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桥改建工程支架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荷载计算 图示立杆所承受混凝土截面面积最大,为最不利立杆,其所承受单元截面面积为 A1=。 ( 1) 恒荷载 ① 钢筋混凝土梁重: 26 1. 74 0. 6 27 .1 4k NG    砼 ② 模板重(竹胶板按 kN/m3计算): G 2 4 . 9 9 0 . 0 1 5 0 . 6 0 . 4 5 0 . 1 k N    模 板 ③ 方木重量(方木按 kN/m3计算): G 0 . 1 0 . 1 0 . 4 5 2 0 . 1 0 . 1 6 0 . 6 8 . 3 3 0 . 1 5 k N        木 ( ) ④ 支架重量: 9 . 8G 4 7 . 4 1 2 . 8 2 6 1 . 6 7 2 0 . 5 k N1000       支 ( 2) 可变荷载 13 ① 人员及机器重(取 kN/m2): 1Q 1. 2 0. 45 0. 6 0. 32 kN    ② 振捣混凝土(取 kN/m2): 1Q 2 .0 0 .4 5 0 .6 0 .5 7 k N    ( 3) 荷载组合 立杆所受轴向荷载设计值: kNN )()(  立杆所受轴向荷载组合值: kNN  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立杆强度验算: 22 /2 0 5/ 0 1 0 0 mmNfmmNAN  式中:钢管截面积 2A 489mm , 钢管抗压强度 2f 205N / mm 立杆稳定性验算: 横撑 步距为 ,立杆伸出底层水平杆的长度最大为则立杆计算长度0 2    m。 由《桥梁支架安全施工手册》查 得 , υ  22 /2 0 5/ 4 11 0 9 1 0 0 mmNfmmNAN   所以立杆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模板验算 模板跨度为横向方木间距,为 15cm,取一米宽来验算,腹板最大高度为 ,    p 1 . 2 5 . 7 3 2 6 1 . 4 1 . 2 2 . 0 1 8 3 . 2 5 k N / m       kp 5 .7 3 2 6 1 .2 2 .0 1 5 2 .1 8 k N /m     强度验算: 14 2m a xM 0 . 1 2 5 1 8 3 . 2 5 0 . 1 5 0 . 5 2 k N m     62M 10σ = = = 7M P a 37M P a1W 100 0 156 满足要求。 刚度验算: 4k5pω m m m384 E I 400l l    满足要求。 横向方木验算。 支架中采用 100 mm 100mm 横向方木,横向横木验算时,以竖杆为铰支座,采用简支梁模型,验算最不利单元。 横向方木强度验算:  1 . 7 1 2 6q 1 . 2 0 . 3 0 . 3 7 5 0 . 3 ) 1 . 4 1 . 0 0 . 3 2 0 . 3 5 4 . 7 5 k N /m0 . 3          ( 2M 0 . 1 2 5 5 4 . 7 5 0 . 3 0 . 6 2k N m     62M 10σ M P a 13M P a1W 100 1006    强度满足要求。 横向方木刚度验算: k 1 . 7 1 0 . 3 2 6q 0 . 3 7 5 0 . 3 0 . 9 4 5 . 4 7 k N /m0 . 3     4445 q 5 4 5 . 4 7 0 . 3 9 0 0ω 0 . 0 7 m m 3 . 6m m0 . 13 8 4E I 2 5 0 2 5 03 8 4 9 0 0 012ll      满足刚度要求。 纵向方木验算 纵向方木采用 150mm 150mm ,纵向方木验算时以竖杆为支座,采用连续梁模型,梁跨度为。 15 纵向方木强度验算: 3 4 . 6 5 1 . 2 0 . 5q 5 6 . 7 5 k N /m0 . 6 2M 0 . 1 5 6 . 7 5 0 . 6 2 . 0 4 k N m     63M 10σ MP a 13MP a1W 1506    纵向方木刚度验算: k 2 8 .7 3 0 .5q 4 7 .0 5 k N /m0 .6 4 4k4q 4 7 . 0 5 0 . 6 9 0 0ω 0 . 1 1 m m 3 . 6m m0 . 1 51 5 0E I 2 5 0 2 5 01 5 0 9 0 0 012l l      纵向方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区段 Ⅷ 支架计算 计算 截面 图 53 截面 66 支架布置 荷载计算 图示立杆所承受混凝土截面面积最大,为最不利立杆,其所承受单元截面面 16 积为 A1=。 ( 1) 恒荷载 ① 钢筋混凝土梁重: G 1. 51 4 26 0. 6 23 .6 2 kN   砼 ② 模板重(竹胶板按 ): G 2 4 . 9 9 0 . 0 1 5 0 . 6 0 . 6 0 . 1 4 k N    模 板 ③ 方木重量(方木按 ): G 0 . 1 0 . 1 0 . 6 2 0 . 1 0 . 1 6 0 . 6 8 . 3 3 0 . 2 0 k N        木 ( ) ④ 支架重量: 9 . 8G 4 7 . 4 1 2 . 8 2 5 1 . 6 7 5 0 . 6 k N1000       支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说明 、 、 ) ( 2) 可变荷载 由《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知施工人员荷载取值如下: 计算模板及直接支撑模板下的小棱取 另加 集中力计算; 计算直接支撑小棱的梁取 ; 计算支架取取均布 ① 人员及机器重(取 ): 1Q 1 .2 0 .6 0 .6 0 .4 3 k N    ② 振捣混凝土(取 ): 1Q kN    ( 3) 荷载组合 立杆所受轴向荷载设计值:    N 1 . 2 2 3 . 6 2 0 . 1 4 0 . 2 0 0 . 6 1 . 4 0 . 4 3 0 . 7 2 3 0 . 9 8 k N         立杆所受轴向荷载组合值: 17 kN 23 .6 2 0. 14 0. 2 0. 6 1. 51 26 .0 7 kN      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立杆强度验算: 22N 3 0 . 9 8 1 0 0 0 6 3 . 4 N /m m f 2 0 5 N /m mA 4 . 8 9 1 0 0    式中:钢管截面积 2A 489mm , 钢管抗压强度 2f 205N/mm 立杆稳定性验算: 由《桥梁支架安全施工手册》知: 立杆的计算长度 l0按照下列表达式计算结果的最大值取值: 00h 2a kμhll   式中: h—— 立杆步距 ; a—— 立杆伸出顶层横杆的长度 ;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 μ—— 考虑支架整体稳定性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 ; 横撑步距为 ,立杆伸出底层水平杆的长度最大为则立杆计算长度0 =1 .2 +2 0. 6= 2. 4ml 。 k=, μ=, 则 0    m。 所以取计算长度 l0=, 0λ / i 2 .7 6 / 8 1 7 4 .6 8l  。 由《桥梁支架安全施工手册》查的, υ  22N 30 .98 10 00 12 0 N m m f 20 5 N m mυ A 90 48 9    所以立杆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模板验算 模板采用 15mm 厚三层竹胶合板,其抗弯强度为 37MPa,弹性模量E=10584MPa,其单位面积重为: 20 .0 1 5 2 4 .9 9 0 .3 7 5 k N / m,模板按简支梁来验算( JGJ16220xx建筑施工模板技术安全规范 ),模板跨度为横向方木间距,为 15cm,取一米宽来验算,一米宽度下所对应的最大面积为 , 18    p 1 . 2 2 . 5 4 2 6 1 . 4 1 . 0 2 . 0 8 3 . 4 5 k N / m      mkNp k /  强度验算: 2m a xM 0 . 1 2 5 8 3 . 4 5 0 . 1 5 0 . 2 3 k N / m    62M 10σ MP a 37 MP a1W 100 0 156    刚度验算: 4k5pω m m m384 E I 400l l    满足条件。 横向方木验算 支架中采用 100 mm100 mm横向方木,横向横木验算时,以竖杆为铰支座,采用简支梁模型,验算最不利单元。 横向方木强度验算:  1 . 5 1 8 0 . 3 2 6q 1 . 2 0 . 3 7 5 0 . 3 1 . 4 1 . 0 0 . 3 2 0 . 3 2 5 . 1 0 k N / m0 . 6          2M = 0 . 1 2 5 2 5 . 1 0 0 . 6 1 . 1 3 k N m    62M 10σ M P a 13 M P a1W 100 1006    强度满足要求。 横向方木刚度验算: k 1 . 5 1 8 0 . 3 2 6q 0 . 3 7 5 0 . 3 0 . 9 2 1 . 1 1 k N /m0 . 6     4 4k45q 5 2 1 . 1 1 0 . 6 9 0 0ω 0 . 4 7 m m 3 . 6m m0 . 13 8 4E I 2 5 0 2 5 03 8 4 9 0 0 012l l      满足刚度要求。 纵向方木验算 19 纵向方木采用 150mm 150mm ,纵向方木验算时以竖杆为支座,采用连续梁模型,梁跨度为。 纵向方木强度验算: 3 0 . 9 8 1 . 2 0 . 6q 5 0 . 4 3 k N /m0 . 6 2M 0 . 1 5 0 . 4 3 0 . 6 1 . 8 2k N m     62M 10σ M P a 13 M P a1W 150 1506    纵向方木刚度验算: k 2 6 .0 7 0 .6q 4 2 .4 5 k N /m0 .6 4 4k4q 4 2 . 4 5 0 . 6 9 0 0ω 0 . 1 0m m 3 . 6m m0 . 1 51 5 0E I 2 5 0 2 5 01 5 0 9 0 0 012l l      纵向方木满足刚度要求。 20 6 主跨贝雷计算 贝雷梁布置形式 图 61 主跨支架布置图 (单位:除注明外, cm) 横向布置图中贝雷梁间距尺寸为 ( 900+600+20300+600+900) mm 共 25片贝雷梁,其中底板下 19片翼缘 6片; 根据前面所述贝雷梁按照 5跨连续梁计算,验算整体 25片贝雷梁; 荷载计算 混凝土自重 中跨混凝土自重计算分成三个区段 区段 Ⅵ 墩边向跨中方向 Ⅴ Ⅴ 计算 q1k=26kN/m=区段 Ⅷ 从钢箱梁结合段向左墩方向 39截面计算 21 q3k=26kN/m=区段 Ⅶ 其他部分按照设计图纸 29截面计算 q2k=26kN/m=上部活载计算 施工人群荷载按照 kN/m2计算 机械振捣荷载按照 kN/ m2计算 活载均布荷载整体全部 q4k==其他恒载 贝雷梁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