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鼠标及其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以减小摩擦阻力,设计合适的浇口位置。 ABS 的脱模斜度的推荐值及其他参数 (1)型腔脱模斜 度: 40 分 ~1 度 20 分 型心脱模斜度: 35 分 ~1 度 (2)选用模具制造精度等级为: 5 11 底盖设计 底盖的完成图如图 所示 图 鼠标底盖 鼠标底盖的设计很简单,用到了一般的草绘、拉伸、打孔等常用的工具。 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鼠标上盖的设计。 上盖设计 在上盖的设计中,我们主要使用的工具包括基准点、基准平面、基准曲线、边界混合、拉伸、倒圆角、合并曲面、加厚、实体化等工具。 创建曲面 该部分主要包括拉伸曲面和边界混合曲面的创建 ,其中创建边界混合曲面的关键是利用基本曲线工具绘制基本曲线。 ( 1) 绘制草图。 新建零件文件,进入草绘界面,点击草绘按钮,选取 FRONT 面 12 为基准平面,接受默认视图方向和参照,进入草绘, 绘制如图 所示的草图 1。 图 绘制草图 1 ( 2) 绘制草图 2。 单击草绘按钮,单击 【 使用先前的 】 ,进入草绘,绘制如图 所示的草图 2。 图 绘制草图 2 13 ( 3) 创建基准平面。 单击 【基准平面】按钮,在对话框中选取 TOP 平面为参照,沿箭头指向偏移 30,完成基准平面 DTM1 的创建,如图 所示。 图 创建基准平面 DTM1 ( 4) 绘制草图 3 单击草绘按钮,选取 DTM1 平面为草绘平面, PRONT 平面为顶部参照,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所示的草图 3 图 绘制草图 3 ( 5) 创建基准点。 单击基准点,选取刚绘制的曲线和 RIGHT 基准平面为参照,创建基准点 PNT0;选取对成一侧的曲线和 RIGHT 平面为参照,创 14 建基准点 PNT1,点击确定,完成基准点的创建,效果如图 所示。 图 创建基准点 ( 6) 绘制草图 4。 单击草绘按钮,选取 RIGHT 平面为草绘平面, TOP 平面为顶部参照,进 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所示草图 4 图 绘制草图 4 15 ( 7) 创建基准点。 单击基准点按钮,选取 FRONT 平面上的曲线和 TOP 平面为参照,创建基准点 PNT2;选取 RIGHT 平面上的曲线和 TOP 平面为参照,创建基准点 PNT3;选取 FRONT 平面上的另一条曲线和 TOP 平面为参照;创建基准点 PNT4,效果如图 所示 图 创建基准点 ( 8) 绘制草图 5。 单击草绘,选取 TOP 平面为草绘平面, RIGHT 平面为右参照,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所示。 图 绘制草图 5 16 ( 9) 创建基准平面。 单击 基准平面按钮,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 选取 RIGHT 平面为参照,沿箭头方向便宜 30,创建基准平面 DTM2,效果如图 所示。 图 创建基准平面 ( 10) 创建基准点。 单击基准点按钮,选取 DTM1 平面上的两条曲线和 DTM2 平面为参照,分别创建 PNT5 和 PNT7;选取 TOP 面上的曲线和 DTM2 平面为参照,创建基准点 PNT6;最终草绘效果如图 所示。 图 创建基准点 17 ( 11) 绘制草图 6. 单击草绘按钮,选取 DTM2 平面为草绘平面, TOP 平面为右参照,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所示草 图 6。 图 绘制草图 6 ( 12) 选取边界混合曲线。 选择插入 边界混合选项,打开边界混合特征操控面板。 分别单击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列表框,并在曲线上滑面板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选项中,分别选取第一方向的三个链(如图 )和第二方向的四个链(如图 )。 图 选取第一方向的三个链 18 图 选取第二方向的四个链 ( 13) 边界混合操作。 选取曲线完成后,单击确认按钮,完成边界混合操作,效果如图 所示。 图 边界混合 注意 :在执行边界混合操作时, 主要是定义第一方向和第二的方向元素。 其中,第一方向是指在第一方向上创建混合曲面,并控制选取的顺序,如果启用闭合混合复选框并选取连续曲线,则形成封闭环:第二方向是指在第二方向上创建混合曲面,并控制选取的顺序,如果启用闭合混合复选框并选取连续曲线,则可以生成封闭环。 19 ( 14) 绘制草图 7。 单击拉伸按钮,打开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单击曲面按钮,并单击放置上滑面板的定义按钮,打开草绘对话框。 选取 FRONT 平面为草绘平面, RIGHT 平面为右参照,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如图 所示草图。 图 绘制草图 7 ( 15) 创建拉伸曲面。 完成草绘后,单击退出按钮,返回拉伸特征操控面板。 设置拉伸深度为盲孔形式,设置拉伸深度为 30,单击确认按钮,完成拉伸曲面的创建。 将曲面着色显示,效果如图 所示。 图 创建拉伸曲面 ( 16) 绘制草图 8 单击草绘按钮,在草绘对话框中单击使用先前的按钮,进入草 20 绘环境,绘制如图 所示草图。 图 绘制草图 8 ( 17) 创建拉伸曲面。 完成草绘后,单击退出按钮,单击拉伸按钮。 单击曲面按钮,并设置拉伸深度为盲孔形式,设置拉伸深度为 60,单击确 认按钮,完成拉伸曲面的创建。 将曲面着色显示,效果如图 所示。 图 创建拉伸曲面 21 ( 18) 镜像曲面。 完成曲面拉伸后,先选取之前拉伸的曲面,单击镜像,选择FRONT 面为镜像平面,完成镜像。 效果如图 所示。 图 镜像曲面 编辑曲面 编辑曲面的操作只要包括合并、倒圆角、加厚以及阵列创建的拉伸剪切特征。 ( 1) 合并曲面。 如图 所示,选取要合并的两个曲面,单击合并按钮,打开合并特征操控面板。 在操控面板中单击反向按钮,调整合并曲面的方向(箭头指向为保留的一侧曲 面),单击确认按钮,完成曲面的合并,效果如图 所示。 22 图 选取要合并的曲面 图 合并曲面 23 ( 2)合并曲面。 如图 所示,选取要合并的两个曲面,单击合并按钮,打开合并特征操控面板。 在操控面板中单击反向按钮,调整合并曲面的方向(箭头指向为保留的一侧曲面),单击确认按钮,完成曲面的合并,效果如图 所示。 图 选取要合并的曲面 图 合并曲面 24 ( 3)合并曲面。 如图 所示,选取要合并的两个曲面,单击合并按钮,打开合并特征操控面板。 在操控面板中单击反向按钮,调整合并曲面的方向(箭头指向为保留的一侧曲面),单击确认按钮,完成曲面的合并,效果如图 所示 图 选取要合并曲面 图 合并曲面 25 ( 4)倒圆角。 单击倒圆角按钮,打开倒圆角特征操控面板,如图 所示选取需要倒圆角的棱边线,并设置圆角半 径为 5,单击确认按钮,完成倒圆角特征的创建。 图 倒圆角 ( 5)倒圆角操作。 单击倒圆角按钮,打开倒圆角特征操控面板,如图 所示,选取需要倒圆角的棱边线,并设置圆角半径为 4,单击确认按钮,完成倒圆角特征的创建。 图 倒圆角 26 ( 6)加厚曲面。 选取创建的整个曲面,选择编辑 加厚选项,打开加厚操控面板,设置加厚偏距值为 2,并调整加厚方向,如图 所示。 单击确认按钮,完成加厚操作,效果如图 所示。 图 加厚操作 图 完成加厚 27 ( 7)抽壳。 单击抽壳按钮,在移除的曲面一栏中选取要移除的曲面,厚度为 1,如图 所示。 单击确认按钮,完成抽壳操作,得到鼠标上盖的曲面。 效果如图 所示。 图 选取要移除的曲面 图 完成抽壳 28 到此为止,鼠标上盖的设计基本上已经完成,后面的操作就是比较常见的剪切材料等操作,在此不多做介绍。 最后完成的效果如图 所示。 图 鼠标上盖 支架设计 鼠标的支架设计,我们只需要对上面鼠标上盖设计抽壳部分做一些变化即可以实现。 在上面抽壳操作中,我们选取与刚才相反 方向的曲面做为要移除的曲面,如图 所示,即可以得到我们要的支架,效果如图 所示。 29 图 选取要移除的曲面 图 鼠标支架 30 中键设计 中键的设计比较简单,观察鼠标中键的特征,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我们会用到旋转来作出中间的主体部分。 关键是外形轮廓的绘制,通过仔细观察鼠标的轮廓,我们绘制如图 所示图。 图 绘制中间轮廓草绘图 注意: 旋转特征首先要有中心线,所以没有中心线,草绘是不完整的。 完成草绘后,单击完成按钮,就得到了中键的实体。 如图 所示。 31 图 鼠标中键 做中键滑轮,需要用到扫描特征。 单击插入 扫描 伸出项,选择草绘轨迹,绘制如图 所示轨迹。 单击确认后,定义草绘截面,绘制如图 所示截面,单击确认,完成对中键滑轮的设计。 效果如图 所示。 图 草绘轨迹 32 图 草绘截面 图 完成中键的设计 33 鼠标的装配很简单,一般用到的就是匹配和对齐这两种方式。 下来我们来对鼠标进行装配。 装配底盖 单击插入 元件 装配 ,选择鼠标底盖。 以缺省方 式放置。 如图。基于proe的鼠标及其模具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术。 国内对 CAD 技术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内容主要是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进入 80 年代以后,我国的 CAD 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二维交互绘图系统、三维造型和几何设计、有限元分析、数控编程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不少自主版权的软件己经在国内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 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CAD 软件
对于 PRO/E 自动标注的尺寸名字可在标注时修改 , 以便在编辑修改时很好的识别。 2. 1 关于齿轮的参数化分析 根据齿轮设计原理。 齿轮结构及其参数是根据实际应用中的传动形式所划分的,现将齿轮做如下分类: 齿轮机构 非圆齿轮机构 圆形齿轮机构 平面齿轮机构 空间齿轮机构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人字齿轮传动 外 啮合齿轮传动 内啮合齿轮传动 齿轮与齿条传动 外啮合齿轮传动
方程如下,如图 所示: r=modulenum_teethcos (pressure_ang)/[2cos(45t)] theta=tan(45t)180/pi (45t) 20 z=0 插入一个基准平面 DTM1,如图 所示,通过坐标系原点以及渐开线与节圆交点,并垂直于渐开线所在的平面,然后再插入一个基准轴 A1;通过坐标原点并垂直于渐开线所在的平面,接着再插入一个基准平面 DTM2,如图
1 0 的位置啮合,而且是整条曲线同时啮合。 把式( 312)带入式( 311),得到简化后 的 HI 方程为 : 121( ) c o ss in{ tx A R R ty R t ( 313) 销齿圆弧的共轭曲线仍是一完全的销齿圆弧,两曲线仅在 1 0 的瞬间啮合,而且是沿着整个圆弧段同时啮合。 ③啮合线方程 把 BC 方程( 39),带入坐标变换 (23)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第 1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图 针夹 ( 10) 针杆套轴 利用旋转,剪切完成三维建模。 其结构图 : 图 针杆套轴 ( 11) 针杆夹紧套 利用拉伸,剪切,倒角完成三维建模。 其结构图 : 图 针杆夹紧套 ( 12) 针杆提升导架
大底座刚度、强度; ( 6) 支架的整体结构应具有 “人机学 ”的观点,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制造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成本低; ( 7)采用双纽线连杆机构联结掩护梁和支架底座,以增加支撑力,增强支架的稳定性。 液压支架载荷的确定 液压支架实际受载荷情况很复杂,顶梁和底座上的载荷并不是很规律,分布规律随着支架与顶底板的接触情况而变化,为简化计算作如下规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