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高度不超过 30m的取 :ih 下层柱高 . :jh 上层柱高 . B :迎风面的宽度为 . .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 表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 离地高度 (m) Z Z S 0 ( KN/m2 ) ih /m jh /m KW /KN 1 1 1 1 1 1 1 1 1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25 . D值计算 表 标准层 D 值计算 构件名称 /2bci i i /2c ii 212 /ccD i h A 轴柱 2 410 /(2 410 )= 16097 D 轴柱 2 ( 410 +4 410 )/(2 410 )= 24214 G 轴柱 2 (4 410 +4 410 )/(2 410 )= 24578 L 轴柱 2 4 410 /(2 410 )= 16826 ∑D=81715KN/m 表 一层 D 值的计算 构件名称 /2bci i i /(2 )c ii ) 212 /ccD i h A轴柱 4 10 10GIi 13393 D轴柱 44 10 4 10 10GIi 16616 G轴柱 4444 10 4 10 6 10GIi 16782 L 轴 柱 444 10 10GIi 13724 ∑D=60515KN/m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26 .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 层号 Wj/KN vj/KN ∑D/(KN/M) Δuj/m Δyj/m 8 81715 1/30000 7 81715 1/30000 6 81715 1/15000 5 81715 1/15000 4 81715 1/10000 3 81715 1/10000 2 81715 1/7500 1 81715 1/5000 U=∑Δuj= 层间侧移最大值 1/5000 1/550(满足要求 ) . 反弯点计算 表 A 轴柱反弯点位置 层号 /hm i 0y 1y 2y 3y y /yhm 8 7 6 5 4 3 2 1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27 表 D 轴柱反弯点位置 层号 /hm i 0y 1y 2y 3y y /yhm 8 7 6 5 4 3 2 1 表 G 轴柱反弯点位置 层号 /hm i 0y 1y 2y 3y y /yhm 8 7 6 5 4 3 2 1 表 L 轴柱反弯点位置 层号 /hm i 0y 1y 2y 3y y /yhm 8 7 6 5 4 3 2 1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28 .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和梁柱端的弯矩计算 框架各柱的杆端弯矩、梁端弯矩按下式计算,计算过程如表所示。 hyVM imC )1(上 hyVM imC 下 中柱出的 梁 )( 1 jcjcbbbjb MMii iM 上下右左 左左 )( 1 jcjcbb bjb MMiiiM 上下右左 右右 边柱处的梁 jcjcjb MMM 上下总 1 .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梁柱端的弯矩计算 表 A 轴框架柱剪力 和梁柱端的弯矩 层 iV /KN ∑D/ KN/m imD / KN/m imD /D imV /KN yh /m 上cM / 下cM / 总bM / 8 81715 16097 7 81715 16097 6 81715 16097 5 81715 16097 4 81715 16097 3 81715 16097 2 81715 16097 1 60515 13393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29 表 风荷载作用下 D 轴框架柱剪力和梁柱端的弯矩 层 iV /KN ∑D/ KN/m imD / KN/m imD /D imV /KN yh /m 上cM / 下cM / bM右 / bM左 8 81715 24214 7 81715 24214 6 81715 24214 5 81715 24214 4 81715 24214 3 81715 24214 2 81715 24214 1 60515 16616 表 风荷载作用下 G 轴框架柱剪力和梁柱端的弯矩 层 iV /KN ∑D/ KN/m imD / KN/m imD /D imV /KN yh /m 上cM / 下cM / bM右 bM左 8 81715 24578 7 81715 24578 20895 6 81715 24578 5 81715 24578 4 81715 24578 3 81715 24578 2 81715 24578 1 60515 16782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30 表 风荷载作用下 L 轴框架柱剪力和梁柱端的弯矩 层 iV /KN ∑D/ KN/m imD / KN/m imD /D imV /KN yh /m 上cM / 下cM / 总bM / 8 81715 16826 7 81715 16826 6 81715 16826 5 81715 16826 4 81715 16826 3 81715 16826 2 81715 16826 1 60515 13724 表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柱轴力和梁端剪力 层 梁端剪力 /KN 柱轴力 /KN AD 跨 bADV DG 跨 bDGV GL 跨 GIV A 轴 cAN D 轴 G 轴 L 轴 bAD bDGVV DN GD GIVV GN AN 8 7 6 5 4 3 2 1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31 . 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该建筑高度为 ,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故可采用底部剪力法来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 荷载计算 5 . 8 8 3 . 6 0 1 2 2 5 4 . 0 2G K N 面屋 面 重 力 值 : ( ) 4 . 3 3 3 . 6 1 2 1 8 7 . 0 6G K N 板楼 面 重 力 值 : ( ) 4 3 . 6 0 2 . 2 1 1 2 2 . 5 5 6 2 . 4 2G K N 梁梁 重 力 值 : 1 6 . 1 1 3 4 8 . 3 3G K N 标 柱柱 重 力 值 : 2 1 .4 8 4 8 5 .9 2G K N 一 层 柱 1 . 6 6 3 . 6 2 4 1 . 2 6G K N 女 儿 墙墙 重 力 值 : 8 . 8 8 2 ( 3 . 6 0 . 4 5 ) 8 . 8 8 2 ( 2 . 1 0 . 4 5 ) 8 . 8 8 2 ( 1 2 0 . 4 5 3 ) 1 7 9 . 8 2G K N 标 准 墙 KN 6 . 0 7 ( 3 . 6 0 . 4 5 ) 3 6 . 0 7 ( 2 . 1 0 . 4 5 ) 2 6 . 0 7 ( 1 2 0 . 4 5 3 )G 一 层 墙 = 活 载 : Q= 12 2= 重力荷载代表值 7 G / 2G G G G F 活梁板 上 柱 女 儿 墙 墙/ 2 + G / 2 2 5 4 . 0 2 6 2 . 4 2 4 8 . 3 3 / 2 1 1 . 9 5 1 7 9 . 8 2 / 2 8 6 . 4 / 2 4 8 5 . 6 7 KN 6 5 4 3 2 G F / 2 G G G G G G G G 活梁板 上 柱 标 准 墙 1 8 7 . 0 6 6 2 . 4 2 4 8 . 3 3 / 2 1 7 9 . 8 2 8 6 . 4 / 2 4 9 6 . 6 7KN 1 G / 2 / 2 / 2 G G G G G F 活梁板 上 柱 下 柱 标 准 墙 1 8 7 .0 6 6 2 .4 2 ( 4 8 .3 3 8 5 .9 2 ) / 2 ( 1 7 9 .8 2 1 4 2 .0 4 ) / 2 8 6 .4 / 25 2 0 .7 4 KN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32 图 1 重力荷载代表值 . 地震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表 地震作用下框架侧移 层号 Gj/KN vj/KN ∑D/(KN/M) Δuj/m 8 486 486 81715 7 497 983 81715 6 497 1480 81715 5 497 1977 81715 4 497 2474 81715 3 497 2971 81715 2 497 3468 81715 1 521 3989 60515。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