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业务核算中的应用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基础上,以防止和杜绝虚收。 这样两个本来 7 各自成立的原则,在收支确认这个范围内,应形成了明显的一对矛盾。 (三 )、兼议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和新制度中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 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 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 等具体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但谨慎性原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其如何正确运用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谨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护 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核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是计提秘密准备。 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1)、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2)、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 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汁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运用情况的回顾及在新会计准则和新制度中的体现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 1992 年,在近十年的应用中,可 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1)、 1992 年至 1997 年 8 1992 年发布,并于 1993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主面: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2)、 1998 年至 2020 年 1998 年陆续颁布的《投资》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具体包括: A、在 t992 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方法及比例上更加灵活。 B、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有所放松。 C、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由原制度中无形资产的“不少于 10 年”、开办费的“不少于 5 年”,分别调整为“不超过 lO 年”、“不超过 5年”。 D、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作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和或有利得不 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路。 E、对于债务重组中涉及的或有收益和或有支出,债务人确认为负债,债权人则不应确认为资产,只能在表外予以披露。 F、对于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标准上更加谨慎。 如无论是《收入》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四个条件,还是《建造合同》准则中关于跨期合同引起的收入确认,均将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结果能够可靠计量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3)、 2020 年 2020 年 1 月财政部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三个拳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对修订了《投 资》、《债务重组》等五项准则: 2020 年 2 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 A、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各”外,新的企业统一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9 B、在《企业会计准则 —— 借款费用》准则中,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为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 C、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规 定“租赁开始日租凭资产原账面价值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 同时,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D、在《无形资产》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部门的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作出谨慎的估计。 该准则的发布与实施限制了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符合谨慎原则,有利于信息使用 者客观地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关于谨慎性原则正确运用的几点思考 谨慎性原则从产生之初即带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能够避免虚计资产和浮夸利润,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主观随意的色彩,甚至为报表粉饰留下了空间。 目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相关条款应尽量具有可操作性。 从我国现有会计规范看,有些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方法操作性是比较强的。谨慎性原则在业务核算中的应用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