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结合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源类型 总需水量 供需分析 地表水 地下水 合计 75% 可利 用量 可供 水量 可开采量 可供水量 可利用量 可供水量 154 42 196 由上述水量供需分析可知,现状项目区供水量不能满足需水要求。 项目 实施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项目区拟在渠首干渠内新建提灌站 2 座,年供水量 万立方米。 更新及修复配套机电井 17 眼,全部为深井,由电测 71 资料可得,东宁村单眼深井出水量为 20~ 32 m3/h,南常村单眼浅井出水量为 30 m3/h,经计算机井 更新改造后年可新增供水量为 99万立方米。 总计年可新增供水 量为 万立方米。 经上述计算,现有水利工程及更新改造后工程可供水量为 万立方米,项目区内需水量 万立方米,项目区内水资源总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小于水资源可利用量,项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可行。 项目 实施后 水资源 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立方米 保证率 水源类型 总需水量 供需分析 地表水 地下水 合计 + 75% 可利用量 可供水量 可开采量 可供水量 可利用量 可供水量 141 第 五 章 规划设计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原则, 以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 项目 结合为载体,结合曲沃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培育壮大区域红提葡萄主导产业,统筹规划,整 72 合资源,集中投入,积极探索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 配套衔接,相互促进, 探索中低产田改造与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 加快区域优势 主导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基本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通过 公开投标 竞争 选 项,曲沃县确定了史村镇 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结合试点项目。 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发挥区域优势原则。 利用项目区 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把项目建设与发展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 土地治理要做到工程建设高质量,特色产业发展要做到高效益,培育 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优势产业的 规模 扩张。 市场导向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 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 科技先导原则。 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多元化投入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补助投资的导向性,突出公益性和基础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与社会力量积极投资项目建设,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 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大胆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 73 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发挥 项目 示范带动作用。 建设规模 水利措施包括新建小型提灌站 2 座,更新机电井 5 眼,修复配套机 电井 12 眼,架设输变电线路 公里,衬砌渠道 13 公里,埋设管道 35公里,渠系建筑物 130座。 共动土方 万立方米,混凝土 万立方米,浆砌砖 万立方米,砌石 万方,以上合计投资。 农业措施包括新开整修机耕路 13 公里,道路工程动土方 万立方米,路面砂石化 万平方米,合计投资 万元。 林业措施包括在田间、路旁 营造农田防护林 130亩 , 栽植国槐、塔柏、速生杨等苗木 ,人工开挖及回填动土方 万立方米, 合计投资。 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开发任务 曲沃县 202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结合试点项目 计划开发 面积 万亩 , 其中 ,新村 万亩 , 东宁 , 南常。 建设内容 水利工程 74 包括新建小型提灌站 2 座,更新机电井 5 眼,修复配套机电井 12 眼,架设输变电线路 公里,衬砌渠道 13 公里,埋设管道 35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 130座。 经过山西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996年 11月在新村北、南常村东(即原西常南岭)进行 勘探,发现此处地下水比较缺乏不易开采,新村提灌站从渠首干渠内提水,渠首提灌站建在浍河库区内(浍河水源以引沸入浍工程每年可调水量 300多万立方米,禹门口东扩工程作为补充水源,东扩工程竣工后每年可向浍河引水 1185 万立方米),因此,宜在干渠内新建新村、南常两座小型提灌站。 新村新建提灌站工程设计 新村电灌站设计灌溉面积为 1200亩。 根据当地作物的种植比例,可以推求电灌站的设计流量: Q=α m W/T tη 式中: α-作物种植比例为 70%(详见灌溉制度) m- 最大一次灌水定额 35立方米 T-灌水持续时间 18天 t-每天灌水时间 20小时 η-灌溉水利用率 75 W-灌溉面积(亩) 1200亩 Q= 35 1200/15 20 = 即每小时 123立方米,满足农田灌溉需要,但考虑到在渠首干渠引水,取渠首干渠引水量为新村提灌站水泵抽水量Q=300m3/h。 压力管道直径的确定 D=式中: D-水管直径( mm) Q-通过管道时的设计流量( m3/s) V-管道通过经济流速( ) D=266mm 采用钢管 道及 UPVC管道 ①提灌站吸程管 D=300mm钢管 ②提灌站扬程管 D=280mmUPVC管 提水站扬程的确定 H 总 =( H 实 +H 损 ) 式中: H 实 -由测量得 20米(即为干渠正常水位与出水池正常水位的高差) H 损 -沿程损失( H 沿 )与局部损失之和。 经测量压力管道长 76 为 1300米。 管道损失按《各种管道水力计算软件》进行,经计算得 H 损= H 总 = 20+ = 米 根据流量 Q= 300 立方米 /小时及 H= 米,查水泵样选择SLOW150350A 离心泵一台。 根据电机容量及起动电流大小,选配 启动配电柜为:KGK2ACNJg45。 提水站厂房 采用单机泵房结构典型图进行建设。 详见附图 提灌站枢纽工程 提灌站直接从 渠首干渠 引水至前池。 ①前池:前池纵坡 i=~ 之间取 i=1/4;前池水平扩散角一般为 20176。 ~ 40176。 取a =30176。 ,前池长 L=4 米。 ②进水池:进水池宽度B= 3 米,那么进水池长度采用经验公式 L=4D L=4 = 取 L= 2 米 ③出水池 1)出水池长度 L 的确定 L=L 直 +L 斜 式中: 77 L 直 =( 3~ 4) D 出 计算得 L 直 =、取 L 直 = 由前面计算可得 L 斜 =,因此,取 L=2米 2)出水池宽度 B 的确定 采用 B= D 出 +2b 式中: D 出 — 压力水管出水口的直径 b— 管壁与中墩及池壁的距离取 米 B=( +2 ) = 米 取 B= 3)出水池深度 H 池 的确定: H 池 =h 大 +a 式中: a— 超高,当 Q< 1 立方米 /秒时, a= 米 h 大 — 出水池的最大水深 h 大 = h 坎 +H 大 式中: h 坎 — 出水池中的消力坎高度 h 坎 = h 小 H 小 H 大 H 小 — 渠道中通过最大和最小设计流量时的水深 经计算, H 池 =2米 ④结构设计:经过抗滑稳定计算,前池、进水池、出水池均采用重力式横断面,采用 M10 水泥砂浆砌石砌筑而成。 各个横断面尺寸详见附图。 南常新建提灌站工程设计 78 南常村电灌站设计灌溉面积为 1600亩。 根据当地作物的种植比例,可以推求电灌站的设计流量: Q=α m W/T tη 式中: α-作物种植比例为 70%(详见灌溉制度) m-最大一次灌水定额 35立方米 T-灌水持续时间 18天 t-每天灌水时间 20小时 η-灌溉水利用率 W-灌溉面积(亩) 1600亩 Q= 35 1600/15 20 = 即每小时 立方米水能满足农田设施灌溉要求,但考虑到在渠首扬水处干渠引水,即取渠首干渠引水量为南常提灌站水泵抽水量 Q=300m3/h。 压力管道直径的确定 D=式中: D-水管直径( mm) Q-通过管道时的设计流量( m3/s) V-管道通过经济流速( ) 79 D=266mm 采用钢管道及 PVC管道 ①提灌站吸程管 D=300mm钢管 ②提灌站扬程管 D=280mmUPVC管 提水站扬程的确定 H 总 =( H 实 +H 损 ) 式中: H 实 -由测量得 17米(即为正常水位与出水池正常水位的高差) H 损 -沿程损失( H 沿 )与局部损失之和。 经测量压力管道为1100米,按《各种管道水力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得 H 损 = H 总 = 17+ = 米 根据流量 Q= 300 立方米 /小时及 H= 米,查水泵样选择SLOW150350A 离心泵一台。 根据电机容量及起动电流大小,选配启动配电柜为:KGK2ACNJg45。 提水站厂房 采用单机泵房结构典型图进行建设。 详见附图 提灌站枢纽工程 提灌站 直接从渠首干渠引水至前池。 80 ①前池:前池纵坡 i=~ 之间取 i=1/4;前池水平扩散角一般为 20176。 ~ 40176。 取a =30176。 ,前池长 L=4 米。 ②进水池:进水池宽度B= 3 米,那么进水池长度采用经验公式 L=4D L=4 = 取 L= 2 米 ③出水池 1)出水池长度 L 的确定 L=L 直 +L 斜 式中: L 直 =( 3~ 4) D 出 计算得 L 直 =、取 L 直 = 由前面计算可得 L 斜 =,因此,取 L=2米 2)出水池宽度 B 的确定 采用 B= D 出 +2b 式中: D 出 — 压力水管出水口的直径 b— 管壁与中墩 及池壁的距离取 米 B=( +2 ) = 米 取 B= 3)出水池深度 H 池 的确定: H 池 =h 大 +a 式中: 81 a— 超高,当 Q< 1 立方米 /秒时, a= 米 h 大 — 出水池的最大水深 h 大 = h 坎 +H 大 式中: h 坎 — 出水池中的消力坎高度 h 坎 = h 小 H 小 H 大 H 小 — 渠道中通过最大和最小设计流量时的水深 经计算, H 池 =2米 ④结构设计:经过抗滑稳定计算,前池、进水池、出水池均采用重力式横断面,采用 M10 水泥砂浆砌石砌筑而成。 各个横断面尺寸详见附图。 更新机井工程 根据项目年总用水量要求,计划在原井位的旁边更新机井 5眼。 机井设计 ①井深经过曲沃钻井队实地电法勘探,在南常、东宁村界内原出沙率高的井位附近有合适的井位,井深在 200 米 250 米之间,单井出水流量为 30~ 40吨之间。 ②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F=QtTη (lh1)/m 式中 Q-单井涌水量(吨 /时) t-灌溉期每天开机时间(时) 20时 T-每次轮灌天数 18天 η-渠首水利用系数 82 h-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 ) m-每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 40立方米 F-单井控制面积(亩 ) 单井控制面积表 村 名 井 号 深 度(米) 控制面积(亩) 南常村 GX1 250 192 东宁村 GX1 220 192 东宁村 GX2 200 192 东宁村 GX3 200 192 东宁村 GX4 200 192 ③井距确定 项目区水井工程采用梅花形布井 井距计算公式: L=。 式中 L。 -井距 F。 -单井控制面积( 250亩) 井距为 385米较为合理,经过现场测量更新井与原有完好井距离大于 385米。 ④设计:井管采用 D= 350 焊接钢管, 120 米以上段垂直度倾角不得超过 1176。 , 120米以下段垂直度倾角不得超过 2176。 ⑤填砾过滤器具有有效孔隙率大,水头损失小,进井渗透 83 流速小,出水量大,并能防止涌砂堵塞,耐腐蚀,寿命长等特点,一般采用缠丝过滤器。 本次考虑到项目区水文地质因素,参照国家《供水管井技术规范》确定井水含砂量不得大于 1/10000。 ⑥填砾过滤器确定后,滤料是关键,滤料规格应与含水层岩相适应,使其形成的孔隙在洗井时,应能使通过含水层中的砂粒小于 d50的大部分细小颗粒进入井中排出地面,而大于 d50的骨架颗粒稳定聚积在滤料外围形成天然反滤层。 项目区所建水井均为农业灌溉机井 ,孔径较大,本次设计砾料规格 D50=。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结合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