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地图分析的rfid技术的情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取长补短 [28]。 20xx年,肖国华在硕士论文《专利地图研究与应用》中,提出专利地图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 他认为,专利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而专利地图是能揭示专利信息的有用工具,其作用无异于科技战场 上的作战地图。 本文对专利地图进行分类阐述,从经济管理、技术研发、权利要求角度分析了专利地图的作用 [29]。 20xx年,王兴旺、孙济庆在《国内外专利地图技术应用比较研究》中,对于我国当时的专利地图方面的发展模式做了分析阐述。 文章参考国外专利地图的 应用现状,对专利地图的概念、分类等基本知识进行阐述,然后,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状况,提出了适应当今国内的发展模式 [30]。 20xx年,邱洪华、金泳锋、余翔在《基于专利地图理论的日本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研究》中,简述了专利地图的概念和作用,并且,用专利地图的方法,研 究了日本银行商业方法的专利信息,对于该领域的专利分布、发展态势都做了分析研究,并从中找出可供我国银行业借鉴的地方 [31]。 20xx年,金静静、乔晓东、桂婕在《基于专利地图分析方法的实例研究》中的内容结合了专利地图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及应用案例,对专利地图在企业竞争中的优点进行阐述,用中国 DVD技术做案例分析,证实专利地图的作用 [32]。 20xx年,杨薇炯在《专利地图与企业专利战略关联及其在专利战略中的作用研究》中,在分析了企业运用专利地图进行专利分析的重要性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如何有效应用专利地图为企 业制定专利战略的方法 [33]。 20xx年, 章晓仁、丁玲、陈向东在《基于专利地图理论的我国商业银行专利比较研究》中,用专利地图从发展状况、技术领域分布、 IPC分类等方面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走势,并对国内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34]。 20xx年,谷玉华、文娟在《专利地图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中,用文献计量、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近十二年 来专利地图方面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年代分布、来源期刊、文献主体等,对专利地图研究现状进行一个系统上的总结 [35]。 从国内对于专利地图的文 献情况可以看出, 20xx年以来,专利地图方面的文献才开始出现,意味着专利地图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即使经过了十年的发展,专利地图在企业竞争、技术分析方面的应用还 9 是甚少。 但是 ,其对专利本身分析的作用还是得到很多学者的肯定。 本文将用这一种尚未普及 、 在国内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对 RFID技术进行分析 , 将分析结果与 RFID技术发展现状比较。 3 RFID技术 及专利地图 概述 1948 年 Harry Stockman 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进行通信》为 RFID 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是一种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方式进行非接触 双向数据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应用的逐步深化, RFID 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企业 开始 用 RFID 形成产业链 节省成本 、 生活中开始出现 RFID 产品、工业产品的溯源问题在 RFID 技术下得到解决。 90 年代至今, RFID 技术真正兴起,各个发达国家对 RFID 技术研发和应用大力投入。 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得到了政府极大的支持,已经成为新兴产业中的一股迅猛的力量。 RFID技术 的功能 利用射频信号通过交变磁场或电磁场进行数据通信的 RFID 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 动识别技术。 它最大的特点是非接触式,能够在无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同时读取多个被识别物体的信息且穿透无视污染和恶劣的环境。 它可以让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标签,因此在许多领域都能有用武之地。 如表 1 所示: 表 1 RFID 技术的应用领域 [36] 领域 功能 物流 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快递 零售 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 制造业 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 服装业 自动化生产,仓储管理,品牌管理,单品管理,渠道管理 医疗 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 婴儿防盗 身份识别 电子护照,身份证,学生证等各种电子证件 防伪 贵重物品(烟,酒,药品)的防伪,票证的防伪等 资产管理 各类资产(贵重的或数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险品等 ) 交通 高速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公交车枢纽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等 食品 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保鲜度管理 动物识别 训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 图书馆 书店,图书馆,出版社等应用 10 汽车 制造,防盗,定位,车钥匙 航空 制造,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 军事 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 以上只是 RFID 技术应用领域的部分列举,可见 RFID 技术应用之广泛、功能之强大。 它为企业节省成本、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都作出了贡献。 RFID系统 的分类及特点 RFID 系统的常见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根据工作频率不同 ,分为低频系统、高频系统、超高频系统、微波系统: ( 1)低频系统,常用的有 125KHz 和 特点是短距离、低成本。 ( 2)高频系统,常用的工作频率为 ,识别距离一般为 60cm 大于低频系统,常用于门禁控制和需要大量数据传送的应用。 ( 3)超高频系统,常用的工作频率为 433MHz、 840~960MHz,常用于需要较长的距离读写和快速读写的场合。 ( 4)微波系统,常用的工作频率为 和 ,也是常用于较长的距离读写和快速读写的场合。 每种类型对应的特性又不尽相同,如下表 2[37]: 表 2 RFID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特性 频段 低频 高频 超高频 微波 典型频率 860960MHz 识别频率 60cm 约 60cm 约 (P), 100m(A) 1m(P), 50m(A) 一般特性 比较 高价;几乎没有环境变化引起的性能下降 比低频低廉;适合短识别距离和需要多重标签识别的应用领域 先进的 IC 技术使最低廉的生产成为可能;多重标签识别距离和性能最突出 特性与超高频频段类似;受环境影响最大 识别速度 低速 高速 环境印象 迟钝 敏感 第二种,根据 RFID 技术衍生的产品不同, RFID 系统分为无源 RFID 产品、有源 RFID 产品、半有源RFID 产品: ( 1)无源 RFID 产品,主要工作频率低频 125KHZ、高频 、超高频 433MHZ,超高频 915MHZ。 最早出现,应用最广,近距离的识别,被应用于门禁、二代身份证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地方。 ( 2)有源 RFID 产品, 主要工作频率有超高频 915MHZ、微波。 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 11 应用在远距离识别领域,被应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停车场、物联网等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的地方。 ( 3)半有源 RFID 产品,结合两者,近距离低频定位,远距离微波识别和上传数据,是一种易于操控的自动化控制的识别技术 ,被应用于自动收费和识别车 辆等方面。 RFID系统组成及运行基本过程 最基本的 RFID 系统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 1) 应答器,又称电子标签,作为识别物附着于被识别的物品上,载有目标物的相关信息。 它由标签天线、标签芯片和衬底组成。 ( 2) 阅读器,又称读写器,与应答器交互,收发应答器的信号,解码对象标识信息,它由天线、射频模块、控制模块等组成。 ( 3) 天线,用来发射和接受射频信号。 ( 4) 应用系统,处理数据的应用软件,控制应答器和阅读器。 RFID 系统的工作过程: 阅读器的发射天线在工作时发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接收到进入其工作区域的目标对象发 射的标签中的标签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会产生感应电流,当电流的功率足以激活标签芯片,标签芯片就将自身信息发送,被阅读器天线接收,再由阅读器经过调制、解码后直到数据管理系统并由其判断合法性。 数据管理系统会事先设定好,接收到数据的处理的响应反应,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 如图 2: 图 2 RFID 系统工作示意图 专利地图的功能 阅读器 应用系统 电子标签 耦合原件(微波天线、线圈) 数 据 时序 能量 12 专利地图 是用统计的方法,对于应用专利检索技巧所检索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专利资料进行处理 , 剖析整理、制成各种直观的图表等一系 列步骤 ,使其具有类似地图的指向功能,以图表格式呈现出专利资讯的一种专利分析图。 专利是信息技术最为有效的载体,专利地图通过可视化专利技术信息指标及其组合,将专利数据内蕴涵的错综复杂的信息反映出来,为决策提供情报支持。 对专利地图的管理面、技术面、权利面进行分析就能得到专利技术水平发展情况、专利技术地域分布、专利申请人分布等重要信息,从而成为决策者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专利地图被应用在企业分析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战略的制定、企业分析自身并制定经营战略、政府制定技术发展战略等多重领域。 能使研发机构工作平均技术研发周期缩 短 60%,科研经费节约 40%。 专利地图的主要类型 专利地图根据制作目的不同,通常分为两种: 第一种,专利管理地图。 是一个 总体 的概念,用来反映某一领域整体经营趋势状况,主要是利用专利年限分布、专利 人分布、引证率、专利分类号等信息,绘制出:专利数量年限分布图、专利人分布图、专利领域分布图等图表,多被应用于经营管理。 第二种,专利技术地图。 是一个部分的概念,用来详细反映专利的技术内容、技术内涵与专利保护范围,进行技术剖析,为研发中的 “ 回避设计 ” 、 “ 技术 挖洞 ” 、 “ 技术 地雷 ” 等战略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和参考 ,绘制出:专利引证关系技术族谱图、专利技术 /功效矩阵图、专利技术发展图等。 多被应用于技术研发。 两者区别于技术分类的大小不同,其中第二种有助于新的技术的启发。 本文在下文中分析对于这两种专利地图都涉及到了,并以此作为分类进行研究。 4 RFID技术的 发展 现状 20 世纪初,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成了 RFID 技术,在 20 世纪 50 年代、 60 年代、 70 年代分别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理论进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在 80 年代开始兴起,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本世纪初,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 RFID 技术的同时,我国开始进行了探索 式应用。 如今, RFID 技术逐渐由 以下的低频段向技术更为复杂、应用更为丰富的中高频段发展, RFID 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 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RFID 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掀起了阵阵热潮,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和变革力的高新技术。 RFID技术的国际 发展现状 RFID 的在当下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技术, 在生活中, RFID 与我们息息相关。 知识经济的年代, RFID又扮演着新兴产业的角色,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掌握 RFID 技术就是掌握了经济更快增长的方法。 RFID 技术在当今世界 的发展态势呈现以下的特点 [38]: 13 第一, RFID 技术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 以 Imp、 Aline、 Nxp 为龙头的芯片产品供应商实现 了 UHF 芯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 产品性能逐步稳定 , 国外 RFID 读写器制造商 Intermec、Symbol、 CSL、 Alien、 TI、 Savi 等推出多种类 的 产品,实现多协议兼容。 20xx 年 1 月,全球工业条形码、机器视觉和照明解决方案的技术领导者,迈思肯推出了全新的 Xi 系列微型读码器,这是采用嵌入式以太网的体积最小、最轻便的成像式读码器 MINI HAWK Xi 和 MS4Xi 成像式读码器。 第二, RFID 技术的应用领域扩大迅速。 在民用、商用等方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如图书馆、食品监管、服装业、物联网等。 20xx 年美国 医疗 推进 RFID 应用后,英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相继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应用。 韩国最大的医药公司 Hanmi 研发出一套基于 RFID 技术的精准单品库存盘点解决方案(PRISMA),方案中采用超高频 RFID 智能读写器对单品级药品进行盘点。 并有预测, 2018 年,医疗 RFID市场产值将达 亿美元。 第三, RFID 产业呈现增长减缓态势。 20xx 年前,增长势头 较为迅猛,后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规模增幅减缓,在未来也将是继续减缓的增长态势。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 RFID发展趋势,是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的:个性化的 RFID技术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各国推进 RFID技术的深入应用、 RFID产业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RFID标准之争更加激烈。 RFID技术的国内 发展 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进入我国,发展至今不过二十余年已经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RFID 技术的贡献可谓不容小觑 ,加上国外已经经过数年研究的理论被直接运用到我国的 RFID 行业中,更是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当然,不 可以回避的是,我国的 RFID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阐述 RFID 技术在国内的运行状况: 第一,我国的 RFID 市场增长迅速, 带动。基于专利地图分析的rfid技术的情报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