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的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为中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任务引导 是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将以往的传授式的教学理念转变为解决问题式,以任务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布置出一系列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教材,逐步完成教 师布置的任务,直至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式 各样的问题,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继续进行任务,那么问题的解决能够促进使学生更主动地来学习。 教学模型的建立 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学生根据 任务的难易程度 以及 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8 选择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提供 完成任务的必要资源 ,学生在完成后接受教师的检测,查看学习效果。 (如图 31 所示) 图 31 教学流程图 分配任务(教师) 任务分析(学生) 查阅资料(学生) 按要求学习 检测(教师) 合格 评语,进行下一项任务 不合格,教师讲解任务要求 9 4. 网络教学设计体系 网络教学设计的基 本原则 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课堂环境的教学设计,为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体现网络教学的特点,开展网络教学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⑴ 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⑵ 教学方式以任务来驱动; ⑶ 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协商合作、共同建构的过程; ⑷ 教学成果是具有创造性的。 本次网络教学主讲的是计算机网络,用到的教材是《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 全书分为十章,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计算机网 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 /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 主要是以七层网络模型为主线,逐层讲解。 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结构 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方法的确立、学习评价的设计等。 为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教学设计的内容结构,包括: ⑴ 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⑵ 学习者特征分析; ⑶ 学习环境的选择; ⑷ 学习资源的设计; ⑸ 学习活动的组织; ⑹ 学习评价的设计。 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 网络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理解虚拟互联网络的概念 ② 掌握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关系 ③掌握传统的分类的 IP 地址(包括子网掩码)和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IDR④ 路由10 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① 能熟练掌握利用 IP 协议使性能各异的网络在网络层上虚拟成统一的网络 ② 熟练掌握 IP地址与 MAC地址的关系 ③ 熟练掌握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划分问题 素质目标: ① 掌握网络学习的特点 ② 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③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分析与设计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的认知、情感、社会等特征 都将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对学习者的进行一定的了解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次教学的学习者 为大学二年级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七层模型有了整体的认识,并且已经完成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学习态度端正,对计算机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利用网络来学习知识,了解新鲜事件,但是只限于简单的搜索引擎的使用,效果一般。 Moodle 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网络学习的环境。 在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进入网络世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对于教学用到的学习资源,有网络层的知识结构图,每个小结都有相对应的电子教案,把知识细化,方便同学们查阅。 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有对应知识的检测,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 活动实施的前提基础是学生已经结束了课堂学习的工作,由教师继续分配学习任务,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学习。 教学活动的设计主线是 学生只有完成一项任务才可以解锁下一项任务,直至所有的任务全部解开并完成,本次的教学任务结束。 ⑴ 教学区中的内容主要是教师讲授课程的电子教案。 按照 教材中的内容安排,本章内容 分为七个小结,教师根据课堂授课进度,设置教学内容的开放时间,学生在可学习阶段按照教师的任务安排进行学习。 ⑵ 测试区中存放着四套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 学生 根据 任务提示,在测试区内找到相应的试题进行自我检测, 成绩 合格后 才能解开下一项任务,继续进行学习。 测试中的试题采用随机排列的方式,降低了学生们抄袭的概率。 11 ⑶ 作业区主要有三项作业,也是考查了不同的知识。 作业满分为 100 分,达到 60 分 为及格,教师根据答题的具体情况适当的添加评语,指明作 业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 ⑷ 网络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通过评价 功能来实现的。 在讨论区中,安排了投票功能、讨论、聊天等活动,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讨的空间。 在知识共享模块,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分享到该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⑸ 资源区中安排了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知识和新闻,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在闲暇时刻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浏览。 实施的流程为:教师根据课堂授课 进度定期开放学习环境,学生首先进入教学区学习,巩固基础知识,然 后进入测验区进行对应知识点的测试,完成测试并且成绩合格的学生 进入作业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按时提交。 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学生可以在讨论区内发帖提问,在线的教师或热心学生会帮助大家及时解决问题。 在完成所有的小结学习任务后,会有本章的综合测试。 测试合格 ,本章的网络学习任务完成。 评价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评价能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改进教学设计,也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 教学评价的 设计 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讨论区的选课学生的投票情况分析,教师将想要得到的信息发起投票,例如你希望用网络学习、课堂学习还是二者统一的方式来学习呢。 教师给出选项,随时查看投票结果,改进教学方法。 作业功能也是评价功能的一个体现,教师根据课程的学习进度设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而反映出教学效果。 在网络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学习、课后测试、完成作业、讨论交流的形式实现的。 学生在课堂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在网络课堂中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完成随堂练习,达到教学 要求中的知识目标。 教学活动中的作业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就是所学知识应用的过程,综合测试将本章知识点结合到一12 起,难度由浅至深,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适应能力目标的要求。 在网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真正的主体为学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