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固有属性。 ② 加工(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又称数据处理逻辑,描述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逻辑功能。 ③ 数据存储。 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环节,即系统信息处理功能需要的,不考虑 存储物理介质和技术手段的数据存储环节。 ④ 数据流。 与所描述系统信息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信息的载体,是各加工环节进行处理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 2) 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原则 第 11 页 ① 明确系统界面,一张数据流图表示某个子系统或某个系统的逻辑模型。 ② 自顶向下逐层扩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所描述的系统与各部实体的信息联系。 绘出最高层的数据流图 —— 关联图。 在关联图中,所描述的系统当作一个数据加工项,着重描述系统与外部实体的联系。 然后确定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综合性的逻辑功能,绘制顶层数据流图。 其中每个逻辑功能由一个数据加工符号 描述。 顶图可进一步分解,其中某些或者所有的数据加工项可分解为数个数据加工项,这样就形成第一层数据流图。 依次逐层向下扩展,直到最底层的数据流图表示了所有具体的数据加工功能和输入输出关系。 ③ 合理布局。 数据流图各种符号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整齐、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 ④ 数据流图只反映数据流向,数据加工和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 ( 5)数据流图绘制过程,就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形成过程,必须始终与用户密切接触。 ( 3) 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步骤 ① 确定所开发系统的外部项(外部实体),即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去处。 ② 确定整个系统 的输出数据流和输入数据流,把系统作为一个加工环节, 画出关联图。 一般应把数据来源置于图的左侧,数据去处置于国的右侧。 ③ 确定系统的主要信息处理功能,按此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几个加工环节。 ④ 根据自须向下,逐层分解的原则,对上层图中全部或加工环节进行分解。 ⑤ 重复步骤 ⑤ ,直到逐层分解结束。 分解结束的标志是对于每一个最底层的加工,即各层数据流图中不做进一步分解的加工,其逻辑功能已足够简单、明确和具体。 ⑥ 对某图进行检查和合理布局,主要检查分解是否恰当、彻底, DFD 中各成分是否有遗漏、重复、冲突之处,各层 DFD 及同层 DFD 之间关系是否正确及命名、编号是否确切、合理等。 对错误与不当之处进行修改。 ⑦ 用户进行交流,在用户完全理解数据图内容的基础上征求用户的意见。 ⑧ 用计算机或其它制图,编辑工具画出正规的数据流图。 ⑨ 将正规的数据流图提交系统分析负责人复审。 第 12 页 ( 4) 绘制数据流图的几点注释 ① 关于自须向下,逐层分解。 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是系统分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就是由系统外部至系统内部,由总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的系统逻辑模型建立过程。 在数据流图分解中,要保持各层成分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② 数据 流必须通过加工,即送去加工或从加工环节发出。 不通过加工环节的数据流不在数据流图上表示。 ③ 数据存储环节一般作为两个加工环节的界面来安排 ④ 命名。 数据流图上的成分一般都要命名 ⑤ 编号 ⑥ 只画所描述的系统稳定工作情况下的数据流图 ⑦ 数据流图的局限性 二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称可行性研究 ,是决策部门在采取一项重大改革或投资行动之前 ,对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与论证的活动。 可行性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基建、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商业设施等项目投资的多个领域。 在展开一项开发行动之前,必须对用户提出的目 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必要的论证。 (一) 系统可行性研究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进行初步调查后所进行的对系统开发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研究,所以也称为可行性研究。 信息系统也应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方面来论证。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认为 机房 管理 信息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 经济可行性分析 作为 学校机房管理 这样的 教学 性质场所,其经济成分比重相对 还是 较 多 , 一般 主 第 13 页 要 包括收入和支出 的费用 , 其中 支出 包括设备购置费、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费 等 ;收入就主要针对学生业余上机时机房的总收入等。 由于 各个机房 实行统一操作,系统共享,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购置 设备 上。 建立信息中心,可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 机房 管理的 安全性 、方便性 和 可靠 性,快速地 反馈学生上机的一切 信息。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 机房 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 计算机 和 学生 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 了解 信息和处理信息。 这一特点非常适合计算机 的人机 特点, 用户可通过办理会员操作计算机,并 在计算机上查找自己想要的所有内容。 这时 计算机 就为用户提供 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 随着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这就 为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有时也称为操作可行性,主要论证新系统在企业或 单位 开发和运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一起的对企业或 单位 的影响,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更新是 机房管理系统 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采用这样先进的管理技术。 它对 机房管理 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冲击,可能引 起管理层的变动和人员的调整。 对 机房 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使 机房 在一定的可能下进行 人员 精简,迫使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新知识,拓宽 计算机 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空间。 对 计算机 与 用户 之间业务方式的转变和扩充。 (二) 可行性分析报告 把 可行性分析的最后成果 整理成书面的形式,这就是 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 机房 近期和长远目标,新系统的总体目标及主要功能 2 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3 拟订新系统方案 4 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论证方法的可行性 第 14 页 可行性分析报告是系统开发人员经过初步调查与可行性研究后所做的工作总 结,反映了开发人员对建立新系统的看法。 必须认真起草,并通过系统分析人员的集体讨论,然后提交。 (三) 系统开发具体研究分析 要建立新的 机房 管理系统,就必须对现行的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细致而充分的调查研究。 具体采用直接面谈和专门访问并参加业务实践,与工作人员一起完成最基本的工作程序的方法。 原来 机房 管理处理中心进行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手工处理,最多是用计算机的文本系统打印一些清单,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现在准备建立的 机房 管理系统,要把 机房 的 计算机 管理、 用户 管理、 权限管理等日 常管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本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 机房 的需求分析 : 随时查询 上机的剩余时间和上机时间,以及上机金额 ,以便及时准确、方便地为 用户 提供 上机 信息,但不能修改数据 ,无信息处理权,即可以打印清单、浏览数据等,管理权限由系统管理员掌握和分配。 对数据的安全性、 可靠 性要求: 机房 各项数据信息必须保证安全性和 可靠 性。 网络系统设有通信、程序、网络三级权限和口令管理,确保系统安全。 定 时整理数据:系统管理员根据 用户历史信息 定时整理系统数据库,并将运行结果 归档。 三 详细调查 项目的可行性认定之后,系统的开发就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而提出新的逻辑模型,以及对系统分析进行评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