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猫抓老鼠的模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用 C++语言,或者 c 语言 2 总体设计 在猫捉老鼠的模拟中,用到了二维指针。 利用二维指针建立了迷宫,并且通过0 代表通路,用 1 代表墙。 在建立迷宫函数中,利用引用传递参数使迷宫自动生成。 (自动是利用 srand( time( NULL))来“播种子 ”后利用 rand() %9 来确定这些随机数是 0~9 之间,判断随即数大于 6,则生成墙,否则为通路。 这样就建立了迷宫。 ) 其次是利用结构体数组来作为栈,将老鼠和猫的每一步存入到栈中(也就是数组) ,当到达出口时则进行输出。 老鼠的走法是猫寻找迷宫的最短路径,寻找最短的出路,先将出口压入到栈中,并判断上、左、右斜上、左斜下单元的情况,并每次判断后将可行的路加入栈中,直到栈中的元素与迷宫中老鼠的初始位置相同的时候则将栈(数组)进行输出。 猫的走法是每一次老鼠走完后,都将老鼠的位置作为终点,进行判断,取最短的路径经行行走,每走一次将所走位置压入堆栈,最后输出。 图 1 猫捉老鼠的模拟 猫捉老 鼠的模拟 二维数组代替迷宫( 0 代表通路, 1 代表墙。 其中加入了随机数,并判断大于 6让 0和 1随即的产生) 将做好的迷宫作为参数传入到函数中去 初始老鼠的起始位置 初始猫的起始位置 老鼠的走法 猫的走法 输出最后老鼠和猫所走路线 3 详细设计 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