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j曲线效应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成因分析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净出口额 图四、我国贸易整体净出口季度数据图 7 我国对外贸易整体净出口额季度同比增长率2101234520xx3Q 20xx1Q 20xx3Q 20xx1Q 20xx3Q 20xx1Q 20xx3Q季度数增长率我国贸易整体净出口季度同比增长率 图五、我国贸易整体净出口季度同比增长率图 综合短期和长期验证,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国际贸易是存在反 J 曲线效应。 在反 J 曲线效应下,我国的国际贸易情况是怎样的呢。 是一直处于逆差、一直处于顺差还是逆差顺差都存在呢。 (二) 、反 J 曲线效应下我国国际贸易 与常规背离的情况分析 由国际金融理论知道,在反 J 曲线效应下,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应该是处于逆差的状态。 在图六 ——我国国际贸易净出口月度数据图中记录了我国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1 月的国际贸易情况:除了每年的 2 月份以外,每个月我国国际贸易收支都是正的净出口总额,而且每个月国际贸易收支都处于 200 亿美元到 300 亿美元的正净出口额,最高的贸易收支达到 400 亿美元正净出口额。 在这四年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几乎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 ,而在图七 ——我国国际贸易净出口季度数据图中,我把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1 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处理,转化为季度数据8 再次进行我国国际贸易情况分析。 在图七中, 20xx 年 1 季度至 20xx 年 4季度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幅度在 0 亿美元到 850 亿美元的净出口额,整体上来看,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出现反 J 曲线效应下,我国的贸易收支状况是一直处于顺差的贸易状态。 净出口总额(亿美元)400300200100010020030040050020xx年1月 20xx年5月 20xx年9月 20xx年1月 20xx年5月 20xx年9月 20xx年1月 20xx年5月 20xx年9月 20xx年1月 20xx年5月 20xx年9月 20xx年1月月度数据我们国际贸易净出口额净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六、我国国际贸易净出口月度数据 —— 净出口总额(亿美元)2000200400600800100020xx1Q 20xx2Q 20xx3Q 20xx4Q 20xx1Q 20xx2Q 20xx3Q 20xx4Q 20xx1Q 20xx2Q 20xx3Q 20xx4Q 20xx1Q 20xx2Q 20xx3Q 20xx4Q季度时间我国国际贸易净出口额净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七、我国国际贸易净出口额季度数据 —— 综上, 20xx 年至今,在人 民币持续升值出现反 J 曲线效应的情况下,9 我国国际贸易收支状态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这与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相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相反的状况呢,接下来就做详细分析。 三、反 J 曲线效应下保持贸易顺差的原因 上文运用了实际数据做出了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下存在短期的反 J 曲线效应。 在人民币升值的这几年,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这和传统的理论相背离,接下来就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一)、结构性因素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取决于贸易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 对于我 国而言,纺织品和服装衣着、机电产品以及高新科技产品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 由表一来看,纺织等出口产品占比 11%左右。 因为纺织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所以其出口容易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而机电产品和高新科技产品等占比达到 60%左右,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出口不易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因此,我国总的出口总额受汇率影响不大。 就进口产品方面来看,我国主要进口产品是机电产品、高新科技产品、能源(原油)、加工贸易零部件等,其本身的需求价格弹性都较小,不易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因而,我国进口总额也不易受到汇率的影10 响。 总的来说,我国 进出口商品都不容易受到汇率的影响。 表一、 20xx 年我国进出口重点商品金额以及占比情况 出口产品 机电产品 高新科技产品 服装及衣着服饰 纺织品及制品 金额 6012 比例 进口产品 机电产品 高新科技产品 原油 加工贸易零部件 纺织品 金额 7823 5067 2206 2154 193 比例 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贸易结构 表二、出口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出口金额 9880 8627 出口比例 进口金额 10218 4811 进口比例 从出口方式来看,近几年我国是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出口方式,这也是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加工贸易由三部分构成,三者联系紧密缺一不可。 最先是进口原材料,其次加工生产,最后出口产成品。 由表二来看, 20xx 年的出口贸易方式,其中加工贸易占比 42%,印证了我国主要出口方式是加工贸易,其带来的贸易顺差是 3816 亿美元,弥补了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带来的贸易逆差。 加工贸易之所以能扭转贸易逆差,原因之一是当人民币升值后加工贸易进口的机械设备以及原材料成本会降低。 原因之二是,在中国国内加工生产,不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原因之三是,人民币升值后将产成品出口到国外,会变相增加其销11 售利润。 总的来说就是,人民币升值后使加工贸易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因而增大了净利润空间,产生了更大了贸易顺差。 (二)、收入性因素 一个贸易国的国民收入和该国的进出口额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普遍来说,当一国国家的国民收入增加时百姓就会增加消费,因而该国的贸易支出也会增加。 20xx年至 20xx年的世界主 要国家经济增长趋势如下表。 表三, 20xx 年和 20xx 年的经济增长趋势数据是预测数据。 表三、 20xx 年 —20xx 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单位: %) 20xx 20xx 20xx 20xx 世界经济 先进经济体 美国 2 3 欧元区 日本 2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进口:发达国家 进口:新兴市 场和发展中国家 表三中,世界经济总体保持适度增加。 尽管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后期影响以及欧元区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以美国日本欧元区为例都处于世界经济增长较缓慢的地位保持在 %左右,但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却未受到影响。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平均 %的增长趋势增长,其带来的消费需求也是极大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带来的不良影响。 12 (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汇改以来,我国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因此国人预期人民币以后也会升值。 而人民币升值预期会 反向增大贸易顺差,并不是增加贸易赤字或者贸易逆差。 原因是,第一,企业为了进一步避免未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将要延迟进口或者扩大出口,这样反而起了反向作用,很有可能造成贸易顺差的继续扩大;第二,国外要求中国将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亦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 四、政策建议 就目前贸易形势来看,我国存在短期( 9 个月左右)的反 J 曲线效应。 人民币持续升值,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后期影响和欧元区金融危机的连带影响,我国贸易顺差不减反增,势必造成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较大影响,以下我们就此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一)、 国家角度 优化贸易产业结构 近几年,我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半壁江山,而加工贸易大部分依靠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 由此看出我国的出口贸易严重依赖进口,影13 响了我国加工产业的竞争力。 所以,我国应该借由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将我国从劳动密集型转化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国家,更多的引进国外的高新科技产品和相关的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达到改善贸易结构的目的。 推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 现在,我国外贸市场多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其他新兴市场份额占比较小。 自 20xx 年汇改之后,外贸市场中的美国 、欧盟、日本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份额 62%,经常受到欧美国家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调查等贸易制裁。 因此我国应推行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改善对外贸易现状。 (二)、企业角度 增强企业汇率风险规避能力 从企业角度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规避汇率风险。 第一,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调整结算期限、收支冲销等 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第二,从外汇避险工具的操作上来看,企业可以使用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期货等进行套期保值。 14 扩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部分企业可以扩大到国外的直接投资 ,进而缓和我国资本流出和流入的不对称。 首先可以增加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其次能够和其他伙伴国建立更友好的关系,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情况,能稍微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五、结论 自 20xx 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我国国际贸易具有短期的反 J 曲线效应。 在这反 J 曲线效应下,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却是一直保持了国际收支顺差。 每年连续的国际贸易顺差带给我我国经济消极的影响,也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资产缩水风险。 本文通过分析反 J 曲线下的我国国际贸易顺差成因的分析,从我国贸易的结构性因素、收入性因素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三个成因来分析,得出了反 J 曲线效应下我国国际贸易顺差的成因。 为了解决反 J 曲线效应下我国一直保持国际贸易顺差 ,本文从政策方向提出解决措施,分别从国家角度和企业角度,优化贸易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战略化、增强企业汇率风险的规避以及增大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等方式,有助于维护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 15 文献综述 反 J 曲线效应下的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成因分析文献综述 摘要: 条件,即:若一国的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严格大于 1,则贬值可改善该国贸易收支。 J曲线效应是在 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 在 20xx 年汇率第四次改革后,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 ,而尤其以美国为例,急切想要人民币升值来缓解本国的贸易逆差。 而当人民币贬值后带来的 J曲线效应是被证实存在的,相反的,人民币升值后会有反 J曲线效应的存在么。 基于国际金融学中经典的 J曲线理论从理论上是可以推导出来的反 J 曲线效应的存在的。 但是在实践中,以中国为例,在人民币升值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情况作实质分析,并借鉴前人研究结果辩证的找出反 J 曲线的存在性问题。 关键字: 人民币升值, 条件, J曲线效应,反 J。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