHONG , SRIKANTA PKUMAR . 《 Sensor Networks :Evolution 》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C]. 20xx, 91( 8): 12471256. [21] Altera . 《 Altera Digital 》 .P99101 [22] Xilinx Book 15 附录 1 数字钟电路图 12345678RST91011121314151617XTAL218XTAL119VSS202122232425262728PSEN29ALE30EA/VPP313233343536373839VCC40U3 805212345678RST91011121314151617XTAL218XTAL119VSS202122232425262728PSEN29ALE30EA/VPP313233343536373839VCC40U1 8052A1f2g3e4d5A6c8DP7b9a10DS8A1f2g3e4d5A6c8DP7b9a10DS7A1f2g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