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简易频谱分析仪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1 图 CPU定时器内部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 CPU 定时器可以分为 16 位的分频器及 32 位的计数器。 可将计数周期先存到 PRDH:PRD(周期寄存器)中,当计数器启动时, PRDH:PRD 的值载入 TIMH:TIM(计数器)中进行减计数,当值减为 0 时,发出中断请求信号,同时计数值重新装载到周期寄存器中。 定时器初始化主要程序如下: void InitCpuTimers(void) { =150。 // 初 始 化 定 时 器 0 周期寄存器 = 0。 //清零定时器 0 的计数器 = 0。 //初始化定时器 0预定标计数器使其分频系数为 sysclkout/1,即 150MHz。 = 0。 = 1。 //停止定时器 0 的运行 = 1。 //将周期寄存器 PRD中的值装入计数器寄存器 TIM 中, //重装载控制位写 1,控制分频系数和计数初值的装载 12 =1。 //将 soft 和 free 设为 1,在遇到调试断点 =1。 //定时器 0 将继续运行 =1。 //使能定时器 0 中断,若计数器递减到 0 同时 tie 位为 1,定时器发出中断请求 } 中断模块 F2812的中断管理共分为外设级、 PIE级和 CPU级。 由于多种外设集成于芯片内部,会产生许多外设中断,因为 CPU无法处理所有的 CPU级中断请求,因而 F2812有一个专门用于处理判定外设中断的中断扩展控制器( PIE)。 中断仲裁机制确定中断服务程序的位置的原理是根据 PIE向量表存放的每个中断服务程序的地址来确定。 外设级 一当外设有中断事件, 对应外设的中断标识位就会置 1,若对应中断使能位设 1,那么外设中断的请求信号 PIE控制器。 若外设的中断被禁止输入进来,那么外设中断标志将一直保持为 1,直到软件清 0。 PIE 级 PIE的中断都有一个 (中断标志位) 和一个 (中断使能位), 另外,每个 CPU 中断组都有一应答位 PIEACKx。 若 PIE来了中断请求,相应中断标志位 1,若 也为 1,那么 PIEACKx 就可决定 CPU可否响应 此中断。 CPU级 13 CPU 级中断标志寄存器一旦在中断请求送入后标志位就会置 1。 在 IER ( CPU 中断使能寄存器)中相应位置 1,且 INTM(全局中断屏蔽位)为 0的情况下时,CPU会进入中断。 实现中断主要语句如下: DINT。 //禁止中断 EINT。 //使能 INTM(全局中断) ERTM。 //使能 DBGM(全局实时中断 ) EALLOW。 //有些寄存器受到写保护,要写它就先用此语句禁止写保护,写自由 =amp。 cpu_timer0_isr。 EDIS。 //使能写保护 =1。 //PIE级中断使能 IER|=M_INT1。 //使能 CPU中断 进入中断子程序如下: interrupt void cpu_timer0_isr(void) { =1。 ReloadCpuTimer0()。 time++。 if(time==fre) { time=0。 =sin_da[ncount++]。 14 if(ncount=100) { ncount=0。 round++。 if(round==1000/fre) { round=0。 fre++。 } if(fre=100) fre=1。 } } =PIEACK_GROUP1。 } 这段程序中 ncount 用来一个周期内计送出的点数,当到达一个周期的 100点时, ncount 变为 0; fre 为从 100Hz 到 10KHz 的 100个不同频率档, time 是用于定时器进入中断次数的计数,当 time 计数值 =fre 的值时会向 IO 送出正弦表的值,同时 time 清零; round 为不同频率档下波形的不同显示次数,其设置为1000/fre,即当 round 当前值为 1000 除以当前的 fre 时,说明 1000/fre 个当前频率下的正弦波已经全部送出, fre 自动加 1, round 变为 0。 GPIO 模块 GPIO 就是通用 IO 口。 嵌入式系统中常有很多的简单外部设备 /电路,对它们的控制,使用 GPIO(通用可编程 IO 接口)即可。 F2812 包含有 56 个多 功能引脚,其第一功能是作为通用意义数字 I/O 口 15 ( GPIO),为了使用通用 I/O,我们需要对 GPIO 进行相应的设置。 为了将数字量的正弦波输出,设计需要通过设置 GPIO 实现,具体语句如下: void InitGpio(void) { EALLOW。 =0x0000。 //将 gpio 设置为通用 i/o 口 =0x00ff。 //设置 gpio 为输出 =0x0000。 //窗宽为 0,无抗噪声能力 EDIS。 } DAC 转换模块 DAC0832 是采用 CMOS 工艺实现。 它是 8 位分辨率的数模转换集成芯片。 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 这个 DA 转换器应用很广泛因为它相比其他芯片来说 价格低、接口 电路 简单、转换控制容易。 DAC0832 包含有 8 位 DAC 寄存器、 8 位输入寄存器、 8位 D/A 转换器,它的采样频率高达 5MHz,因而可以实现对需要采样率高于 1MHz 的正弦波的采集。 16 图 DA模块电路图 如图所示, DA 模块采用的是 0832 器件手册上的应用例程。 图中 Q1 的作用是将电流输出型信号改为电压输出型信号; Q2的作用是由于输出是反向的电压,因此此处是起到反相器的作用。 陷波网络模块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有源带阻滤波器。 本有源带阻滤波器主要通过 双 T网络实现。 电阻电容组成外围网络和 LM358芯片 一起 实现功能。 通过电容电阻的谐振作用实现帯阻作用,通过 358芯片实现放大信号的作用。 17 图 陷波网络模块电路图 图 所示, RF 和 Rf(即 R4 和 R5) 选择 了 稍大一些的电阻值 是为了 使 电路更稳定 ,这里使用的分别是 160K 和 200K。 选择较小电容 也是 为了使电路运行更稳定 , 这里取 C= fo=1/2πRC 可得 R的值约为 27K,考虑到实际连接电路的问题,减少元件的个数,取 R1=R2=56K。 其各项参数如下: R1=R2=R=56k; R3=27k C1=C2 =1Nf ; C3= R5=Rf; R4=RF。 中心频率 fo=1/2πRC = 18 带宽 f2f1=2( 2Kf) = 增益 Kf=1+RF/Rf= Q点 Q=1/2(2Kf)= 图 陷波网络模块电路图 使用 multsim 中的波特图 实现了仿真 ,如图 所示。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其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19 图 信号调理电路 图中 R6以及 R7用于分压,使信号电压降低在 DSP 所要求的 0— 3v内,后面利用 LM358 制成的电压跟随器, 以 “ 隔离 ” 前后级之间的影响。 AD 采集模块 AD采集模块实现信号采集需要如下两个步骤: (1)利用事件管理器中的定时器定时决定采样频率; (2)设置 ADC模块; 其软件流程图如下所示 , 20 图 信号调理电路 事件管理器定时设置 在 AD采集过程中,利用事件管理器 EV的通用定时器实现采样频率的确定。 事件管理器包括 EVA和 EVB,有通用定时器 4,每个定时器有如下特点:: 16 位 TxCNT(定时器增 /减计数器)。 16 位 TxCMPR(定时器比较寄存器)。 开始 DSP 初始化 ADC 模块初始化 配置 ADC 配置 EVA 设置定时器 1 AD 采集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AD 采样,将采样结果送入循环采样数组 采样满 512 次 ? 消除 AD 中断标志开总中断 中断返回 N Y 21 16 位 TxPR(定时器周期控制寄存器)。 16 位 TxCON(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一个 TxCMP用于通用定时器比较输出。 定时器按照寄存器 TxCON 中的 TMODE1, TMODE0 位确定的工作 模式工作分别是停止 /保持模式、连续增计数模式、定向增 /减计数模式还是连续增 /减计数模式,较为常用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 本设计采用的是连续增计数模式,下图为其工作模式图: 图 通用定时器连续增 计数模式 当计数器和周期寄存器在一个时钟周期匹配时,中断标志位会置为 1。 在外设中断未被屏蔽的情。基于dsp的简易频谱分析仪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均匀分段的方式划分量化区间 ,就称之为均匀量化或线性量化 ,其主要问题是小信号处量化噪声大 ,信号过大超过量化范围时又会产生显著的过载量化噪声。 因此 ,实 际采用的都是非均匀量化。 PCM 编码虽然能够提供相当好的长途通信级语音质量 ,但由于其速率过高 ,尤其在多媒体应用以及在共享信道的数据网中应用时 ,采用 PCM传送话音占用的网络带宽资源过高 ,所以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技术
EG2 不是 MPEGl的简单升级,MPEG2 在系统和传送方面作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和进一步的完善。 MPEG2 特别适用于广播级的数字电视的编码和传送,被认定为 SDTV 和 HDTV 的编码标准。 MPEG4 也是由 ISO/IEC 下的“动态图象专家组”制定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于 1999 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它是一个适用于低传输速率应用的方案。 实际上, MPEG4 对
个更深入的了解。 在了解课题以后,接下来本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课题的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在学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自己课题做好充分的扩展和发挥。 本课题主要设计方案是从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来完成设计目的,选用 TI 公司 TMS320VC5402 定点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13[ 作为 CPU。 硬件方面设计主要原理是:通过信号发送器产生的 0~2V模拟信号,经过 AD 采样,送到
系统基本功能的调试工作,主要工作包括 : (1) 方案论证 :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控制方案。 (2) 原理图绘制 :根据系统设计 方案完成控制系统 DSP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工作,包括 DSP 本体电路设计和直流直线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3) 硬件调试 :制作 PCB 电路板。 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按照控制系统技术指标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规划
3。 50 通信接收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51 本章小结 51 第六章 现场测试数据和分析 52 现场测试实验 52 测试数据分析 54 电能测量数据分析 54 电梯能效数据分析 55 提高电梯能效的途径 59 本章小结 59 结 论 60 参考文献 61 V 附 录 63 攻读硕士学位期 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致 谢 72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课题的研究背景
十分强大,它集成了代码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调试等诸多功能,而且支持 C/C++和汇编的混合编程,其主要功能如下: 具有集成可视化代码编辑界面,用户可通过其界面直接编写 C、汇编、 .cmd文件等; 含有集成代码生成工具,包括汇编器、优化 C 编译器、链接器等,将代码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调试等诸多功能集成到一个软件环境中; 高性能编辑器支持汇编文件的动态语法加亮显示,使用户很容易阅读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