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督检查等。 2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较其他国家更为紧缺,人多地少问题突出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有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占亚洲陆地面积的 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但 我国有近 13 亿人口,人均陆地面积不足 12 亩,不足世界人均面积的 1/3,只有澳大利亚人均土地的 1/61,加拿大的 1/49,巴西的 1/8,美国的 1/5。 尤其是我国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 22%的人口。 我们面临的人多地少矛盾,是极为尖锐和突出的。 更为严峻的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大量减少。 从 1996 年到 20xx 年,全国耕地从 亿亩减少到 亿亩,7年之内净减少1亿亩。 现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全国 2800 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 织确定的 亩最低界限的有 666 个县,低于 亩的有 463 个县。 而且耕地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 60%以上分布在水源缺乏或者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的地区,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 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 每年净增人口 1400 多万,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这必然使人均土地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成为我国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在土地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坚持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 大力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控制土地资源损失。 以免过度浪费土地资源贻祸子孙后代。 、我国土地结构不平衡,农地和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些土地。 但以牺牲农业用地来发展经济推动城市化进程是盲目且危险的。 近年来乱占滥用耕地、严重浪费土地的问题,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不经批准,盲目兴建开发区。 到 20xx 年8月,全国清理出各类开发区(园区) 6866 个,规划面积 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 一些城市建设盲目铺摊子,建宽马路、 大广场,大量占用城郊良田。 不少企业盲目圈占耕地,搞“花园式”厂区,厂房该建多层的却建单层,占地过多,有的企业甚至圈占上千亩、几千亩土地搞园区。 一些地方为了满足投资商提出的多占土地的不合理要求,压低地价、甚至以“零地价”招商。 这些问题导致耕地越占越多,土地利用效率越来越低。 有的地方近几年来建设用地成倍增长,占地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有的地方在今后几年之内,就将用完除基本农田以外的全部耕地,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 据统计 1997 年净减耕地 203 万亩, 1998 年净减耕地 392 万亩;从1978 年到 1994 年的 16 年中,净减耕地 6880 多万亩,平均每年净减耕地 750 多万亩;从 1986— 1996 年的 10 年中,平均每年净减耕地 750 多万亩;从 1997 年以来,即使采取了比较严格的措施保护耕地,但每年要净减耕地 417 万多亩。 到2020 年,我国人均耕地将低于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 —— 公顷( 亩)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25%。 以镇雄县为例,我们 将 20xx 年土地利用全面更新调查资料与 1996 年第一次详查和 20xx 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镇雄县的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 (见表 1。 ) 表 1: 镇雄 县各时期各类土地利用结构(单位: %) 时间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 1996 20xx 20xx 从表中可以看出,耕地所占比重逐年降低,由 1996 年详查的 %减少到20xx 年的 %,继而到 20xx 年变更调查时的 %。 由于农业 结构内部调整,园地和林地则不断增加。 建设用地从 1996 年的 %到 01 年的 %总增加了%。 其中交通用地的增加最为显著,从一次详查的 %增加到 20xx 年变更调查时的 %。 未利用地的变化 1996 年至 20xx 年变更调查,未利用地的面积和比重均为下降趋势。 也就是说建设用地一直在侵吞农用地。 照这样下去,没有粮食安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难以为继。 只有管好用好土地,才能提高土地表序和表名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 5号,宋体,加粗 宋体, 5 号 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既保证粮食安全,同时又保证工业化、城镇化所必须的土地供给,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 、我国 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而不严的问题突出 在土地管理制度上,现状是中央的制度地方很难严格的贯彻执行。 对于土地资源各省市都有整体规划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宏观规划如同一纸空文,很多地方为了求得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早就超出了规划范围,虽然国家一再进行土地资源的整理和清查,但是执行和处罚的力度很不够。 一位国土资源部的知情人士曾这样说:“许多地方政府想多用地的心态依然强烈。 一项对全国 20 多个省(市)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历时半年的新上项目清理工作中,各地真正取消的项目仅占全部新上项目数量的 %,加上停止建设的项目,也仅 占 4%。 ”中央和地方在土地利用上的利益有所冲突,很多地方都是查处时停工,过一段时间又继续开始侵占农地。 在一些市县,督查工作组前脚走,被检查工地后脚随即开工。 农地转用审批冻结期间,一些地方的耕地被临时种上了企图暂时“遮荒”的毛豆,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坐等“半年后再大展拳脚”,查而未禁的现象普遍。 3 、如何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的建议 、 继续有效控制人口,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 预计到 2030 年 ,我国将达到或接近人口峰值年 ,以镇雄为例人口总数将达到150 万人左右。 20xx2030 年间 ,各项建 设用地仍将有所增加。 人地矛盾将一直存在,我认为要想缓解和解决它就要从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在土地资源缺乏弹性的条件下,减少人口数量就是最直接的缓解土地稀缺问题的办法。 人口减少,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就可以增加。 相对而言,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建设用地的压力,给城市建设,经济建设都带来更大的发展余地。 而提高人口素质可以有效控制人口规模。 我国的城市生育率普遍高于农村,这是因为城市人口的素质较高。 中国农村人口素质较低,所以生育率相对也高。 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了两个因素 —— 身体素质和教育素质。 通 常讲农村人口素质低,更主要的是指教育素质低。 我认为,要想很好的缓解土地的压力,就应该大力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人口素质,把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解决土地问题。 其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单位产量,集约和节约的进行土地开发利用。 土地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 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受到 城市规模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所以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的用地政策,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才能有效解决人地矛盾。 城市土地利用有两种方式:粗放。基于单片机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