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领犯罪(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① 杨敦先、谢宝贵:《经济犯罪学》,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9 年,第 65 页。 ② 刘强:《美国犯罪学研究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第 291 页。 ③ 张文军:《论白领犯罪》,《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 年第 5 期。 烟台大学 毕业论文 ` 3 罪 , 危害企业管理犯罪等。 ① 二 、 白领犯罪的现状及危害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 白领这一阶层大多都具有 较高的社会地位 及经济收入 , 他们一旦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财富等犯下罪行 ,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比其他一般犯罪造成的损失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比起那些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抢劫、盗窃等直接侵犯财产罪行,白领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甚至是更严重 ,一般很难准确地估算出所有的损失。 ( 一 )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白领犯罪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 ,我国的经济形态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活动的存在和市场的形成,从体制上,为产生现代经济犯罪提供了可能。 由 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利益格局的调整所造成的不平衡性,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过程中,体制、法制、管理的滞后性,产生了可供白领犯罪利用的间隙和漏洞。 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我们都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导致白领犯罪在我国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尤其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公职人员的白领犯罪现象日益严重,较之前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 ,仅 2020 年 8 月到 2020 年 6 月,就有共 416 名国家高级公务人员 因涉及商业贿赂、权钱交易而被查处,其中厅局级干部 49 人。 并且,我国白领犯罪的危害形式上,共同犯罪现象非常突出。 金融财税领域内,常出现有共同 故意、有组织、有分工的群体化犯罪。 这样的群体成员中,有政府官员,也有企业人士,因而能成为上下串通、内外勾结、政企联手、滥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集团或团伙。 ② 从我国的白领犯罪现象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各种数据来看,白领犯罪在我国现阶段,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将不断滋生蔓延,呈现严重化发展趋势。 ( 二 ) 白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白领犯罪的产生已经有较长的一段历史,现实生活中,随着科技 、 网络的迅速发展,白领犯罪 还 出现了很多新的犯罪形式,如美国增长最快的白领犯罪行为身份、网络盗窃,即利用秘密程序窃取用户硬盘密码或账目 数字用于商业交易的非法活动,另如保险欺诈、信用卡诈骗、商业性贿赂等。 罪犯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难以估计。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 一项 调查报告显示,一般刑事犯罪涉案金额平均为500 美元,而高智能的白领犯罪涉案金额则高达 50 万美元。 瑞士联邦警察局的专家对白领犯罪情况进行的估计表明,瑞士白领阶层每年经济犯罪的涉案金额估计在 30 亿到54 亿瑞士法郎之间, 比 该 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 %还多。 ③ 白领犯罪 不仅 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 , 对社会关系也造成极大 危害。 萨瑟兰指出:“白领犯罪所带来的紧急损失虽然很大, 但与它对社会关系造成的危害相比,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它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 ① 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 2020 年,第 714 页。 ② 金强:《白领犯罪及防治策略研究》,《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年第 2 期。 ③ [美 ]凯瑟琳 F布里基 , 《公司犯罪与白领犯罪:案例与资料》,北京:中信出版社, 2020 年,第 7 页。 烟台大学 毕业论文 ` 4 必然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它降低社会公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社会混乱。 ” ① 因此说, 白领犯罪本质上侵犯的是社会的信任,由此产生的不信任,不仅危害了社会道德,更会造成社会的失序, 腐蚀善良的社会风气,使公众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危害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影响深远。 三 、 白领犯罪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白领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不同普通的刑事犯罪, 具有与一般犯罪不同的特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其他犯罪学家在萨瑟兰的基础上,对其定义、特征及表现形式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 ( 一 ) 白领犯罪的特征 违法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应 受 刑罚处罚 性是所有犯罪的共性,白领犯罪也是如此,但具体说来 它 也有区别于其他类型犯罪的 个性 特征: 1. 犯罪主体的智能性。 白领犯罪的主体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大多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智力水平,表现为高智商作案,故又有“智能犯罪”之说。 他们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现代高科技,其作案手段高明、隐蔽,难以侦察,容易逃脱,属高 技术犯罪,当今高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又使白领犯罪普遍化。 2. 被害人的无意识性。 经济犯罪的被害人极少知道自己被害,这是白领犯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一个特别之处。 其被害 主体缺乏被害意识,甚至会主动配合罪犯的行为,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