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检测节点设计课程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AD7812 内部有 8 路模拟开关可以采集 8 路模拟信号,这里只需要将经放大的传感器输出信号输入到其中任意一路即可,为了简便起见,就取其中的第 1路模拟开关作为输入信号的通道。 由于 AD7812 内部具有转换时钟源,因而不需要外部提供时钟源。 单片机只需要通过它的串行时钟输入、数据输出、数据输入、转换输入 4根引脚就可以对其进行控制。 该部分电路设计如图 所示。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8 图 AD 转换电路 湿度检测电路 控制电路由基准脉冲发生器、湿敏传感单稳延时电路、脉宽比较电路、积分电路和测量表头组成。 湿度传感头采用湿敏电容 Cs,它是用湿敏高分子薄膜作为电解质,利用该薄膜吸附水分的分子可逆性,使电介系数的变化反应到电容量的改变。 湿 敏电容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好。 IC IC2 采用一块双时基电路 556,一般做成为稳态的多谐震荡器,震荡频率由 R RP C1决定,图示参数的震荡周期约为 130uf,占空比为 1:1。 IC2和 R湿敏传感电容组成单稳延时电路,单稳态时间 S3d ,由于 Cs 的电容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而做出变化,因此暂稳宽度可反映湿度的大小。 它将 IC1输出的基准脉冲负微分脉冲作为触发计时的起点,输出的定时脉冲在 D4相与、比较,将反映湿度变化的比较脉宽检出并 且积分,得出与相对湿度对应的平均电流电压值。 湿度传感器的电路图,如图 所示: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9 图 湿度检测电路 CAN 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 CAN 总线接口电路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接口、总线收发器等。 采用Philips 公司生产的 SJA1000 控制器和与其配套的 82C250CAN 收发器。 按照 CAN总线物理层协议选择总线介质,设计布线方案,连接成 CAN 网络。 双绞屏蔽线可设两套,在两套介质上同时进行信息传输,接收方只用一个介质。 在冗余和非冗余段的连接临界点处进行总线切 换。 硬件电路的设计主要是 CAN 通信控制器与微处理器之间和 CAN总线收发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接口电路的设计。 CAN通信控制器是 CAN总线接口电路的核心,主要完成 CAN 的通信协议,而 CAN 总线收发器的主要功能是增大通信距离,提高系统的瞬间抗干扰能力,保护总线,降低射频干扰( RFI),实现热防护等。 总线控制器 SJA1000 在电路中是一个总线接口芯片,通过它实现上位机与现场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该电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过 CAN 总线接收来自上位机的数据进行分析组态然后下传给下位机的控制电路实现 控制功能,当 CAN 总线接口接收到下位机的上传数据, SJA1000 就产生一个中断,引发微处理器产生中断,通过中断处理程序接收每一帧信息并通过 CAN 总线上传给上位机进行分析。 AT89C51 是CAN 总线接口电路的核心,其承担 CAN 控制器的初始化、 CAN 的收发控制等任务。 PHILIPS 公司的 PCA82C200 是符合 协议的总线控制器, SJA1000 是它的替代产品,它是应用于汽车和一般工业环境的独立 CAN 总线控制器。 具有完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0 成 CAN 通信协议所要求的全部特性。 经过简单总线连接的 SJA1000 可完成 CAN总线 的物理和数据链路层的所有功能。 其硬件与软件设计和 PCA82C200 的基本CAN 模式( BesicCAN)兼容。 同时,新增加的增强 CAN 模式( PeliCAN)还可支持 协议。 SJA1000 的引脚图如下图所示: 图 SJA1000 引脚图 CAN 收发器 82C250 是 CAN 控制器与物理总线间的接口,可以提供对总线的差动发送和接收能力,与 IS011898 标准完全兼容,并具有抗汽车环境下的瞬间干扰、保护总线的能力。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在 CAN 控制器和 CAN 收发器之间采用光耦 6N137 进行隔离 PCA82C250 提供对物理总线的符合 CAN 电气协议的差动发送和接收功能,另外,它具有的电流限制电路,还提供了对总线的进一步的保护功能。 通过 82C250与物理总线进行连接,可使总线支持多达 110个节点的挂接。 上图给出 PCA82C250的功能方框图。 对于 CAN 控制器及带有 CAN 总线接口的器件, 82C250 并不是必须使用的器件,因为多数 CAN 控制器均具有配置灵活的收发接口并允许总线故障,只是驱动能力一般只允许 20~ 30个节点连接在一条总线上。 而 82C250 支持多达 110 个节点,并能以 1Mbps 的速率工作于恶劣电气环境。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1 图 82C250 引脚图 CAN 接口电路如图 所示。 图 CAN 接口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设计中,对系统的电源都一致采用 DC+5V 电压,光耦部分电路所采用的两个电源 Vcc 和 Vdd 必须完全隔离。 为此,设计电源如下所示: 图 电源电路 E A /V P31X119X218R E S E T9RD17WR16I N T 012I N T 113T014T115P 101P 112P 123P 134P 145P 156P 167P 178P 0039P 0138P 0237P 0336P 0435P 0534P 0633P 0732P 2021P 2122P 2223P 2324P 2425P 2526P 2627P 2728P S E N29A L E /P30T X D11R X D10U1A T 89C 5 2V C CY112MC130p FC230p FC3 10u FS0S W P BR110k+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J2 L C D 1602GNDVDDVL RSR\W\EN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BL+ BLR22kRS RW EN AD0AD1AD2AD3AD4AD5AD6AD7V C CT R I G2Q3R4C V ol t5T H R6D IS7VCC8GND1555H S 110 1AD0AD1AD2AD3AD4AD5AD6AD7R3576 K+5R4R51KR6909 KT0RDWRT X D1R X D4V R E F5V C C3C A N H7C A N L6RS8GND2R882C 5 0IN3V D D2V C C8EN7OUT6GND56N 137AD61AD72A L E3CS4RD5WR6C L O C K O U T7X T A L 19X T A L 210R S T17I N T16V S S 18V S S 221V S S 315AD023AD124AD225AD326AD427AD528T X 013T X 114V D D 122V D D 218R X 019M O D E11V D D 312R X 120S J A 1000I N 026m s b 2 1212 220I N 1272 3192 418I N 2282 582 615I N 312 714l s b2 817I N 42E。基于can总线的蔬菜大棚温湿度检测节点设计课程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所以 C 节点发现有冲突,而且自己标识符的优先级低,于是 C 节点退出仲裁。 同样的道理, 8 节点在发 送 I D. 5 后退出仲裁。 CAN 总线优先级的仲裁与 Ether 有很大的不同。 Ether 采用的是 CSMA/CD 协议,即检测到碰撞后,各节点均先退出发送,经过各自随即产生的时间延迟后再重新发送。 而 CAN 总线这种按优先级判别的方法,可以使优先级高的消息先发送。 因此
DP 压力传感器把压力转换成对应的毫伏电压信号,再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经 TLC0832 分时采集送单片机 89C52,单片机处理后送显示,通过 定时 中断把采样的压力数字信号经 CAN 总线 送 到上位机上 实时 显示。 在 2 个 下位机传感器 节点上,单片机 89C52都接看门狗 复位电路 、 键盘和数码管等附属 电路。 看门狗 X5045 监视单片机的正常运行, 数码管用于显示相应的值
,当 PDIUSBD12 从 USB 收到一个数据包那么就对 MCU 产生一个中断请求 ,MCU 立即响应中断 ,在 ISR 中固件将数据包从PDIUSBD12 内部缓冲区移到数据缓冲区 ,并在随后清零 PDIUSBD12 的内部缓冲区 ,以使能接收新的数据包。 MCU 可以继续它当前的前台任务 ,返回到主循环检查循环缓冲区内是否有新 的数据。 图 为 PDIUSBD13 固件编程结构图。 图
化成相关知识的介绍, CAN 总线技术的简要说明,硬件电路用到的一些主要器件也给出了它们的主要参数及工作原理等。 最后还给出了系统总体的设计方案,分为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方案。 第三章为系统硬件电路部分,包含硬件实现框图、存储器、主控制器、电源电路、通讯电路、电流采集、电压采集、过流保护等模块的说明。 简要的解释了硬件电路主要模块的原理及功能。 第四章为系统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包括 ARM
高,工作电流大,灌电流最大可达到 500mA,输入电阻 ,高耐压和大电流,并且能够在关态时承受 50V的电压,输出还可以在高负载电 流并行运行,但在设计时不要超过每个驱动器的电流的限制。 2 ) IRF740NMOS 芯片 IRF740 属于 NMOS 开关芯片,漏极电流最 小 200MA, 漏极电流最大 10A, 栅源电压最大可承受 25V,额定功耗 25W, 而 TO220 封装的
期阶段中早期的汽车网络中,各个厂商都用自己的标准, 大基于 CAN 总线的汽车车灯控制网络的软件设计 2 家都想在这个领域称雄称霸 军阀割据,导致没有一 个 大家都认同的 标准出现。 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每个用户都要自己定义 繁琐的 通信协议 用来 串行通信的发送和接收器。 没有统一的标准。 汽车网路急需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 因为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家联合,协助建立一个被大家接收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