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租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之,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是能够满足建设需要的。 ( 五 ) 地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1830620xx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5001120xx 附录 A,项目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六) 交通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 紧邻城市道路 , 交通十分方便, 可以节省大量运输费用。 (七)基础及配套设施条件 该项目所在区域 内 供水、供电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完善,能够满足项目的实施以及以后的正常运营。 (八)施工条件 本项目 实施 有着极其优越的施工条件。 一是施工场地环境较好,道路交通、用电、用水等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由统一规划、统筹解决;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是交通方便,施工材料、设备等可以运至现场,能节约运输费用;三是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有利于降低施工工资成本;四是建筑材料来源广泛,供应充足,一些材料可就地取材。 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四 章 建设规模及 内容 一、确定规模的依据和原则 (一)确定规模的依据 《关于加 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 [20xx]87 号) ; 《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xx); 市 城市 总体规划。 (二)确定规模的原则 项目建设符合 市 城市 发展规划。 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程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二 、建设规模 及内容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62 亩 , 总建筑面积 102250 m2,其中 :公租房 1636 套, 建筑面积 81800 m2, 配套附属用房建筑面积 20450 ㎡;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集体 宿舍、 家属宿舍、 管理用房和辅助配套等建安工程及土石方、 场区 道路绿 化、电力、消防、环保、照明、给排水等其他配套设施。 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五 章 工程方案 一、 设计依据 (一 )业主提供的 1: 500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 (二 )业主提供的方案设计任务书; (三 )《 市 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四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 50352— 20xx); (五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 3620xx J 48020xx); (六 )《住宅设计规范规范》 (G 50386— 20xx); (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5001120xx); (八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5000920xx); (九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5000720xx); (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5001620xx); (十一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 5014020xx); (十 二 )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设计规范、标准、法规和条例。 二、 总平面设计 (一) 地块概述 本项目地处 市 金龙大道、经济开发区、龙池工业园区、鼓楼工业集中区等四个地点 , 用地 地形规则 ,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62 亩, 现有地势经 平场设计后地势平坦。 在总平面设计中主要把握以下三点:整体布局规整,具有现代风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尚;与 周围 建筑群在功能、交通、空间形象上协调;突出信息时代便捷、高效、互动的结构理念。 公租房 工程 采用围合式布局,充分考虑“ 建筑 — 人 — 环境 ” 三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力争创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有机居住环境。 (二) 总平面布置 规划目标 营建优美的人文社区,在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提升用地的经济效益,使工程达到功能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结构清晰、道路顺畅、适当配套等要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尊重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空间,同时具有鲜明的 地方特色和新的 公租房 理念。 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小区建筑利用地形合理布局,沿用地红线布置住宅、小区内按南北向布置 6 层住宅,建筑围合形成宜人的小区空间,小区内部视线通透,视线干扰小,富有韵律感,沿街立面简洁、美观、现代。 一层设计为餐厅 ,结合小区入口合理布局,由此构成以下几个特点: ( 1)总图完整,点、线、面结合,一气呵成;小区环境景观与预留公共绿地有机联系,丰富了城市空间。 ( 2)小区内交通自呈体系,在小区车道沿外围环形布置,使区内人车分流,内部为应急 消防车道,人行在内,车行在外,互不干扰; ( 3)小区住宅所有住户都朝向良好,自成一体的景观体系及合理的布局,使得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4)建筑之间间距大,结合建筑平面,减少视线干扰。 (三)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主要依据地块周边城市道路标高和地形现状标高进行设计。 现有场地经平场设计后地势平坦。 建筑室内设计标高均略高于场地标高,尽量减少了填方挖方,建筑正负零标高高于城市道路、地形标高 —。 场地雨水由西向东南、由西向西北汇集,经收集后排入区内雨水口,再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 四 ) 交通组织和道路系统 设计 交通组织结合周边城市道路,尽量做到人车分流,简洁流畅,安全高效。 设计结合周边城市道路共设置出入口,出入口的位置均满足规划对距离道路交叉口规定的要求。 各个小区设置 次要出入口,主要供小区业主车行及消防进出使用,主要出入口为主要人行出入口,同时供小区发生火灾时的消防车行使用;小区内的主要道路呈环形布置,宽度 4 米,转弯半径 米,方便汽车使用的同时,也满足消防车的通行需要。 ( 五 ) 绿化设计 区内的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精心布置,点、线、面结合,同时注重高低搭配。 绿地主要集中在中庭、主、次出入口和北面宅间公共区域,该部分主要以草坪、灌木、花卉为主,局部点缀观赏性较强的乔木。 区内主要道路周边布置密植乔木,尽量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临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街沿道路布置行道树及灌木,高低结合,形成绿化屏障,尽量避免车辆对居住的影响。 (六)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 单位 备注 一 建设目标与规模 1 规划用地面积 41334 m2 62 亩 2 建设用地面积 15730 m2 亩 3 总建筑面积 102250 m2 其中 公租房 建筑面积 81800 m2 附属用房 建筑面积 20245 m2 4 建筑密度 38 % ≤40% 5 容积率 ≤3 6 绿地率 % 7 总户数 1636 户 8 居住人数 4908 人 三、 建筑设计 (一) 设计原则 “ 以适用、经济、安全、卫生、环保 ” 为设计宗旨,结合当地的人文自然条件及场地的自然环境,根据各建筑单体的使用要求和空间特点,合理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及使用材料,满足消防安全及生产安全的各种不同要求,追求建筑适用空间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及自然视野的各种非人工效果,构建舒适的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创造出与自然 环境相协调的、有现代感及空间感、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单体及建筑群体。 平面设计做到功能分区完善、合理、充分体现 “ 以人为本、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尊重自然、人文环保 ” 的设计思想。 立面设计力求风格创新、独特,同时体现地方传统、 居住 传统。 (二)建筑平面设计 根据总体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各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层数与高度。 平面设计中合理组织套内功能空间,做到动静分区,洁污分区。 各功能空间均具有适宜的尺度,避免了房间形态上的比例失调。 室内交通组织短捷,不穿行主要功能空间,符合 人的生活行为规律。 (三) 立面 设计 立面设计力求和区内整体立面相吻合 ,通过立面线条组合及屋顶局部造型,体现出美观,简洁、大方,做到整体和谐,营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体现建筑的层次感和现代感,整个建筑风格以明快清新为主。 (四) 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结构尺度、并结合地形高差综合考虑。 设计为底框结构 , 一层设计为 附属商业用房 , 其余 五 层 或六层 均为宿舍, 一层 层高 ,宿舍 层高。 四 、 结构设计 (一) 结构概述 在本次设计中,按国家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本着安全经济的设计原则,在 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兼顾使用功能要求,精心设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计,力求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根据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结构设计基准期及合理使用年限为 50年。 (二) 设计依据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有关法规、资料 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5006820xx);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5000920x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5001120xx);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5001020xx); 《砌体 结构设计规范》( G5000320xx);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5000720xx)。 (三) 设计 荷载 (1)风荷载:基本风压取 (2)楼面使用荷载标准值 住 宅: 阳 台: 楼 梯: 卫 生 间: 屋 面: ( 四 ) 结构设计 (1)基础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正在进行中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正式出来后 ,再决定其基础型式 . (2)上部结构:采用 底框结构 (3)结构材料:强度等级:梁 ,柱 ,板 C20 钢材、钢筋:图中“φ、Φ”分别表示热轧 HP23 HR335级钢筋。 钢板: 3 号钢 焊条: E42; E50 墙体:二层以下采用 MU15页岩砖, 混合砂浆砌筑 240 厚墙 ,二层以上采用 MU10页岩砖, M5混合砂浆砌筑 240 厚墙 . 五、给排水 、消防 设计 (一) 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5001520xx)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897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5001420x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5001620xx) 《建筑灭火器配置于规范》( G 5014020xx) ; 业主提供的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有关资料。 (二)设计范围 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 由设计院 设计。 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本设计包括 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相关的室内外、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污排水、雨排水。 ( 三 ) 设计给排水标准 排水 270L/人 .天 室外消防用水量 Q=20L/s。 室内消防用水量 Q=5l/s。 住宅给水 300L/人 .天 灭火器配置基准为中危险级,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级别为4,采用干粉灭火器。 ( 四 ) 管件、管材及器材 1、室内给水管采用 PVCU塑料给水管。 2、室内排水管采用 UPVC工程塑料排水管。 消防管道采用钢管( DN80),焊接或法兰连接,室内消火栓:SN65。 室外消火栓: SS10016。 水泵接合器: SQ100(地上式)。 灭火器 :MFZ8。 ( 五 ) 管道敷设 给水管和排水管在室内一律采用明装, 分别利用管卡或管箍固定,室外给排水管道一律埋地敷设。 ( 六 ) 给排水系统 给水及消防在室外采用共用水系统,采用城市管网压力下直接供水,室内给水网为枝状布置,单向供水。 排水采用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流制,雨水排入市政雨水总管,生活污水经生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总管。 消防系统在室内采用环网,并在屋顶设置检验消火栓,其栓A 市公 租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口(最不利点)静水压 P≥。 室内消火栓系统利用水泵接合器增压。 在距离室外消火栓 15~40米处设置室外水泵结合器。 雨排水:建筑物四周作明沟(盖板)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 六 、 电 气 设计 (一)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xx);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5003420xx)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G5005495)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5005794)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 5005295);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JG16- 83)。 (二)设计范围 1、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2、室内照明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