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et的公交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织方式存储的相互有关的数毕业论文(设计) 第 3 页 据 的集合,这些数据不仅彼此关联而且可以动态变化。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数据共享 数据的独立性 在数据库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为 DBMS 即数据库管理系统他是使用户能够实现数据加工的数据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以下几个功能: 建库功能 数据的操作功能: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查、改等功能 【 5】 ( 二 )编程软件采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xx Visual Studio 是 Windows 平台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它是建立在 IDE(统一开发环境 )的 基础之上,可用于开发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毕业论文(设计) 第 4 页 第 2章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概述 需 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建立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 电脑系统 时描写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系统分析 员和软件工程师确定顾客的需要。 只有在确定了这些需要后他们才能够分析和寻求新系统的解决方法。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一个阶段 它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 ”这个问题。 需求分析的任务还不是确定系统怎样完成他的工作,而仅仅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那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 6】。 具体说需求分析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 —— 通常对软件系统有下述几个方面的综合要求: 功能需求 —— 这方面的需求制定系统必须提供的服务。 通过需求分析 应该划分出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 性能需求 —— 性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通常包括速度(响应时间、信息量速率) 【 7】 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 —— 可靠性需求定量地指定系统是的可靠性,可用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它量化了用户可以使用系统的程度,例如:“在任何时候主机或备份机上的机场雷达系统应该至少有一个是可以用的,而且在一个月内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盖系统不可以用的时间不能超过总时间的 2%。 ” 【 4】 出错处理需求 接口需求 约束 逆向需求 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 第 5 页 ( 2)分析系统的 数据要求 每一个系统在本质上都是处理信息的,系统必须处理的信息与系统得到的信息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面貌”,因此必须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而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通常采用建立数据模型的方法即实体 —— 联系图( 节 )。 复杂的数据由许多基本的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结构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利用数据字典可以全面的定义数据,但是数据字典不够形象直观。 为了提高可理解性,我们可以用层次方框图和 Warnier 图辅助描绘数据结构。 实体 —— 联系图( ER 图) 实体 —— 联系图概述 为了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楚、准确的描述出来 ,系统分析员通常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 概念性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问题的数据模型,是按照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建立的模型。 它描述了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它 反 映了用户的显示环境,而且与在软件系统中的实现方法无关 符号系统 在实体 —— 联系图中包含 3 种相互关系的信息如 表格 1 所示: 表格 1 ER 图 符号 图形 名称 描述 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时对软件必须的复合信息的抽象。 所谓复合信息是指具有一系列不同性质 或属性的事物,仅有单个值的事物(例如,宽度)不是数据对象 毕业论文(设计) 第 6 页 属性 数据对象 一般具有若干特征,这些特征就称为数据对象 的属性,例如 :数据对象 “ 学生 ” ,具 有学号、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和系别等特征,这些就是它的属性。 联系 实体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关系。 例如, “ 学生 ”与 “ 课程 ” 之间有 “ 选课 ” 的关系。 这种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被抽象为联系。 在实体联系图中,联系用联结有关实体的 菱形 框表示,如图 所示。 联系可以是一对一 (1:1),一对多 (1:N)或多对多(M:N)的,这一点在实体联系图 中 也应说明。 例如在大学教务管理问题中, “ 学生 ” 与 “ 课程 ” 是多对多的 “ 选课 ” 联系联系。 【 8】 公交 实体 —— 联系图 在本文中的公交 ER 图如 图 21 所示: 毕业论文(设计) 第 7 页 公 交 线路 信 息路 线站 点I D站 名站 点 序 号路 线 号路 线I D ( I D )A r e a I D1N1N路 线K m站 点I D其 他 信息A r e aC i t y 2I DP r o v i n c eC i t y1NP i n y i n 图 21 公交 ER 图 层次方框图 层次方框图是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框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 树形结构的顶层是一个单独的矩形框,它代表完整的数据结 构,下面的各层矩形框代表这个数据的子集,最底层的各个框代表组成这个数据的实际数据元素(不能再分割的元素)。 在本文中的公交查询系统层次方框图如 图 22 所示: 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页 公 交 查 询 系 统用 户管 理 员线 路 查 询站 点 查 询 增 加 信 息 修 改 信 息换 乘 查 询删 除 信 息 图 22 层次方框图 数据流图( DFD) 数据流图概述 数据流图( DFD)是一种图形化技术,它描绘信息流和数据流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 在数 据流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部件,他只是描绘数据在软件中流动和被处理的逻辑过程。 数据流图是系统逻辑功能的图形表示,即使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它,因此,他是分析员与用户之间几号的通信工具。 此外数据流图设计时只需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逻辑功能,完全不需要考虑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些功能,因此他也是进行软件设计的很好的出发点。 符号 系统 数据流图通常包含以下几种符号 : 符号 名称 说明 正方形 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圆角矩形 代表数据的变换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 第 9 页 画图原则 画图原则:( 1)数据流图上所有图形符号只限于以上四种基本图例 ( 2)顶层数据流图必须包含 4 种基本元素 ; ( 3)顶层数据流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外部实体之间 ; ( 4)至少有一个数据输入流和一个数据输出流 ; ( 5)在数据流图中必须按层给处理框加编号,该编号表明该加工处 ; 在那一层以及上下层父图与子图的对应关系 ; ( 6)规定数据流图与他上一层的一个处理对应,两者的输入数据流和输出数据流必须一致,即父图与子 图平衡,还应该在数据流图中缴入必要地说明以帮助用户理解 ; ( 7)图上的每个元素都应该有名字,数据流和数据文件名字表明流动的数据是什么,而处理的名字应表明处理做了说明事情。 公交 DFD 图 开口矩形 代表数据存储 箭头 表示数据流,即特定数据的流动方向 毕业论文(设计) 第 10 页 使 用 者使 用 者公 交 查 询 系统线 路 站 点管 理 人 员 公 交 线 路 详 细 信 息D 4 管 理 人 员 表使 用 者使 用 者1 . 1 用 户 查 询1 . 2 管 理 员 操 作D 1 线 路 D 2 站 点D 3 公 交 线 路 详 细 信 息D 1 线 路 D 2 站 点D 3 公 交 线 路 详 细 信 息使 用 者使 用 者1 . 1 用 户 查 询D 1 线 路 D 2 站 点D 3 公 交 线 路 详 细 信 息1 . 2 . 1 管 理 员 登 陆D 4 管 理 人 员 表1 . 2 . 2 管 理 员 操 作D 1 线 路 D 2 站 点D 3 公 交 线 路 详 细 信 息公 交 数 据 流 图 — — 顶 层 图公 交 数 据 流 图 — — 一 层 图公 交 数 据 流 图 — — 二 层 图 图 23 公交 DFD 图 毕业论文(设计) 第 11 页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一个系统可以看成是由多个小模块组成,这些小模块之间应该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 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联程度的衡量。 而耦合程度取决于模块时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耦合包括以下几种: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特征耦合 公共耦合。 内聚:内聚标志着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之间的彼此结合程度。 内聚包括以下几种:功能内聚 顺序内聚 通信内聚 过程内聚 时间内聚 逻辑内聚 偶然内聚。 公交查询系统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大模块组成即:用户查询模块和管理员模块。 用户查询模块 用户查询模块主要供用户使用其主要完成的对公交信息的查询,这些查询包括公交站点、公交线路以及公交 站点到站点的额查询(公交换乘插叙)并将查询的结果通过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并且需要制定一个“选择框”以便用户进行模糊查询。 管理员模块 管理员在公交查询系统中拥有最高的权限,它能够对公交信息进行增、删、查、改等一系列工作,当然对于管理员模块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当正确以后才能进行操作。 毕业论文(设计) 第 12 页 第 3章 详细设计 系统详细设计 系统的详细设计阶段其根本目标是确定应该怎样具体的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得到对系统的准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整个描述直接翻译为用 vs20xx 编写的程序代码,在这一阶段不是 实现软件的具体代码编写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主要表述系统的功能架构如图 所示 公 交 查 询 系 统用 户管 理 员 图 31 系统功能架构 系统各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对于用户模块来说就是完成对信息的查询功能并返回值如图 ,对于管理员来说不仅可以查询公交的信息还可以对公交信息进行增、删、查、改等工作如 图 3 图 323 所示: 用 户线 路 查 询站 点 查 询换 乘 查 询管 理 员增 加 信 息 修 改 信 息删 除 信 息 图 32 功能图 图 33 功能图 .数据库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第 13 页 数据库 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设计)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构,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数据管理需求和数据操作需求。 【 9】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功能能否实现 ,数据操作是否简单。 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很容易使用 ,并且能够保护数据的有效性。 而设计不好的数据库虽然能够发挥相当的作用 ,但是可能会导致数据的无效、错误或者丢失。 【 10】 数据库设计 步骤 建立了数据库的步骤: 数据库系统的生存期可划分为: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 设计、物 理结构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七个阶段,而需求分析和概念结构设计可以独立于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而进行。 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与选用的 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密切相关。 我们通常把前五个阶段称为“数据库的分析和设计阶段”,后两个阶段称为“数据库的实现与运行阶段。 ” 【 11】 ( 1)需求分析:在这一步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数据库所有的信息内容和处理要求,并对其进行分析。 ( 2)概念结构设计:经过需求分析后,在这个阶段把用户的需求加以解释,并用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 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抽象,具有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库实现的优点,因此它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表达出来。 ( 3)逻辑结构设计: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工具将信息世界中的概念模型映射为计算机世界中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且将其用数据描述语言表达出来。 ( 4)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指对数据库存储结构和存储路径的设计,即将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在实际的物理存储设备上加以实现,从而建立一个具有较好性能的数据库。 【 12】 ( 5)数据库实施:数据库实施和运行维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