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双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信号而发车运行接客。 E,当忙梯正在下行时,若其下方出现任何 方向的门厅呼叫信号,则均由忙梯在一周行程中去完成,而基站电梯不予应答运行。 但是,若在忙梯的上方出现任何向上或是向下的门厅呼叫信号,则由基站电梯来应答信号而发车运行接客。 F,当其中一台电梯由于故障而停止运行,另一台电梯则自动承担全部的运行任务,遵循单台电梯的运行规则。 G,无论是作为一号电梯还是二号电梯 ,由于轿内呼叫信号而使电梯定向的 ,电梯都必须启动运行。 电梯停用以后,不论当前处在哪一层,都会自动下降至底层。 2. 硬件电路设计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9 整体电路设计 当外部人为操作电梯的指令发出,经过 A/D 转换和系统板二的处理后发出信号到系统板一,系统板一通过指令来控制步进电机的工作从而带动轿厢的运动。 由于控制 2 个 步进电机的程序比较复杂,故专门用一片系统板。 系统板二则负责按键的控制、 LED、数码管的显示、电动机的转动、传感器经 A/D 转换后输出的信号的处理 等等。 对电机的控制设计 由以上论证知,本部分设计采用 MCS51AT89C52 单片机来完成, 通过I/O 口 输出的具有时序的方波作为步进电机的控制信号,信号经过芯片BY2HB03M 驱 动步进电机。 BY2HB03M 驱动器具有 恒流控制,极低的电源损耗,极高的开关效率 ,电机 运行平稳、低振动、低噪音 ; 驱动器的工作电压:直流电压 24~ 40V; 驱动电流。 通过 BY2HB03M 构成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电路图如 下 图所示。 52 的 2528 口接 BY2HB03M 的 14 输入端。 所示。 系统板(二) 系统板(一) 步进电机 1 步进电机 2 轿厢 1 轿厢 2 出界保护 上下楼选择 (外招) 显示 楼层选择 (内招) 楼层显 示 (吊厢内) 楼层显示 (电梯外) 显示 轿厢内警报 光传感器1 重力传感器 超重警报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0 报警模块设计 本方案采用 555 做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的方波信号来控制小功率的蜂鸣器工作,电路 如图 所示。 工作原理:当电梯未到达指定的楼层或未超重时, 555的第 4 脚一直处于低电平状态,当到达指定楼层 或因为负重过大而超重时, 555的第四脚将转向高电平,此时振荡器开始工作,产生高频的方波,从而使蜂鸣器发声。 电路分析:我们知道,只要将 555 定时器的 Vi1 和 Vi2 接在一起可以接成施密特触发器。 我们把施密特触发器的反相输出端经 RC 积分电路接回到它的输入端,就构成了多谐振荡器。 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减轻 555 中的门 G4 的负载,我们特在电路中将 TD 与 R1 接成了一个反相器,它的输出与原输出在高低电平状态上完全相同。 将其输出经 R2 和 C 组成的积分电路接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 详具体电路见图。 由图分析计算可 知此多谐振荡器的周期理论上为: sCRRT412102ln4700)68250(2ln)221(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1 故其频率为: KHZTf  传感器模块 设计 重力传感器模块 重力传感器部分我们采用典型的压力测量电路 ,电路如图 示:电路中,我们选择 OP07作为仪用放大电路的放大器件,参数与通用运放 NE5532比较如下: 共 模 抑 制 比( CMRR) 噪声电压 供电电压 OP07D 90~110 177。 3V~177。 18V UA741CP 70 ~ 177。 7V~177。 36V 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是用于 A/D 采样,所以要求精度较高的放大器,而且输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2 出信号的噪声电压在 10mV 以内,输出信号峰峰值在 0~5V 之间,通过对桥式传感电路的测试,放入 500g 的砝码,可以得到 100mV 的电压,放大 400 倍,即可用于 A/D 采样。 选用 OP07D 组成两极反相放大器。 第一级 U10A, U10B, U11A组成仪用放大器。 第二级 U11B 为反相放大器,放大倍数为 20 倍。 C28, C31,C30 是输出去耦, AN0 为输出端,由于电路中积累了电荷,使得 AN0 电压变化缓慢,所以在 AN0 端接入 R=10K 的电阻作负载。 电路中的 D D6 组成限幅器,C7, C8, C2, C1 是电源去耦电路。 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如下: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3 4 0 0)1 0 0()1 0 0()3235()2425(KKKKRRRRAu 即整个电路的放大倍数约为 400 倍。 光传感器模块 我们在轿厢底部装置光传感器,用于检测轿厢是否到达指定的位置。 光传感器的选择,采用 单光束反射取样式光电传感器 ST278。 ST278 特点有: 1, 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 ; 2, 双光电晶体管,可用于检测被测物的运动方向 ; 3, 检测距离可调整范围大,近距离 2mm 可用 ; 4, 采用非接触检测方式。 ST278 的参数如下: 我们把光电传感器固定在轿厢的底部,并在竖井的对应位置放置反光的薄板。 这样当轿厢到达我们定义的位置时,将会有光 被反射回来,这样光电传感器将会接收到,并将其转换为低电平,再由电路传至单片机中,从而控制轿厢的制动。 A/D 转换模块设计 芯片选择:本系统主要有二个 A/D 转换模块,将传感器得到的信号转换为单片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 本系统的 A/D 转换我们选用的芯片为 MAX191。 MAX191 是 12 位低功率的转换器,它的平均转换时间为 ~,即采样速率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4 可以达到 120K 左右,而我们以前常用的 A/D0809 的平均转换时间只有 90~115us,采样速率远小于 MAX191。 另 MAX191 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它 自身带有触发脉冲,和状态位,可以进行状态查询,这些都是 ADC0809 所没有的性能,故我们选择 MAX191 作为本实验用的 A/D 转换器。 关于此 A/D 的转换部分,我们仍采用查表法编著程序。 转换波形如下: 系统板(二) I/O 的分配 ~ : 1~4 层的上呼信号 输入。 ~ : 2~5 层的下呼信号 输入。 ~ : 接数码显示管,用于楼层显示。 ~ : 用于轿厢类的楼层选择信号输入。 : 开门按钮。 :关门 按钮。 : 接报警模块。 : 开门到位信号。 :关门到位信号。 聊城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