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工艺路线设计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夹具装配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半精铣 上顶面至尺寸。 工序 10: 划线确定ф ф ф 1 2*M 4*M M8 中心位置。 工序 11:钻 2*M 4*M6 螺纹底孔分别至 ф ф 5 并倒角 钻 M8 螺纹底孔至 ф 7,锪ф 14 沉头孔 钻ф 10 孔至ф 5,钻ф 10 孔至ф ,并铰、精铰ф 10 孔至尺寸。 工序 12: 钻 右端面下端 ф 5 孔。 工序 13:攻 2*M 4*M M8 螺纹 至尺寸。 工序 14: 去毛刺。 工序 15: 终检。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划线确定 ф65 孔中心,并划出上下表面位置。 工序二:粗铣、半精铣底平面,以 ф65 孔为粗基准。 向上 2mm 粗铣凹槽,向上 粗铣底面。 工序三:粗铣、半精铣燕尾槽,粗铣燕尾槽顶面 4mm。 粗铣、 半精铣上顶面。 工序四:粗车、半精车 ф65 孔前端面。 工序五:粗镗、半精镗 ф65 孔。 工序六:精铣底平面,精铣燕尾槽。 工序七:刮底平面和燕尾槽 10~13 点 工序八:精车 ф65 孔前端面。 工序九:精镗、浮动镗 ф65 孔。 工序十:攻 M M5。 工序十一:钻 ф3 、钻、扩 ф10。 工序十二:铰、精铰 ф10。 工序十三:钻、锪 ф14 沉头孔,攻 M8 螺纹。 工序十四:粗铣底座上表面,两边座耳。 工序十五:去毛刺。 工序十六:终检。 经分析比较选择方案一。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该零件材料为 HT200,由于零件年产量属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 ,故可以采取砂型铸造机器造型和壳型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保证加工质量。 (以下数据及公式通过邹青主编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查表所得) ①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 寸,长 200mm,宽 160mm,高 176mm,故最大轮廓尺寸为 200mm。 ②选取公差等级 CT,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 HT,得公差等级范围 810 级,取为 10 级。 ③根据加工表面的基本尺寸和铸件公差等级 CT,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④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 QT,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DH 级,取为 F 级 ⑤对所有加工表面取同一个数值,最大轮廓尺寸为 200mm,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 F 级,得 RMA(机械加工余量)为 2mm ⑥毛坯基本尺寸 上端面属单侧加工, R=F+RMA+CT/2=176+2+4/2=180mm 下端面属单侧加工, R=F+RMA+CT/2=132+2+孔 248。 65H7 属内腔加工, R=F2RMACT/2=底座上表面凸台单侧加工; R=F+RMA+CT/2=24+2+零件右端面单侧加工, R=F+RMA+CT/2=200+2+4/2=204mm 底座座耳双侧加工: R=F2RMACT/2=其余尺寸由铸 造获得。 ⑦ 确定工序尺寸 1. ф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