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车辆行驶信息记录系统的设计(sd卡存储gps信息)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GPS 接收机由核心处理器、 GPS 接收装置和液晶显示设备组成。 本研究采用的 GPS 接收机是 RCB4H,具有接收 GPS 信号、处理信号、输出定位信息等功能。 单片机: 单片机是此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外围各个接口的数据信号的提取及处理,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本课题采用 MSP430F149 单片机提取 GPS 接收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 信息进行处理。 SD 卡读写模块: SD 卡读写模块内置文件系统、可直接进行文件读写的 SD 卡模块,适用于 单片机系统实现大容量存储方案。 单片机使用模块,可直接进行目录遍历、目录创建、目录删除、文件创建、文件删除、文件修改、卡格式化等标准文件系统操作,无需了解 SD 卡内部存储结构及文件系统实现细节。 SD卡通过 SD 卡读写模块存储经过单片机处理过的有效信息。 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概述 系统的硬件电路部分设计是本课题的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 部分,这部分的设计情况将影响到系统功能的实现。 本章着重介绍硬件部分电路的设计原理,各部分电路 的组成以及外围电路器件的功能等等。 系统硬件框图 如图 : 图 系统 硬件 框图 系统电路模块设计 对应于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这四部分分别为 GPS定位信息接收电路, SD卡读写电路,电源电路与 STC89C52RC接口电路和程序下载电路。 MSP430F149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是 系统的 核心部分,通过对外围各个接口的数据信号的 提取 及处理,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本课题采用 的是 MSP430F149 单片机。 单片机芯片配以必要的外部器件,一般包括电 源供入及电源开关、复位电路、晶振、输入输出电路等就能构成最小系统。 MSP430 功能框图 如图 所示 : 图 MSP430 功能框图 MSP430F149 芯片是美国 TI 公司推出的超低功耗微处理器,有 60KB+256字节 FLASH, 2KBRAM,包括基本时钟模块、看门狗定时器、带 3 个捕获/比较寄存器和 PWM 输出的 16 位定时器、带 7 个捕获/比较寄存器和 PWM 输出的 16 位定时器、 2 个具有中断功能的 8 位并行端口、 4 个 8 位并行端口、模拟比较器、 12 位 A/ D 转换器、 2 个串行通信接口等模块。 MSP430F149 芯片具有如下特点: (1)功耗低:电压 2. 2V、时钟频率 1MHz 时,活动模式为 200μ A;关闭模 式时仅为 0. 1A,且具有 5 种节能工作方式; (2)高效 16 位 RISCCPU, 27 条指令, 8MHz 时钟频率时,指令周期时间为125ns,绝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 32kHz 时钟频率时, 16 位 MSP430单片机的执行速度高于典型的 8 位单片机 20MHz 时钟频率时的执行速度; (3)低电压供电、宽工作电压范围: 1. 8~ 3. 6V; (4)灵活的时钟系统:两个外部时钟和一个内部时钟; (5)低时 钟频率可实现高速通信; (6)具有串行在线编程能力; (7)强大的中断功能; (8)唤醒时间短,从低功耗模式下唤醒仅需 6μ s; (9)ESD 保护,抗干扰力强; (10)运行环境温度范围为 40~ +85℃,适合于工业环境。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所有外围模块的控制都是通过特殊寄存器来实现的,故其程序的编写相对简单。 编程开发时通过专用的编程器,可以选择汇编或 C语言编程, IAR 公司为 MSP430 系列的单片机开发了专用的 C430 语言,可以通过 WORKBENCH 和 CSPY 直接编译调试,使用灵活简单。 单片机引脚图 如图 : 图 MSP430 引脚图 58 脚 RST/NMI 为 430 单片机的复位引脚(低电平有效)。 1 脚 DVCC、 63 脚 DVSS 为数字电源接口。 64 脚 AVCC、 62 脚 AVSS 为模拟电源接口。 注意: 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供电电压为 ~。 32 脚 UTXD0、 33 脚 URXD0 的第二功能为 MSP430F149 单片机两路串口通讯接口中的第一路。 34 脚 UTXD 35 脚 URXD1 的第二功能为 MSP430F149 单片机两路串口通讯接口中的第二路。 29 脚 SIMO0, 30 脚 SOMI0, 31 脚 UCLK0 的第二功能为 MSP430F149 单片机两路 SPI 通讯接口中的第一路。 45 脚 SIMO1, 46 脚 SOMI1, 47 脚 UCLK1 的第二功能为 MSP430F149 单 片机两路 SPI 通讯接口中的第二路。 48 脚的第二功能为 MSP430F149 单片机 MCLK(主系统时钟)的输出端。 49 脚的第二功能为 MSP430F149 单片机 SCLK(子系统时钟)的输出端 50 脚的第二功能为 MSP430F149 单片机 ACLK(辅系统时钟)的输出端。 52 脚、 53 脚为外部高频时钟晶振输入端(程序中说明一般 用 XT2CLK 或HF XTAL 表示)。 8 脚、 9 脚为外部低频时钟晶振输入端(程序中说明一般用 LFXTICLK 表示)。 59 脚 TA0, 60 脚 TA1, 61 脚 TA2, 2 脚 A3, 3 脚 A4, 4 脚 A5, 5 脚 A6,6 脚 A7 的第二功能为 8 路的内部 12 位 ADC 模拟电压输入端口。 54 脚 TDO/TDI, 55 脚 TDI/TCLK, 56 脚 TMS, 57 脚 TCK 为 JTAG 接口(同时拥有仿真器和编程器的功能),用于下载程序并实现硬件在线仿真。 I/O 口的操作 : P1~P6 的公有寄存器位为 PXSEL, PXDIR, PXOUT, PXIN。 其中 P1, P2相对于 P3, P4 , P5, P6 还多出了 3 个寄存器 PXIE, PXIES, PXIFG,这三个寄存器是用于设置开启 P1, P2 的外部触发中断使用的(其中 X 可以为 1, 2, 3,4, 5, 6)。 以下各寄存器功能介绍(以 为例): P3SEL 用于功能选择,当其置 0 选择的是普通 I/O 口功能,置 1 选择的是第二功能; 比如 32 脚 UTXD0 对应 , 33 脚 URXD0 对应。 P3SEL amp。 = ~BIT4。 // 该程序是将 置 0,此时该引脚只具有普通 I/O 口功能 ; P3SEL |= BIT4。 // 该程序是将 置 1,此时该引脚将具有异步串口通信功能。 P3DIR 是用于设置 I/O 口输出方向的。 P3DIR amp。 = ~BIT4。 //该程序是将 I/O 口的方向设置为输入(一般用于读取数据时) ; P3DIR |= BIT4。 //该程序是将 I/O 口的方向设置为输出。 P3OUT 是用于设置 I/O 口输出高低电平的。 P3OUT amp。 = ~BIT4。 ///该程序是使该 I/O 口输出高电平 ; P3OUT |= BIT4。 ///该程序是使该 I/O 口输出低电平。 P3IN 是用于读取外部输入到该引脚,使用该寄 存器前必须将 P3DIR 置 0。 MSP430F149单片机最小系统 最小系统是由保证处理器可靠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电路组成的 ,主要包括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时钟电路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时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操作都是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地周期性地工作。 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运行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 MSP430 系列单片机时钟模块包括数控振荡器 (DCO)、高速晶体振荡器和低速晶体振荡器等 3 个时钟源。 这是为了解决系统的快速处 理数据要求和低功耗要求的矛盾,通过设计多个时钟源或为时钟设计各种不同工作模式,才能解决某些外围部件实时应用的时钟要求,如低频通信、 LCD 显示、定时器、计数器等。 数字控制振荡器 DCO 已经集成在 MSP430 内部,在系统中只需设计高速晶体振荡器和低速晶体振荡器两部分电路。 低速晶体振荡器 (LFXTl)满足了低功耗及使用 32. 768kHz 晶振的要求。 LFXTl振荡器默认工作在低频模式,即 32. 768kHz,也可以通过外接 450kHz~8MHz 的高速晶体振荡器或陶瓷谐振器工作在高频模式,在本电路中我们使用低频模式。 高速晶体振荡器 (HFXT2)也称为第二振荡器 XT2,它为 MSP430F149 工作在高频模式时提供时钟, XT2 最高可达 8MHz。 在系统中 XT2 采用 8MHz 的晶体,XT2 外接 2 个 30pF 的电容经过 XT2IN 和 XT2OUT 连接到 MCU。 晶振电路 如图 所示 : 图 晶振电路 在单片机每次初始加电时,首先投入工作的功能部件是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把单片机锁定在复位状态上并且维持一个延时,以便给予电源电压从上升到稳定的一个等待时间。 在电源电压稳定之后,再插入一个延时,给予时钟振荡器从起振到稳定的一 个等待时间。 从上 MSP430 系统复位电路功能模块图中可以看到了两个复位信号,一个是上电复位信号 POR(Power On Reset)和上电清除信号 PUC(Power Up Clear)。 POR信号是器件的复位信号,此信号只有在以下的事件发生时才会产生: 器件上电时 : RST/NMI 引脚配置为复位模式,当 RST/NMI 引脚 产生 低电平时。 当 POR 信号产生时,必然会产生 PUC 信号;而 PUC 信号的产生时不会产生 POR 信号。 会引起产生 PUC 信号的事件: POR 信号发生时 ; 启动看门狗 时,看门狗定时器计满时 ; 向看门狗写入错误的安全参数值时 ; 向片内 FLASH 写入错误的安全参数值时。 当 POR 信号或 PUC 信号发生时引起器件复位后,器件的初始化状态为: RST/NMI 引脚配置为复位模式 、 I/O 引脚为输入模式 、状 态寄存器 SR 复位 、 看门狗激活进入工作模式、 程序计数器 (PC)装入复位向量地址 0xFFFE,微处理器从此地址开发始执行。 由于 MSP430F149 单片机是低电平复位,在复位键未按下时,由于电容对直流电的阻隔作用,复位端口 REST 为高电平,因此单片机不执行复位功能;当按下复位键 S2 时, 电容 C3 通过 S2 放电,此时 REST 为低电平,单片机进入复位状态,当释放 S2 时,电源通过电阻 R8 给电容再次充电,复位端口的点位由低电平缓慢的上升的高电平,在未达到单片机规定的阈值之前,单片机均认为是低电平,保持复位状态当充电完成后,复位端口为高电平,复位结束。 其中二极管D3 的加入是保证 REST 端的电压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太高。 复位电路 如图 所示 : 图 复位电路 最小系统可以直接作为核心部件应用与工程和科研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最小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展, 能够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本文实现了最小系统的基本功能,介绍了各模块的硬件电路。 该最小系统可以经过适当修改可应用于电子设计、计算机教学与科研、工业控制等领域。 GPS定位信息接收电路 在进行硬件设计时,应根据系统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硬件。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 GPS 接收 机 是 最 基本的组成部分,由它来接收卫星信号,并且产生定位信息。 下面分别介绍 GPS 接收机的分类 、 选择 与各种特性。 接收机的分类 GPS 接收机可以根据用途、工作原理、接收频率等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接收机的用 途进行分类可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型接收机等;按接收机的载波频率进行分类可分为单频接收机,双频接收机;由于 GPS 接收机的定位原理多样,应用范围广泛,所以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来选择适当的接收机。 定位模块的选择 由于本项目开发的是 基于 GPS OEM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系统的研究 ,所以应选择导航型的 GPS 模块。 目前,有很多厂商都能提供 GPS OEM 板产品,如 SiRF、 Conexant、 Sychip、 GARMIN 等公司。 其中 北京三信通导技术有限公司 是最著 名、深受用户信赖的专业 GPS 厂家,在 GPS 的定位、导航领域一直走在最前列,在提供各种类型 的 GPS 成品的同时,还提供一系列最经典的 GPS OEM板产品。 此公司生产 的 GPS OEM 产品的优良的性能既能够满足灵敏度需求,也能够满足动态需求,所以本项目选择 RCB4H 作为 GPS 定位模块。 它为 12 通道的 GPS 接收机,也就是同时可以跟踪多达 12 颗 GPS 卫星,从而能够快速的定位。 GPS 接收机功耗非常小,数据更新率 为 4HZ,即 为每秒 4 次。 简介 GPSOEM 板采用单一 5V 供电,。基于gps的车辆行驶信息记录系统的设计(sd卡存储gps信息)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按钮可以对当前的时间进行设置并且修改闹钟时间。 系统采用 LCD1602 进行输出显示, 1602 中数据总线 DB07 对应单片机中的 P1 口 , 3条控制线分别接另外 3个单片机端口,其他对应接上电源和地。 在键盘模块中添加上拉电阻,上拉电阻可以保证在没有按键输入时,进入单片机四个 I/O 口的按键状态均为高电平,防止干扰产生;当有按键按下时,相应的端口线状态转为低电平,总体框架如下图
C90C516RD+的控制 部分 ,GTM900C 短信息的处理模块, 数据采集电路 , LCD1602 显示 部分。 系统原理框图如图 21 所示 [1]。 系统总的工作原理是: 数据采集电路 采集实时的 温湿度 信息, 并传送到 LCD1602 上实时的 显示, MCU STC90C516RD+判断 所采集的数据是否超过 设 定的范围 ,不超过 设定范围 则继续正常工作
GSM 通信模块设计 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 GSM 模块较多,经过对模块的综合性能比较,本系统选用了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TC35i 无线通信模块。 该模块由 GSM 基带处理器、 GSM射频模块、供电模块(专用集成电路)、闪存、 ZIF 连接器、天线接口等 6 部分组成,可以快速安全可靠地实现数据、语音传输、短消息服务和传真,作为中介,它将报警信息送入 GSM 网络 [19]。 TC35i
缺点:定位精度依赖于定位卫星的数日,这个数目依赖于地理环境 GPS 组成 GPS 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 — - GPS 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 — -地面监控系统; 基于 GPS 的公交自动报站系统设计 7 用户设备部分 — - GPS 信号 接收机 22 GPS 系 统 全球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GPS 定位的基本概念 定位就是确定信息、事物、目标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位置。
网 ”中大量的无线连接设备提供高效的沟通、管理和维护。 低功耗联网功能深具潜能,可驱动各种节能和生活关键应用,包括从无线方式分析住宅或办公大楼性能与控制的感测器,到 以电池运作、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监控 全 国 大 学 生 嵌 入 式 物 联 网 设 计 大 赛 5 设备的身体感测器。 而现有的 8 位或 16 位微控制器( MCU)缺少足够的智能和功能来实现这些应用。 CortexM0
机设计,下面具体分析各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方案一: 基于 FPGA 的 VHDL 语言设计 优点 : FPGA 是一种高密度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器件集成度高,方便易用。 FPGA 在通信、数据处理、网络、仪器、工业控制、军事和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功耗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FPGA 还将进入更多的应用领域。 缺点:用 VHDL 语言编写的程序很难实现符合这个课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