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式下造价控制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应根据项目规模、工期长短、复杂程度、项目竞争情况及外部环境诸因素,在权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符合要求的合同形式、合同条件、合同格式。 目前工程合同在制定过程中普遍存在合同内容不详细、专用条款约定措辞不严谨、表达不清楚、操作不具体、签订时不认真、专业知识及合同知识缺乏、法律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工程实施与结算过程中管理与造价的控制。 施工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 , 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种类繁多,涉及到各个分部、项,仅建设部 94 年列出的重点住宅质量通病就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 (一 ) 砌砖工程 : 砖、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砌体尺寸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组砌不正确,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二 ) 钢筋混凝土工程 : 钢筋质量及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构件断面、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及构件轴线尺寸不符合设计 要求,预制构件符合设计要求; (三 ) 屋面、厕浴间、外墙渗漏。 4. 楼地面工程 : 地面不平、倒泛水、水泥地面起砂、空裂;块材地面及现制水磨石地面空裂、缝格不整齐、图案不规则、色泽不协调。 (四 ) 内外墙面抹灰及顶棚抹灰 : 粘结不牢固、空裂、表面不平整,阴阳角不方正、顺直。 (五 ) 面砖(含马赛克、什锦砖等块材) : 嵌贴不牢固、排砖不合理、不美观、缝隙不均匀顺直、套割不规矩。 (六 ) 门窗安装 : 安装位置、开向不正确,开启不灵活,关闭不严密。 (七 ) 给排水管道安装 : 渗漏、堵塞、坡度倒泛水、卫生器具安装不牢固、位置不适宜及渗漏。 (八 ) 电气安装 : 电器 安装不牢,不可靠,使用不方便。 (九 ) 电梯运行 : 运行不正常。 质量通病在我国部分城市建设中已初步得到治理,如楼梯踏步阳角,通过加金属条解决了阳台掉棱破损;外墙分隔缝,采用成品分割条解决了分割缝不顺直、深浅不一等。 虽然通病治理小有成效,但工程质量 “ 顽疾 ” 仍普遍存在,特别是裂缝、渗漏等影响使用功第 10 页 共 19 页 能的通病仍经常出现,其中绝大多数( 80%以上)与渗漏、裂缝有关,这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住户使用,给用户生活带来了不便及烦恼,也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声誉。 竣工验收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 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 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后期工作,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检侧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同时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单位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有疑虑的地方,现场进行查验,发现问题尽早处理,消灭质量缺陷;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处理;建设单位加强对工程扫尾工作的管理力度,由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工,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缺陷责任期 缺陷责任期是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问题容 易暴露的时期,通过试运行,有些质量问题会暴露出来,形成质量缺陷。 实际工作中,要加强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限期处理,并对各种修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保证修复质量,确保向运行管理单位交送一个合格的工程。 第 3 章 建筑工程建设各 阶段 质量的控制管理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建设产品的最终质量。 据人们对有关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约有近 4 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源于设计。 所以,加强对设计单位及设计者的资格审查十分重要,还有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 核,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安全性、防火性的要求。 要严格实行设计质量内审制、专业之间会审、会签制,改变目前设计审核走过场,工种之间相互撞车、打架,设计粗略不详等状况;严禁非法设计和出让图章,限制业余设计,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特别是设计单位对指定的工程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负全责,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 加强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是对设计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是以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的综第 11 页 共 19 页 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通过制定发布和实 施,为设计提供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和依据。 它在促进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保证设计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凡是列入《强制性条文》的所有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隐患,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甚至重大损失。 严把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审核关 严把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审核关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是设计质量的基础。 专业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审核,重点是设计参数、设计标准、设备和结构选型、功能和使用价值等方面,是否满足使用、经济、美观、安全、可靠等要求。 设计评审是对设计文件综合性、系统性、文件化的检 查,以评价设计是否满足了相关的质量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设计评审过程中,设计文件的质量,应主要依据其质量特性的功能性、可信性、安全性、可实施性、适应性、经济性、时间性和美学等方面是否满足要求来衡量。 搞好设计接口控制 设计接口是为了使设计过程中设计部门及设计各专业间能做到协调和统一,必须明确规定并切实做好设计部门与采购部门、设计内部各专业间的设计接口。 设计的组织接口和技术接口应制订相应的设计接口管理程序。 建立设计成果校审制度 设计文件校审是对设计所作的逐级检查 和验证检查,以保证设计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设计校审应按设计过程中规定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对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质量进行严格校审,具体包括对计算依据的可靠性,成果资料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论证证据和结论的合理性,现行标准规范的执行,各阶段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文字说明的准确性,图纸的清晰与准确,成果资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内容的校审。 建立设计文件的会签制度 设计文件的会签是保证各专业设计相互配合和正确衔接的必要手段。 通过会签,可以消除专业设计人员对设计条件或相互联系中的误解、错误或遗漏,是保证 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必须建立设计文件会签制度。 鼓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创新 通过开展优秀设计竞赛评比活动,激励设计人员加强基本训练,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鼓励设计人员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吸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 认真进行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第 12 页 共 19 页 设计交底的目的是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使其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度、疑点的理解,掌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图纸会审的目的有两方面:第一是使施工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 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第二是为了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之中的差错,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做好工程项目设计变更控制 设计变更可能由设计单位自行提出,也可能有建设单位提出,还可能由承包单位提出,不论谁提出都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并且办理书面变更手续,凡涉及施工图审查内容的设计变更,必须报请原审查机构审查后再批准实施。 招标阶段的质量控制 重视决策准备工作 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