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公益广告内容摘要:

第七章公益广告 第七章公益广告 本章提要: 社会广告 改革开放以来 , 公益广告的持续发展 香港 、 台湾地区公益广告的发展和成就第一节历史形态 公益广告 , 亦即社会广告 , 主要是指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的广告形式。 人类社会的早期 , 社会广告已经先于商业广告而产生 , 并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公益广告的历史发展 , 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 , 由社会政治导向性向公众服务导向性转变的过程。 公益广告多是以政治 、 军事为核心的 , 而不是纯粹概念上的公众信息。 公元前 359年秦国商鞅变法 烽火台的作用是一种军事性广告。 鸦片战争 、 辛亥革命 、 五四运动等过程中 , 报刊的发行被当作传播革命思想的主要形式 , 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 1918年 , 李大钊 、 陈独秀创办 每周评论 抗战胜利后 , 由于进口的洋货 ( 以美国货最多 ) 对中国民族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 联合会发起了一次 “ 用国货最光荣 ” 的宣传运动 , 号召人们使用国货。 战争年代 , 政治广告 、 军事广告是为广大社会大众的利益 , 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 , 也属于 公益性质的社会广告。 中国早期的公益广告多为军事性 、 政治性广告。 但也有极少的社会服务性公益广告。 明朝中期 , 杭州 /田艺衡第二节现代发展 1979年广告的复兴主要指商业广告的复兴。 改革开放以后 , 商业广告成为惟一的广告样。 街头的公益广告当属城市雕塑 , 它警示 、 提醒着人们:热爱生活 、 热爱环境 、 热爱我们这一和平的社会。 多与绿地 、 花坛构成了城市景观的立体美。 1984年以来 , 首都北京 , 出现一派 “ 京城无处不飞花 ” 的动人景象。 1984年月日 , 由北京日报 、 经济日报 、 工人日报 、 北京晚报 、 八达 岭特区办事处等单位联合主办了 “ 爱我中华 、 修我长城 ” 的赞助宣传活动。 政府有关部门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在街头招贴 ,设立广告牌 , 广播 、 电视 、 报纸等进行知识性和宣传性教育。 公益广告活动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在中国大陆的诞生当以1986年的电视广告 “ 节约用水 ” 为标志。 广告首次采用现代传播媒体来宣传公益观念。 贵阳电视台的 “ 节约用水 ” 广告 , 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第一支报春花。 1987年 10月 26日 ,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开播 广而告之 公益广告。 它提出 “ 提醒 、 规劝 、 批评 ” 的方针。 采用多种艺术形式 , 寓教于乐。 早期影响较大的有 吃不了兜着走 、 集体婚礼好 、 警惕又一个生育高峰 等。 1989年 , 公益告一直单独作为一个系列进行评奖。 1994年和 1995年 , 第一届和第二届电视公益广告研讨会召开。 1995年 12月 27日,首届光彩事业公益广告拍卖会在北京举行,获得拍卖额 1996年初 , 大连 / 走向明日的辉煌 1996年月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组织开展了“ 中华好风尚 ” 主题公益广告月活动。 全国共制作发布各类公益广告 16860件 /电视广告 4582条 , 播放 137460次; /广播广告 2749条 ,播放 87470次; /报刊广告 4123条; /户外广告5406条; /报贴广告 50多万张。 41件获公益广告政府奖 /60件获发展奖 /73家单位 、422人受到表彰。 1996年 12月 , 北京召开了公益广告研讨会。 其中好的广告作品: 南方周末 的 “ 我要读书 ” 北京日报 的 “ 一条大河曾经波浪宽 ” 常州日报 的 “ 请注意您在孩子心目的形象 ” 长江日报 的 “ 注意一点 , 干净一点 ” 电视公益广告方面 , 中央电视台的 希望工程 / 如此这般何时得了 1995年 , 抗日战争胜利 50周年纪念之际的 毋忘历史 广州电视台的 注意交通安全 中国大陆的公益广告的类型:典型报道型 、 政论型 、 揭露曝 光型 、 讽刺小品型 、 歌颂倡导型 、 寓教于乐型。 第三节港台地区的公益广告 香港制作了不少创意新奇 、 表现绝妙的公益广告。 香港曾推出一幅宣传环境卫生的招贴广告 “ 请勿乱扔果皮纸屑 ” 、 “ 请勿随地吐痰 ” 以及“ 吐痰罚款 ” 香港廉政公署作过一则公益广告 台湾公益广告 , 十分生动 , 内涵丰富。 1990年 , 庆祝 “ 母亲节 ” 台湾的一些公益广告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现实 1992年月, 雨中的娃娃车 的公益广告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