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最小的空位上,依次类推。 如 4都已有货物,程序延时 15秒, 15秒内若无外部操作指令,自动将货物放在 5仓库。 如 4都已存放货物, 15秒内若无外部操作指令,自动将货物放在 2仓库。 在延时的 15 秒内,若按下数字 5,然后按下“送”键,则运行机构将货物放入 5库,若按下 5键后,想取消此操作,可按下“放弃”键。 此时,程序又处在待命状态,“就绪”灯亮,又可进行其它操作。 ② 当 0仓位上无货物时,若无人操作,“就绪”灯亮 15秒后,程序将把数值最大仓库号里的物品转运至没有放货物的仓号比它小的仓库里。 如 5有物,该程序将自动把 5物品转至 3仓库。 操作步骤如下:“就绪”灯亮时,延时 15 秒后,程序将自动把 5物品先转至 0仓库,再延时 15秒后,自动将货物放在 3仓库。 ③ 当程序运行时,货台上已经货物时,在 5秒后,程序将把货台上的物品自动运至没有放货物的最小仓号的仓库里。 12 PLC 控制模块的设计 PLC 的概述 PLC 英文全称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义是 :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 ,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 /输出控 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六十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的,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由此日本称它为顺序控制器( Sequence Controller)。 提出 PLC 概念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当时,根据汽车制造业生产线的需要,希望用电子化的新型控制器替代继电器控制盘,以减少汽车改型时,重新设计制造继电器控制盘的成本和时间。 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 PLC 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组件和外围电 路也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 “PLC” 已不再是仅有逻辑( Logic)判断功能了,同时具有数据处理、 PID 调节和数据通讯功能。 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 NEMA(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从 1976 年开始,经过四年的调查,于 1980 年把它正式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 “PC”. 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由六部分构成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or Unit 简称 CPU):它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心脏部分。 CPU 由微处理器( Microprocessor)存储实际控制逻辑的程序存储器和存储数据、变量的数据储器构成。 电源( Power Supply):给中央处理器提供必需的工作电源。 输入组件( Inputs):输入组件的功能是将操作开关和现场信号送给中央处理器。 现场信号可能是开关量、模拟量或针对某一特定目的使用的特殊变量。 输出组件( Outputs):输出组件接收 CPU 的控制信号,并把它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等现场执行机构所能接收的信号后,传送控制命令给现场设备的执行器。 输入输出(简称 I/O)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 “ 手 ” 和 “ 脚 ” 或者叫作系统的 “ 眼睛 ” 和 “ 视觉 ”。 输入信号包括按扭开关、限位开关、接近开关、光电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位置检测开关和编码器等。 输出信号包括继电器、指示灯、显示器、电机启动等直流和交流设备。 编程器( Programmer):在正常情况下,编程器用于系统初始状态的配置,控制逻辑程序编制和加载,不能对系统操作。 编程器也可用于控制程序的调试和控制系统故障时作为检查故障的有效工具。 PLC 的选型 及特点 ,抗干扰能力强 ( 1)所有的 I/O 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 PLC 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 ( 2)各输入端均采用 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 10~20ms。 ( 3) 13 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 ( 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 ( 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 ( 6)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 CPU 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 ( 7)大型 PLC 还可以采用由双 CPU 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 CPU 构成表决系统 ,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 ,控制程序可变,使用方便 PLC 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可以组成能满足各种要求的控制系统,用户不必自己再设计和制作硬件装 置。 用户在硬件确定以后,在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或生产设备更新的情况下,不必改变 PLC 的硬设备,只需改编程序就可以满足要求。 因此, PLC 除应用于单机控制外,在工厂自动化中也被大量采用。 ,适应面广 现代 PLC 不仅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顺序控制等功能,还具有数字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功率驱动、通信、人机对话、自检、记录显示等功能。 既可控制一台生产机械、一条生产线,又可控制一个生产过程。 ,容易掌握 目前,大多数 PLC 仍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方式”。 既继承了传统控制线路的清晰直观,又考虑 到大多数工厂企业电气技术人员的读图习惯及编程水平,所以非常容易接受和掌握。 梯形图语言的编程元件的符号和表达方式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相当接近。 通过阅读 PLC 的用户手册或短期培训,电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很快就能学会用梯形图编制控制程序。 同时还提供了功能图、语句表等编程语言。 由于 PLC 采用了软件来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 线工作量大为减少。 同时, PLC 的用户程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调试,更减少了现场的调试工作量。 并且,由于 PLC 的低故障率及很强的监视功能,模块化等等,使维修也极为方便。 、重量轻、功耗低、维护方便 PLC 是将微电子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的产品,其结构紧凑,坚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具有 强抗干扰能力,易于装入设备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综上所述,本课题 系统核心部分采用 西门子 S200 系列中的 CPU224 为控制元件,CPU224 本机集成了 14点输入/ 10 点输出,共有 24 个数字量 I/O。 它可连 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 168 点数字量 I/O 点或 35 路模拟量 I/O 点。 CPU224 有 13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贮空间,6个独立的 30KHz高速计数器,2路独立的 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 PID 控制器。 CPU224 配有1个 RS485 通讯/编程口,具有 PPI 通讯、 MPI 通讯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是具有较强控制能力的小型控制器。 14 I/O 口分配表 立体车库 I/O 分配表如表 2 所示 表 2 立体车库 I/O 分配表 输入口 名称 输出口 名称 货台到位限位 横轴脉冲 货台回位限位 竖轴脉冲 货台是否有物 横轴方向 I/ 0 自动/手动 竖轴方向 I/ 0 键盘值 1 位 货台前升 键盘值 2 位 货台退回 键盘值 3 位 就绪 键盘值 4 位 取 横轴右限位 放 横轴左限位 十位显示 竖轴上限位 BCD 码 1 位 竖轴下限位 BCD 码 2 位 BCD 码 3 位 BCD 码 4 位 注: PLC 主机输出的 1L、 2L、输入 1M、 2M、 3M、 4M 分别与电源 L+相连 输出的 3L、 4L、 5L、 6L、 1M、 2M 与电源 M 相连 15 步进驱动模块的设计 步进电动机的原理 步进式伺服驱动系统是典型的开环控制系统。 在此系统中,执行元件是步进电机。 它受驱动控制线路的控制,将代表进给脉冲的电平信号直接变换为具有一定方向、大小和速度的机械转角位移,并通过齿轮和丝杠带动工作台移动。 由于该系统 没有反馈检测环节,它的精度较差,速度也受到步进电机性能的限制。 但它的结构和控制简单、容易调整,故在速度和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电磁铁的作用原理。 步进电动机的选型 在选择步进电动机时首先考虑的是步进电动机的类型选择,其次是具体的品种选择,在该立体车库系统设计中要求步进电动机的电压低、电流小、有定位转矩和使用螺栓机构的定位装置,确定步进电动机采用 2 相 8拍混合式步进电动机;在进行步进电动机的品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速比 i、轴向力 Tt、额定转矩 Tn 和运行频率 Fy,以确定不进电动机的具体规格和控制装置。 步进电动机有如下特点: a、 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正比。 因此 ,当它转一圈后 ,没有累计误差 ,具有良好的跟随性。 b、 由步进电动机与驱动电路组成的开环数控系统 ,既简单、廉价 ,叉非常可靠。 同时 ,它也可以与角度反馈环节组成高性能的闭环数控系统。 c、 步进电动机的动态响应快 ,易于启停、正反转及变速。 d、 速度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平稳调整 ,低速下仍能获得较大转矩 ,因此一般可以不用减速器而直接驱动负载。 e、 步进电机只能通过脉冲电源供电才能运行 ,不能直接使用交流电 源和直流电源。 f、 步进电机存在振荡和失步现象 ,必须对控制系统和机械负载采取相应措施。 步进 驱动模块 步进驱动模块由步进电机和步进驱动器组成。 仓库立体存储系统有两套步进驱动模块 , 分别控制 X 轴 、 Y轴的丝杆运动。 步进驱动器接收 PLC 发出的高速脉冲信号及方向电平信号 , 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驱动步进电机的信号。 步进电机旋转方向由方向电平控制 ,步进电机旋转速度由脉冲信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