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食用菌工业化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双孢蘑菇而言,湿度包含三个含义:培养料中的水分含量、覆土中的含水量和大气相对湿度。 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① 培养料含水量。 菌丝生长阶段含水量以 60%~ 63%为宜。 子实体生长阶段含水量则以 65%左右为好。 ② 覆土含水量。 50%左右。 ③ 大气相对湿度。 不同发菌方式要求大气 相对湿度不同,传统菇房栽培开架式发菌,要求大气相对湿度高些,应在 80%~ 85%,否则料表面干燥,菌丝不能向上生长,薄膜覆盖发菌则要求大气相对湿度要低些,在 75%以下,否则易生杂菌污染。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则要求较高的大气相对湿度,一般为 85%~ 90%,但也不易过高,如长时间高于 95%,极易发生病原性病害和喜湿杂菌的危害。 (pH 值 ) 较多数食用菌来说,双孢蘑菇较喜碱性,以在 pH 值 生长最好。 在栽培实践中,考虑到生长代谢中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杂菌的控制,培养料和覆土的酸碱度都调至 pH值 ~。 双孢蘑菇是好氧真菌,播种前必须彻底排除发酵料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气。 菌丝体生长期间二氧化碳还会自然积累,其生长期间二氧化碳浓度以 %~ %为宜。 子实体生长发育要求充足的氧气,通风良好,二氧化碳应控制在 %以下。 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双孢蘑菇与其它多数食用菌不同,其子实体的形成不但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还需要土壤中某些化学和生物因子的刺激,因此,出菇前需要覆土。 双孢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都不需要光,在光照过多的环境下菌盖不再洁白,而发黄,影响商品 的质量。 因此,双孢蘑菇栽培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控制光照。 食用菌营养对比分析 长久以来,食用菌就是一种美味佳肴,属于滋补食品,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高营养、药膳兼有的理想食物,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较全面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药用保健作用,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嘌呤,多糖等能够促进和调控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还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如强身健体、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美容等。 食用菌营养对比表 食用菌同其他营养指数 必需氨基酸指数 氨基酸相对比值 鸡肉 59 猪、鸡、牛肉 100 猪肉 100 牛肉 43 牛乳 99 鸡、牛肉 98 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食品营养价值比 较表 猪肉 35 食用菌类 98 牛乳 91 大豆 28 玉米 88 食用菌类 89 食用菌类 28 黄瓜 86 白菜 63 菠菜 26 花生 79 马铃薯 59 牛乳 25 菠菜、大豆 76 花生 53 菜豆 21 胡萝卜 53 玉米 50 花生 20 番茄 44 菜豆 46 由 上表可知:食用菌类无论是在营养指数、必需氨基酸指数还是在氨基酸相对比值上都稳居各种蔬菜之首,成为仅次于鸡、牛、猪肉类的第四大营养源,因此选择食用菌作为您的食物,会使您终身受益。 双孢蘑菇罐头生产工艺流程: 整菇 卸车 预煮 分级 冷却 挑选 碎、片菇 整菇 分级 漂洗 修整 碎、片菇 分级 切片 复检装罐 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封口 杀菌 擦罐 入库销售 总 图 布置方案 总平面布置 项目建设选用国内先进设备,采用当前国内最成熟的双孢蘑菇罐头生产工艺,增加公司产品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工程 总图布置概况:厂区占地面积 500 亩 ,呈规则长方形,公用设施锅炉房 和 变电所等。 厂区道路布置成环路,主干道宽 20米(含两边绿化 8 米) ,次干道宽 16 米(含绿化 8 米) ,转弯半径为 18 米 ,满足消防要求。 考虑到 食用菌 生产 集约化、 工厂 化、产业化开发的 特点 ,他是以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科研、培训、示范、推广以及观光为一体的食用菌科技园和食 用菌深加工产品为出口罐头等特点。 拟将本厂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单位,利用一些不规则地形和沿厂区道路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常绿乔木,载种草皮 [详见XXX 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总平面规划图 ]。 主要建 (构 )筑物的建筑特征和结构类型 本项目 食用菌罐头 厂房用于食品的生产 ,所以在设计中必须满足食品卫生要求,生产车间在建筑上严格按国家标 《食品企业通用卫 生规 范》 ( GB1488194 )和 《 食用菌罐头卫生标准 》( GB/T709820xx) 进行设计,各项技术指标均应达到该规范的要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求。 地面全部做成防水,防腐蚀,防渗漏, 防滑,无毒,易冲洗、易消毒,并做到适当年排水坡度和良好的排水系统。 排水采用管式暗沟,内墙面做成防霉,防潮,外墙面贴瓷砖。 墙裙 2m贴浅色瓷砖,顶角,墙角,地角全部做成弧形,便于冲洗。 门窗选用严密,不变形,耐腐蚀的材料做成,并做砂窗等防蚊、蝇、虫、鼠,车间入口处与通道 处要设有 长 3 米、宽 1 米 、深 20厘米 的消毒池,同时在车间内 设 有 更衣 、换鞋 、消毒室 和公共厕所。 给水工程 本工程已采城市自来水作为水源,入厂 管径 Ф150 ,压力≥ Mpa,已符国家《生活饮用卫生标准》的要求。 因 方便面生产对水质要求较高 ,本项目需购置净水处理设备一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 GB17323— 1998 标准,水处理设在 方便面专用水生产车间内,在该工艺流程中,精密过滤器、超滤器去除水中悬浮物质,降低浊度和溶解性固体;杀菌消毒采用臭氧发生器。 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自来水 → 清水池 → 机械过滤器 → 碳滤器 → 软水器 → 5um精密过 滤器 → 超滤器 → 高压泵 → 反渗透器 → 纯水箱 → 纯水泵 → 精密过滤器 → 用水点 → 臭氧杀菌消毒 → 食用菌罐头 专 用水 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负荷性质及供电电源 根据生产性质按电力设计技术规定,本项目 用电设施属于二级用电负荷。 电源由冯田变电所采用 1 万 千伏高压电送至厂区的变电站,供电能力为 1200KWA。 其他工程 一、通讯 厂内将建设完善的通讯设施。 二、通风及空调 厂房,空调通风按标准设计,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生产需要。 三、排水工程 厂区范围内将兴建完善的排水系统。 生产污水经集中处理后直排至开发区内的污水管 ,由开发区的排放系统排放 , 污水排放标准执行GB8978- 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 环境保护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对于项目建设中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进行防治,在项目设计中给予考 虑,首先必须把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三废”处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本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标准和法规进行:《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放标准》、《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项目建设和生产 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一是 食用菌生产原料 前发酵阶段 和后 发酵阶段 会 产生的少量 肥水( 污水 )流出 ; 二是双孢蘑菇罐头生产过程中蒸煮、漂洗等工序会产生工业废水;三 是燃煤锅炉产生的废气、废渣及除尘废水。 环保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及 规范 《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 GBPB3199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食用菌生产原料 前发酵阶段 和后 发酵阶段 产生 污水 的治理。 食用菌生产原料 前发酵阶段 和后 发酵阶段 产生的少量 肥水( 污水 ) , 双孢蘑菇罐头生产过程中蒸煮、漂洗等工序 产生的污水中 含有营养成份,适宜于微生物降解。 设计采用常规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既经济、可靠,且易达到排放标准。 好氧生物处理产生的臭气少,对环境的 二次污染少。 为保证本工程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 污水排放 时能 达到排放标准,拟在 建堆料场 内建污水池一座,装备气浮装置。 选用 GL型回转式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格栅除污机一台, WSZY 污水处理设备一套,处理水量 : 60m3/h。 污泥外运作为肥料用。 污水处理流程如下: 污水 → 调节池 → 格栅 → 污水处理设备 → 排放 粉尘与烟尘治理 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含尘烟气,设计方案选用水膜除尘器进行处理,除尘效率可达 95%97%,脱硫率可达 10%15%,处理后的烟气含尘浓度小于 GWPB31999 规定的二类地区排放标准200 mg/m3。 锅炉除尘器含尘废水的治理 除尘器含尘废水先流经常沉淀地,以沉出大颗粒物;同时定期加入适量生石灰( CaO)以除去灰(渣)水中的 H2SO4及 H2SO3等有害成份,再由砂浆泵将灰水混合物送入灰水分离器。 由灰水分离器清水阀出来的清水可在流入清水池之后由清水泵直接引入麻石水膜除尘器,也可作为灰水分离器反冲洗用水,如此形成基本无废水排放的闭路循环系统。 消防、劳动安全与卫生 消 防 防止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并及时扑救, 总图布置把消防作为重点考虑 , 本期工程火灾种类:厂 房、成品库、材料库等属于新建年产 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轻危险级的 A 类,灭火基准 3A,保护面积 20m2/A。 每具灭火器保护面积为 60平方米。 采用手提式磷酸盐干粉灭火器; 同时,公司将组建专职消防队。 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分离的给水管网系统,消防给水采用临时高压制。 劳动安全与卫生 劳动安全 ( 1)本项目生产车间的主要通道和出入口、配电室、楼梯等处均设事故安全标志灯和相应照明。 当事故发生或停电时,可立即投入使用,保证车间内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 ( 2)接地系统采用等电位方式,确保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 3)制定必要的安全 规程和操作规程、严格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定期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