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实证分析。 20xx 年 , 英国 发布了 能源白皮书 , 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 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 认为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 较少 的环境污染和 较少 的自然资源消耗 , 获得更多的经济 收入和 产出 , 通过创造更好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和更高生活标准 , 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 , 同时 也 创造 了 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国际组织、学术界和 各级政府于 20xx 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 一方面 ,国外 8 许多 学者对低碳城市的基础理论 也 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 Norman 等 (20xx)研究 了城市结构与交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 Ridolfi 等 (20xx)提出 了 区域碳平衡 的 计算方法、 Phdungsilp (20xx)分析和探讨了 城市低碳经济情景、 Glaeser 等 (20xx)提出 了 城市碳排放核算技术体系 [5]。 英国的伦敦、布里斯托尔和利兹 ,日本的东京 ,法国的巴黎 ,澳大利亚的墨尔本 ,韩国的首尔等城市先后开始了低碳城市的建设。 20xx 年 , 新西兰著名 的 景观设计师克雷 格 波考克为艾勒斯利国际花卉展所做的设计 —— Pool Hire , 对 “ 低碳景观营造 ”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设计师通过系统的研究与规划 ,有效地降低了景观在营造、维护过程中所需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而达到“低碳景观营造”的目的。 巴顿鲁治、萨克拉门托和盐湖城的模拟研究发现 , 如果每户都种植 4 棵乔木 , 将会使地方电厂每年减少 16000t 、 41000t 和 9000t 的碳排放 [6]。 . 国内研究综述 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设计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研究起步较晚 ,为数不多的相关论文基本集中产生于 20xx 年之后。 可以说低碳园林无论是理论著作还是实践项目都较为缺乏。 20xx 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世界大会的主题是“人与天调 ,和谐共荣一一传统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 ,大会主题本身就是对生态文明最好的途释 [7]。 刘颖 (20xx)指出我国 城市建设 中 对景观设计的认识 和重视 越来越深入 ,绿色生态和低碳城市 的理念和发展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基于低碳理念的 景观 规划 设计是一种大势所趋 ,低碳型景观设计也将 逐渐 成为城市 公园 景观 规划 设计的重要 环节 [8]。 李树华 (20xx)提出 共生和循环是低碳 理念 下城市园林 景观和 绿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并 总结 了 共生型、循环型城市环境建设的方针和生态修复 的 重要性 ,概况出了 共生型、循环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 目标和 规划设计 方法 [9]。 王贞等(20xx)认为 低碳园林就是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与 日常 管理中 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形成以低污染、低能耗为特征的“绿色”风景园林 [10]。 刘晓明等 (20xx)认为 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主要 表现 在 7 个方面 :固碳释氧、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园林自身的碳排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碳减排宣传和教育基地、引导绿色交通、城市农业基地 [11]。 李清宇等 (20xx)以嘉泽镇区公共绿地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从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格局 的 构建入手 ,通过低碳生态化的布局手法、乡土植物、景观小品 、产业化的经营思想 四方面共同作用 ,最终形成特色化的滨水公共绿地景观 ,并对低碳 理念 下的苏南小城镇公共绿地与生态经济一体化设计手法 进行了探讨 [12]。 包志毅(20xx)认为 影响植物景观碳效应的主要因素 包括 设计风格、植物类型和特性、植物规格和种植密度、植物景观结构等 [13]。 胡维佳等 (20xx)从植物景观和硬质景观两方面 探讨 了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 规划 中的体现 和 运用 ,提出了在 园林景观中 营造低碳的原则 ,对 推广低碳理念和实现低碳设计目标奠定了基础 [14]。 吴娜 (20xx) [15]通过浙江宁波市和义大道沿江段的景观设计项目 ,阐述了如何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技术将低碳、生态的景观方法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胡维佳 (20xx) [16] 从低碳发展视角出发 ,以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 , 从布局结构、土地利用、各分类绿地和绿地系统内在具体元素四个角度探讨构建低碳型城市绿地系统的策略 ,并以宁乡县绿地系统规划为实例 ,分析研究了引入低碳理念的绿地系统规划。 江潇潇 ( 20xx) [17]通过对低碳理念和城市公园的概念及 内涵的分析 , 总结了当前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并以上海后滩公园案例 , 分析低碳理念在城市公园规划建设中的体现 , 为今后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周巍 ( 20xx) [18]在对大量园林设计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了当前园林设计在生命周期、场所精神、绿化配置、成本能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总结出在风格选型方面、地形改造方面、植物配置方面、材料 9 能源方面基于低碳理念的设计原则 , 并以萍乡翠湖公园设计为例进行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设计实践研究。 汤波 ( 20xx) 对 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 进行了探讨,指出 低碳城市公园 的 建设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病以长沙市西湖文化公园为 例 阐述 低碳理念在具体规划建设中的体现 ,主要从区位选择、道路交通组织、园林建筑设计、水质净化系统、植物配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该公园中低碳理念的运用 [19]。 闫广博 ( 20xx) [20]以济南市为例 ,探讨济南住区建设的基本特征 ,寻求在住区建设中与低碳存在的矛盾点 ,进而提出相应的规划手段。 温成龙 ( 20xx) [21]以宜宾市长宁县竹都公园为研究范围 ,对场地的现状以及城市文化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城市公园在低碳节能减排以及积极发展旅游城市的背景下发展面临的问 题 ,最后针对各个景观构成要素提出了低碳景观设计的方法。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来看 ,国内外 许多 学者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广泛关注 ,并开展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 ,但针对 具体 园林设计案例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体低碳设计技术框架和方法的研究较少。 因此, 本文希望能从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设计阶段的低碳误区分析入手 ,通过探讨基于低碳理念的设计原则 ,从园林设计各要素的具体设计方法的角度来进行低碳理念的阐述。 3. 相关理论基础 . 低碳及相关概念 . 碳源与碳汇 “碳源”和“碳汇”是因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为控制和缓解气温升高而提出的概念。 “碳汇” 一 词来源于《京都议定书》 ,此书是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共同签订的 ,自此正式形成了国际公认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简称“碳汇” )[22]。 公约中对碳汇的解释是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清除的活动、过程或者机制。 碳汇主要指的是森林存储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或者可以理解为说森林对于二氧化碳存储和吸收的能力。 而碳源的定义是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活动、过程或者机制。 可以看出碳源与碳汇分别是两个截然相对的概念。 研究城市的“碳源”和“碳汇”也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主要突破口。 “碳汇”所说的除掉二氧化碳 ,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 和作用 ,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并且把他固定在植物的体内和土壤中。 全球大片的森林成为一个巨大的“碳汇”库。 在城市中碳汇主要依靠于城市绿地系统 ,即城市公园。 . 低碳的概念低碳理念的内涵 低碳 (lowcarbon)一词中“碳”指 CO2气体 , 从字面意思意思理解 , 低碳即更低的 CO2气体排放。 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 , 对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用量加大 , 导致大气中以CO2为主体的温室气体迅速增加 , 导致了全球变暖、空气质量下降等全球性气候剧变 , 直至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切实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 使其不能被忽视 [23]。 低碳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狭义上的低碳是指低的温室气体 (此处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的排放 ; 广义的低碳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它己经逐步衍生为涉及领域广泛且具有社会 10 性的一种前沿的经济理念 [19]。 . 低碳理念的内涵 92 年在巴西缔结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应对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性协议 , 也成为后续国际社会在低碳理念推广上的基础框架 , 由此 , 低碳理念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 低碳理念从提出到兴起尚不到二十余年时间 , 对于其总的内涵和目前还没有完全标准的定义 , 其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所展现的本质和内涵也有 所不同。 早在 03 年的英国政府白皮书中 , 即将低碳理念下的经济定义为:在相对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产出 , 其作为一个创造更好生活的方法 , 并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就业市场。 在城市景观设计层面上 ,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的定义 , 其认为低碳城市应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 还能将城市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而随着国际间协作及会议的结果 , 碳排放、碳交易、新的能效标准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等已成为国际重要议题 , 围绕低碳理念而产生的国际生产、贸易规则开始出现。 从以上叙述中 , 我们不难理解低碳 理念的本质 , 其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 低碳理念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 是对以往高碳工业时代社会的一种全面反思 , 其在保证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发展的同时 , 通过改变社会理念与行为方式 , 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2) 低碳理念反映出来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本目标的模式 , 通过技术革新和调整改变现有的能源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强调利用清洁能源技术 , 同时改变能源消耗的理念和习惯 , 最大程度的降低碳排放 , 最终达到缓解气候变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低碳理念 的核心是革新 , 打破以往传统的发展、生活模式 , 在经济上带动了一系列与碳减排关联的产业 , 例如新能源产业、节能减排、碳捕捉及贸易等。 这种宏大的革新力量足以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拟 , 推动低碳理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国际社会中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力量的博弈 , 在全球共同面对巨大的气候问题之际 , 低碳理念的本质即是将该问题上升到科技发展、文化进步和人类历史革新的层次 , 该理念的执行也将预示未来全球政治、经济版图的新发展。 . 城市公园的概念及分类 . 城市公园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公园的定义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 , 由政府或公共 团体建设经营 , 供公共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91— 20xx J217— 20xx)对公园的定义是:“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 , 向全社会开放 , 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 20xx)对公园的定义是:“为向公众开放 , 以游憩为主要功能 , 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 综上所述 ,城市公园是向全社会开放的 ,具备休闲、游憩、娱乐等作用的一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或者说是城市公共绿地 ,为市民在其开展各项公 共活动提供的一种开放型的空间。 11 . 城市公园的分类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规定中 ,作为一项独立的土地使用类型 ,公园绿地被详细界定。 公园绿地一般可以再细分为不同中类和小类 (见表 1)。 综合公园是一种适合公众开展规模较大的各类户外活动。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