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事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 以便使用着随时查询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变动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 尽管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变革的步伐,但历史的发展自有其不可分割的延续性,所以未来财务报告必须能够兼容现在和过去,这是技术史的共同规律。 2 财务会计报告局限性成因 为了改进现有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需要对现有财务报告局限性的成因进行细致的分析。 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分析 现行的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会计报告。 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 报表 予以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 这一模式是基于以下假设的:一是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相同的;二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事先知道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或至少知道他们制定决策的模型。 然而,即使从决策有用观来看,由于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使用不同的会计责任基础,其信息要求也是多样化的。 不同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因为很难事先确认使用者的所有信息需求和需要的决策模型,因此使得现有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日益显着。 分析对象自身的限制 财务报 告分析是对其分析对象 —— 财务报告的再加工,而作为供给者提供的主要会计信息来源 —— 财务报告,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存在着和会计信息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 产生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包括: 权责发生制 : 虽然有实证研究的结果认为权责发生制并不比收付实现制在 企业 盈利预测及企业 发展 前景分析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但权责发生制的运用的确为企业的 “ 赢余管理 ” 提供 了依据和机会。 财务报告分析结果有效性的一个潜在假设是信息披露是真实、公允的,但这不能排除信息提供者在应用会计中的合理的主观判断,换言之,利润及有关会计数字也许并不是被 “ 操纵 ” 了,而是由于提供信息者自身的风险偏好、职业习惯、职业环境,或者是会计准则的客观规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具有与生俱来的 “ 合理的差异 ” 和 “ 模糊性 ”。 这种存在于会计数字中的主观性反映在财务报告分析中,就会影响分析结果的有用性。 比如,我们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结合损益表分析企业经营利润现金流量含量时, “ 经营现金流量/经营利润 ” 比率可以作为一个 有用的指标考察企业的利润质量,但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在这个指标中;分子、分母的会计数字分别是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模式下得来的,因此其对比口径是存在客观差异的。 在用核指标分析判断企业当期盈利质量时,要结合分析前后各期的情况,否则就可能会削弱对当期数据分析结果的有用性。 同样的问题在其他涉及结合两种模式下会计数字分析中也会有所体现。 历史 成本原则 : 现行会计主要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披田会计信息。 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的“ 成本一效益 ” 原则,一方面是因为历史成本具有直观的 “ 可靠性 ” 和 “ 可验证性 ” ,另外,一些国家的自身会计环境和会计传统也促使企业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被田会计信息。 然而,随 6 着物价变动会计引发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思考,许多国家和会计组织开始研究如何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补充、变革。 尤其随着对衍生 金融 工具计量、披露和分析问题的深入、对企业披露无形资产价值的需求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非历史成本信息收集的成本减少而且可靠性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人们对 会计人员采用历史成本是否仍是 “ 一种良好的直觉 ”产生怀疑,认为对历史成本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改革的时刻已经到来,至少应该对其提供必要的、从公允价值角度出发的信息补充。 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会计研究领域 “ 相关性革命 ”的表现之一,而这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革命源于信息需求的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会计原则、传统、利益集团以及披露及分析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约束,财务报告分析存在着与信息需求之间的差距。 会计基本假设及会计原则在实际中的使用者偏好问题 : 财务报告信息的来源是在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的框架中产生的会计信息, 而这些假设以及原则的采用在提高信息 “ 标准化 ”的同时,也造成了与会计信息需求者信息需求的差距,因为对于信息需求者而言,会计理论中假设的条件以及认定信息使用者持有的偏好是与他们实际的信息偏好不尽相同的。 譬如对于较为激进的、注重企业未来信息的投资者,保守的、稳健的会计原则的采用和历史的、延迟的、纯货币化的会计信息是难以满足其需求的,而以这些历史的、延迟的、纯货币化的会计报告信息为对象的财务报告分析.也不会提高多少这类信息使用者的期望值。 再比如对于希望了解企业在环境方面努力以及相应的成本一效益情况的信息需求者、对于 希望了解企业拥有人力资本和无形资本情况的信息需求者,基于传统会计基本假设和遵循传统会计原则的财务报告及其分析在提供有用性、预测性信息方面的力量是比较单薄的,难以满足这方面信息用户的需求 会计信息需求者自身的理解能力是影响信息效用的一个因素 Ray 和 Marc J. Epstein 在 Epstein1975 年的 “ 年报对于公司股东的有用性 ” 的实证研究和 1993年在 Epstein与 Pava的关于 “ 股东使用公司年报情况 ” 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在 1996 年对 “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的公司 年报对股东的有用性 ” 进行了新一轮的实证研究。 其分析结果中表明:美国的股票投资者正逐渐从委托股票经纪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向个人理财方式;其对公司年报重要性和有用性的认可和重视程度高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报告认为这与美国股票投资者的财务知识 教育 背景较强和会计职业的社会认。论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