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公务员考试制度是否合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考任制的主要形式。 (四)中西方公务员考录制度报考的资格条件比较 西方公务员制度自创时起 ,就一直强调文官 政治中立 原则 ,规定文官不准参与政治活动 ,强调政治、业务分开 ,要求公务员超然于党派之争以外。 中国 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行政机关接受党的领导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热爱社会主义 即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公务员的考录制也是在党的干部路线指导下建立的 ,中国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是测评公务员的重要内容。 (五)中西方公务员考试方法比较 西方公务员录用的文官行政职系考试分行政、执行、文书与助理文书 4 个级别 ,是一种纵向的分离考试法。 第一轮笔试 ,第二轮复试。 笔试主要采取传统的论文式。 复试形式繁多 ,主要有阅读与理解测验 ,起草文件、组织会议与讨论、智力测验、口试、考生互评等。 [2] 中国采 取的是按职位性质命题 ,实行二轮制考试 ,是一种横向的分类考试法。 第一轮笔试 ,包括机关必备知识、专业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三部分。 笔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当今公务员素质通专结合的发展趋势。 第二轮面试 ,考察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风度仪表、组织领导能力以及性格、情绪等个性心理特征。 其方法有面谈法、答辩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测验法等。 (六)中西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比较 考试程序的定型化是考录制走向成熟的表现。 从考试的具体程序来看 ,两者大体相同 ,都经过计划、公告、报名、考试、体检、录取、试用、正式任用等几个步骤。 而在西方公务员录用过程中 ,对有限竞争考试及对某些专业技术人才的甄选则可简化程序。 中国的考试程序中包含了考核这个环节 ,这是中国所独有的 ,考核所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候选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这是与我国一贯坚持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标准相适应的。 只有准确地把握被挑选的干部是为公还是为私 ,即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还是将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置于党和国家利益之上的人 ,才能保证找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公务员。 因此 ,录用考核具有资格复审作用、录用依据作用、监督作用和激励作用。 这也是我国坚持录用考核的重要原因。 当然 ,中西方选拔公 务员 (文官 )的制度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比如都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表明了这是一种有效的选人用人方法 ,它凝聚了人类智慧 ,蕴含着科学的成分。 三 、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探索和推进的过程。 公务员考录制度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探索至今,考录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与支持,保证了国家机器健康、高效地运转。 可是,我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因为当前我国公务员的录用体制正处在转型期,旧的体制尚未打破,而新的有效机制又未建立,虽然我们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毕竟刚起步,相应的制度还不够完备。 (一)报名资格随意规定,考试入口缺乏平等性。 平等平等原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公民在担任公职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 所以有的国家也把平等原则称之为机会均等原则。 可是我国目前在对国家各级公务员的考试录用中 ,对某一职位的报考条件往往是由用人单位自行规定 ,这就为考试录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大 开了方便之门。 比如一些基层单位招考一般办事员,按常理具备一般的大专或本科学历就够了,但用人单位却提出硕士甚至更高的或离谱的要求。 有些地方还存在学力歧视,即限制非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参加公平竞争,甚至有的职位没有充足理由也作出地域、身份或党派和性别要求。 不合理设置招考条件,不仅影响公平竞争,而且还会造成人力资本的闲置和浪费。 这样一来 ,把大多数本来有资格报考这个职位的考生给限制于门外 ,使竞争性大大削弱。 笔试之后再利用面试阶段的弊端 ,使关系人顺利通过。 从而让国家公务员考试变成了失去“公平”灵魂的作秀。 (二)考试 方法和内容缺乏科学性 1.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科学,缺乏考试信度。 当前在我国公务员考试中 ,职位分类工作在公务员考试中没有科学体现 ,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中 ,专业科目的考试题目都是由用人单位自己安排 ,这样极不科学 ,这是因为用人单位是一种实际工作部门 ,而不是一种考试机构 ,他们对考试的科学命题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无论是在笔试命题还是在面试中 ,用人单位是不应该参与其中的 ,可是在目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 ,用人单位却在这两种考试中的作用出奇地大 ,这种外行充内行 ,用人单位自己选人的现实 ,让我国公务员考试的信度大打折扣。 总体来讲, 无论是中央还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试题,还是地方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笔试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