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平台构建技术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来实现上网。 ZigBee 就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传感网络,它主要用于传输控制数据,因为是控制数据,所以相对来说,数据量比较小,比较使用于小型办公网络及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 ZigBee、蓝牙以及 IEEE 标准对比如表 1图 12 所示。 表 11 ZigBee、蓝牙以及 IEEE 标准对比 项目 数据速率 数据传输距离 /m 典型应用领域 ZigBee 20~250kbs 10~100 无线传感网络 蓝牙 1~3Mbps 2~10 蓝牙耳机、无线鼠标 IEEE 1~11Mbps 30~100 无线网 峰值数据传输速率 传输距离 传输音频数据 传输大量数据 传输视频数据 图 11 各种无线数据传输协议对比图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所以, ZigBee 的用途主要是在短距离的无线控制系统中,来传输传输少量的控制信息。 比如,在智能化家居中, ZigBee 可以用来传输控制床帘开合或者关闭信息。 ZigBee 简介 ZigBee 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协议,它具有传播距离短、成本低、功耗低以及传输速率低得特点。 ZigBee 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像手机一样到处都有的传感网络,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领域中为最佳使用平台,同时也可以镶嵌到各种设备中或者单独使用。 ZigBee 技术优势 和 ZigBee 从一出现就被设计用于构建节点的无线网络中。 它的主要技术优势决定了它的这一属性。 1. 功耗低: ZigBee 技术拥有三种节约电量的模式,可以确保一节电池让其使用 6个月到两年的工作时间。 而蓝牙只能工作几周周、 WiFi只能工作几个小时。 2. 成本较低: ZigBee 数据传输速率低,网络协议比较简单,所以成本也比较低。 3. 安全: ZigBee 可以检查一个数据的完整性的功能,持有认证才能接入,它使用的加密算法是 AES128 加密算法。 4. 有效范围小: ZigBee 覆盖范围通常在 10 米至 100 米之间,目前增强版的也在300 米左右,不过对于小型办公网络及家庭来说, 10 米至 100 米是能够完全覆盖的。 蓝牙 ZigBee 功耗设计复杂度成本 数据速率 图 12 ZigBee、蓝牙以及 IEEE 标准对比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ZigBee 技术的应用领域 ZigBee 技术是基于小型无线网络来开发的通信协议标准,特别是 ZigBee 协议逐渐成熟, ZigBee 技术在智能家居和工业、农业自动化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在工业方面的控制使用中, ZigBee 技术也是比较好的选择,选择相应的协调器节点收取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 ZigBee 网络协议中来进行数据采集的发送和接收。 在智能化家居和商业楼宇自动化方面,将空调、电视、床帘控制器等通过 ZigBee技术来组成一个无线网络,通过一个遥控器就可以实现各种家电的控制,这种应用场所比现行的每个家电一个遥控器方便得多。 在农业方面,传统的农业 中,人们沿袭了老习惯,使用的不具备通信能力并且单独的机械设备,仍然是人工检查农田的土质、作物的生长等,假如我们在这当中应用上ZigBee 技术,便可以很容易地监控作物各个的生长阶段,使用 ZigBee 网络,我们便能在无线网络中传输传感器的数据。 人们只需要坐在电脑屏幕面前,就能随时观测作物生长情况,这将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课题创新性选取 TI 公司的 SoC 芯片 CC2530,该芯片上集成了 8051 内核 , 通过在IAR 编译环境的编译及烧录,最终实现无线点台灯,传感器监测数据信号数字化,能 够更容易和准确的实现 LCD 和串口调试助手中实时显示。 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研究实时监测烟雾、温度、红外热释电、光敏、温湿度等系统及通过协议栈的编译学习实现无线点台灯。 设计方案 对 IAR 集成开发环境及协议栈的学习及编译;进行基础实验并在开发板上仿真;对 LCD 程序编译并使其能够点亮 LCD 并 使 LCD 有相应的显示。 通过 IAR 集成开发环境分别对相应传感器协议栈的编译及其仿真,成功后烧入ZigBee 开发板,并连接串口线,最终分别实现 LCD 和串口的双向显示的结果。 (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 通过 IAR 集成开发环境对协议栈的编译,写出点亮 LED 的程序,然后写出控制继电器的程序,然后进行仿真,如果能够成功,则分别在功能板 CC2530 中烧入控制端程序,在带有继电器的开发板模板中烧入接收端程序,通过这些步骤,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5 最终实现无线点台灯。 课题研究意义 本课题进行一系列实验仿真,都为以后的智能化家居、智能农业检测等打下基础,使我们以后的生活更加简单方便快捷,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使用手中带液晶的遥控器控制所有灯的开断、明暗,床帘的打开与关闭,实时监测室内温湿度,电路插板的电源的通断等等,这一切都将变得简单智能化,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捷与舒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第 2章 ZigBee 网络拓扑结构及节点分析与设计 ZigBee 网络结构简要分析 ZigBee 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适用于具有网络节点点多、占地面积小、数据量较小,传输质量可靠、功耗低、成本低这些特点的环境,因此,在环境监测、无线抄 表、智能家居、智能小区、工业控制等领域,很明显的有相对优势。 同时, ZigBee 技术的日渐成熟,由最开始的 、 到目前的 ZigBee 20xx, ZigBee 协议的越来越规范化也需要硬件有更好的适配 ZigBee 协议。 ZigBee 网络结构介绍 ZigBee 节点主要类别有三种,它们分别是路由器( Router)、协调器( Coodinator)以及终端( End Device)。 一个完整的网络中至少需要一个协调器,且一个网络中只能有一个协调器,它的作用是负责每个节点地址的分配,组网方式千变万化。 如图 21 所示。 ZigBee 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即星型网络、网状网络和簇状网络。 不同的网络拓扑对应的应用领域是不一样的,在 ZigBee 无线网络中,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节点的配置要求也不一样。 其中,网络协调器节点的作用是新建并且维护一个无线网络,能够自动辨识设备并网络协调器节点 终端节点 路由器节点 图 21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让它们加入网络;路由器节点的作用是支撑网络链路结构,转发数据包;终端节点则负责了网络的接收数据和执行协调器发送来的数据,作用是采集数据和执行网络动作。 因此, ZigBee 的网络节点需要同时完成感知、网络支持、网络协调的任务。 从功能上看的话, ZigBee 的网络节点由 MCU、无线收发模块、存储器、电源模块以及其他外设功能模块构成,如图 22。 这当中,可以借由 dma、 a/d 模块、 usart 模块以及定时器模块在内的丰富的外设功能,来满足网络对硬件资源的需求,通过存储器模块存储和执行协议栈,运算预处理 cpu实现数据, mac 定时器则用来实现网络的同步,通过 aes 加密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加密,无线模块则用来完成数据的传输和信息的控制。 无线网络通信信道分析 我们见到的 “频段( Channel) ”便是无线网络通信信道,它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频段管理机构,我国的无线电频段管理机构称为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通常情况下,只有使用一些特定的无线电频段才需要得到无线电管理机构许可,其余的频段都是能够自由使用的。 ZigBee 也工作在 ISM 频段内,它含有两个频段, 频段和 896/915MHz 频带。 ISM 频段,它拥有 16 个信道,通信信道的传输速率为 250kbps。 G天线模块 Modem CPU RAM ROM DMA USART A/D 定时器 调试 时钟 IEEE MAC 定时器 129 位 AES 加密器 图 22 ZigBee网络节点模块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8 ZigBee 网络节点设计要求 无线频段可选择性。 无线频段需要一个比较好的网络传输速率,且整个网络抗干扰能力较好。 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网络节点。 ZigBee 需要布建网络节点多,且购买的成本也不高,所以 ZigBee 网络节点有较高的性价比。 功耗较低,且可以用电池供电。 ZigBee 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功耗低,支持三种省电模式使设备更加省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第 3章 ZigBee 硬件设计 ZigBee 芯片选型 ZigBee 协议网络节点硬件核心部分主要是微处理芯片。 因为它具有无线收发模块,所以对 ZigBee 网络节点的建立和维护拥有重要作用,即要使 ZigBee20xx 协议栈能够正常运行,就需要采集处理数据和保障无线收发数据功能。 在网络节点硬件设计中,由于成本与是否可以操作等原因,设计方案也有所不同,本设计中,选用了集微处理器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于一体的单芯片结构方案。 本设计选用的是德州仪器公司的 ZigBee芯片 CC2530f256,它的工作频段是 ,满足 规范,是目前众多 ZigBee 设备产品中性能最出色的微处理器之一。 其主要性能如下: CC2530 芯片内部已经集成了 8051 的内核,所以支持代码预取; 256kflash 程序存储器,支持新版 ZigBee20xx 编译协议栈方法; 8k 数据存储器;支持调试。 供电区间在 ,该芯片具有唤醒模。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平台构建技术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