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0至 1350 毫米,年日照 1500 至 2700 小时,无霜期 260 至 300 天。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 亿立方米,地表径流 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容水量 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 亿立方米。 植被 项目区域光热充足,以林、粮、经济作物为主,植被以马尾松为主,间有松杉混交林、茶林。 全县森林资源有 216 科 820 余种,乡土树种 43科 14 种,尚存古老、稀有、珍贵树种 20 余种。 地震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 20xx),路线所经地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地震 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对应于原基本烈度 VI 度区。 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004—89的规定,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建设材料和运输条件 本项目建设材料交通运输便利,周围盛产石料,产品规格可满足本工程需要。 此外,项目地区有大型的建材市场,具有充足的资源, 路基所选用的石灰、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在本地区均有相应的生产厂家供给,并能满足建材质量标准的要求。 本项目筑路材料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少量材料也可采用湄水河水运,项目所属地公路、铁路均比较发达,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期间材料运输要求。 项目建设市政条件 供电、供水和排水 本项目用电量不大,基本为照明用电。 项目和森路有城区电力线路,院内变压器及配电设备均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建设用电和生活用电不成问题。 供水能得到保证,城市主水管从该项目所在地和森路通过,主水管已接入院内。 排水可通过和森路的城市污水管网排出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市政交通条件 项目所在地南临 县城新城开发区和森路,市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邮电通信 县属省内区域性邮政中心和信息枢纽, 县城区已建成程控交 换网、宽带互联网、长途数字传输网、移动通讯网、无线寻呼网等现代公用电信网络。 项目处市区中心地带,信息传递方便。 第五章 工程方案 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位于 县新城开发区,临城市干道和森路。 交通条件 场地紧靠 县新城开发区城市干道和森路,和森路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交通十分方便。 场址地形地貌 土地已征好,完成了三通一平。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 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 楼总用地面积 67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700 平方米,四层,按二级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主要设住院床 40 张, 另设业务科室和医技科室。 业务科室:妇女保健科、婚姻保健科、围产保健科、优生咨询科、乳腺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妇儿营养科、儿童五官保健科、生殖健康科、计划生育科、妇产科、儿科、健康教育科、培 训指导科、信息资料科。 医技科室:药剂科、检验科、影像诊断科、功能检查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根据建设标准及方便患者就医的要求,本综合楼四层南北方向布置,在北面设置休闲、健身区,供病人休闲用。 本工程 主要道路宽度 ,次要道路宽度 为城市型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竖向设计 根据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及外部道路的标高情况,场地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布置,道路纵坡大部分为 ~ %,局部为 3%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场地雨水由东往西排入道路侧现有的排雨水系统。 建筑方案 工程类别 本项目是由一栋多层建筑组成综合楼建设项目。 总体布局 : 新建院综合楼 ,四层,按二级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主要设住院床 40张, 另设业务科室和医技科室。 平面布置 综合楼总用地面积 675 平方米,按不同功能要求特点设计。 保证医务人员与病患分别使用不同通道,使污洁线路互不交叉。 妇幼保健医技大楼区为 4 层建筑,平面呈 “一 ”字形。 剖面设计 剖面按不同功能特点设计 综合楼首层层高 ,二层以上层高。 垂直交通设计 建筑单体根据不同功能特点运用楼梯及电梯组织医患人流、物流。 无障碍设计 门厅室内外地坪高差处设坡道连续,坡道宽 ,出入口内外留出轮椅回转面积。 卫生间设残疾人厕位。 立面设计 建筑外型力求新颖、简洁、建筑色彩淡雅。 采用大 面积米色面砖贴面,上嵌灰色线条,顶部采用白色构架,使建筑优雅、飘逸。 结构方案 工程设计采用的规程规范 a)《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27009- 20xx; b)《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xx; c)《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xx; d)《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GB5007- 20xx; 自然条件 风荷载:基本风压 Wo= 场地地质较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地震设防 本项目为中心妇幼保健院,属于乙类建筑工程按六度进行抗震设防,本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结构形式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的特点,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基础拟采用扩展基础。 结构计算 楼面活荷载: 医技、病房、办公等 走廊、门厅、楼梯 25KN/m2 手术室 KN/m2 消防疏散楼梯 KN/m2 光室、血库 KN/m2 透析机、水处理 KN/m2 给排水及消防 编制依据 a)《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 86( 1997 年版); b)《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 87( 1997 年版); c)《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 88( 20xx 年版); d)《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87( 20xx 版); e)《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CECS07: 88; f)《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GBJ48- 83; g)《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h)《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90; i)《妇幼保健院建设标准》; 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的编制范围为 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室外、室内给排水、污水处理及水消防系统。 给水 水源 此项目的生活、消防用水均考虑由 县自来水公司供给。 现自来水主水管距已接入院内,本可研考虑将其进水口在院区连成环网,供本项目生活、消防用水。 自来水供水压力约 ,可满足生活及消防用水要求。 用水量 项目总用水量约为 25m3/d,全部是新水。 生活给水系统 拟建的妇幼保健院综合楼为四层,正常情况下,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无需加压即可满足室内供水要求,因此室内生活用水可 直接从室外环管上接管供给,但在引入本楼的总进水管上必须设置止回阀。 热水供应 本楼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与辅助电加热器制备热水。 开水供应 病区每个护理单元单独设一台电开水器,容积 70L,功率 6Kw。 污水排水 排水量 综合楼总排水量为 20m3/d,所有污水均按病区污水对待。 排水系统 综合楼设独立的污水处理站,病区的所有排水均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 粪便排水经化粪池消化处理后再经消毒才能排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排水排入城市下水道。 雨水排水系统 综合楼室外设独立的雨水排水系统,与生活污水分流排出。 在妇幼保健院雨水口将雨水收集,经雨水排水管网利用自然地形就近排入消毒池,经消毒处理合格再排入城市下水道。 污水处理 大楼污水中含有多种病毒、病菌、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含有大量的传染性病毒和病菌,如果不经过处理,这些病毒、病菌和寄生虫卵在环境中将成为一个集中的污染源,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染病蔓延,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污水中病原体的含量大,对环境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因而在环境中的存活率比较高, 排出 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达标后方能外放。 污水量 本项目污水排水量为 20m3/d。 污水处理规模 污水处理站的污水来源是病区的所有污水,处理规模按 52 m3/d 考虑。 处理规模为 60m3/d。 污水水质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在无实测资料时,每张病床每日污染物的排出量可按下列数值选用: COD: 100~ 150g/床 d (取 1200g/床 d ) BOD5: 60g/床 d 悬浮物: 50~ 100g/床 d (取 70 g/床 d ) 据此计算得出的水质如下: COD: 194mg/L BOD5: 97 mg/L 悬浮物: 113 mg/L 由于排出的污水先经化粪池进行了预处理,故进污水处理站的水质没有计算值高。 本可研其它指标参照同类医院的污水水质进行设计: 设计污水水质: COD 194 mg/L BOD 97 mg/L SS 113 mg/L NH3- N 27 mg/L 细菌总数 105 个 /ml 大肠杆菌数 105 个 /ml 设 计处理后水质: COD ≤70mg/L BOD ≤20mg/L SS ≤20 mg/L NH3- N ≤15 mg/L DO ≥ 2 mg/L 细菌总数 ≤100 个 /mL 大肠杆菌数 ≤3 个 /L 污水经处理后的出水满足《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GBJ48- 83 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一级标准的规定。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本设计考虑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城市下 水道进总污水处理站,如果是一般的综合性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一级处理工艺即可。 但根据有关的要求。 拟定工艺流程如下: 病区粪便污水 化粪池 消毒池 病区其他污水 调节池 初沉池 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 污泥 接触消毒池 排入下水道 消毒排出 二氧化氯 病区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并消毒后与病区其他污水汇合进入调节池,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经初沉后送入接触氧化池,通过生化处理再次沉淀,在接触消毒池内投加二氧化氯消毒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污泥消毒 后填埋或堆存。 该工艺消毒是关键过程中,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消毒剂以液氯和次氯酸钠为主。 液氯虽然价格较低,但安全性较差,易于泄露,且氯与有机物作用会生成有机卤代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新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次氯酸钠发生器虽然没有以上危险,但其关键部件易损坏,体积大,电耗和盐耗都较高,操作管理不便。 二氧化氯被联合国卫生组织( WHO)确认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力杀菌剂,它对经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耐氯性极强的病毒、芽孢及水路系统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二氧化氯的杀菌速度快,只要几分钟就可使杀菌率达到 99%以上,二氧化氯还可以与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反应,降低污水的臭味,且不会生存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 消毒后形成的二氧化氯残余量可防止细菌的再度繁殖。 因此本可研采用二氧化氯作为污水处理消毒剂。 消防 室外消火栓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 15L/S,室 外消火栓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室外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环网上适当位置设室外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 a)用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室内消火栓用水定额为5L/S,火灾延续时间按 2h 计,火灾 次数为一次,则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6m3/h。 b)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管网系统独立设置,管道布置成环状, 并直接与室外管网相连。 屋顶设消防水箱,以保证火灾初期前 10 分钟的用水量。 水箱设置高度应高出最不利点消火栓 7m,水箱容积 6m3。 建筑灭火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必要的部位设置气体灭火装置。 供配电及弱电 设计依据和供电特征 设计依据 a)有关专业和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资料。 b)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程规范。 负荷等级与供电特征 a)负 荷等级:大楼用负荷属一级负荷。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受到破坏,而且当 一个电源中断供电时,另一个电源应能承担全部一级负荷设备的供电。 b)供电特征:大楼 10KV 双电源分别由两个上级变电站引来,两路均为 100%负荷供电,且一路检修或故障时,另一路不断电。 这样供电稳定、可靠,满足整个大楼用电需求。 用电负荷 本项目用电负荷装机容量约为 150KW。 变电所 在妇幼保健院负荷中心设置独立变电所,将 10KV 电源降为 380/220V 后对大楼低压用电设备供电。 变电所的布置尽可能考虑电源进出线的方便,尽可能地紧凑,节约占地面积,同时又满足技术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