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内生固氮菌的分离与筛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PCR和 16SrRNA 基因全序列分析【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 26( 4): 7376 【 3】李倍金。 禾草内生固氮菌的促生效能研究【 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20 三 、研究方案 (以下各项均可加页) ( 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 研究目标: 以 阿须 贝无氮培养基为选择 分离条件对豆科植物内生细菌进行初步筛选,并通过 nif 基因引物扩增确定其为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 2. 研究内容: ( 1) 豆科内生固氮菌的分离培养 ( 2) 通过 nif 基因引物扩增对菌种固氮酶活性进行测定 : ( 1) 目的菌株所在植物的选择。 ( 2) 目的菌株的 分离 纯化。 ( 3) 固氮酶活性的测定。 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及技术路线: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筛选固氮菌 的实验步骤,纯化不可少,酶活力测定中产酶培养基微量元素的制备要准确,消耗性药品由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5. 实验方案: ( 1):采 豆科植物 进行菌的培养。 ( 2): 选择 培养, 划线 培养。 ( 3):通过 nif 基因引物扩增 测酶活力。 (4):酶活性的鉴定。 ( 1) 材料 几种阿拉尔地区豆科植物。 ( 2) 培养基及缓冲液 营养琼脂培养基 (NA, g/ L):牛肉膏 5,蛋白胨 1O,蔗糖 10,酵母浸膏 1, pH值 7. 2。 多碳源低氮培养基 (CCM): 目的 植株 的选择 利用无氮培养基对 菌 种进行 筛选 培养 测酶活力 酶活的鉴定 溶液 I: KH2PO4 0. 2g, NaC1 0. 1g, K2HPO4 0. 8g, Na2FeEDTA 28mg,钼酸钠25mg,酵母浸膏 100mg,甘露醇 5g,蔗糖 5g,乳酸钠 O. 5mL,蒸馏水 900mL。 溶液Ⅱ: MgSO4 7H20 0. 2g, CaC1 2H2O 0. 06g,蒸馏水 100mL。 . 溶液 I、Ⅱ分别灭菌,冷却至 50℃左右混合后再。豆科植物内生固氮菌的分离与筛选(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