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污水处理厂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前处理工艺中的纤维残余物(纤维屑、胶质、蜡等)、残留于废水中的染料、几乎全部助剂。 ( 6) 基本上都是有害物质(指长远影响小于有毒污染物质)。 由于染料上染率都很高,残留的经过废水处理基本分解,部分工艺用络化合物,但量较少,一般经处理后能达到排放标准。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5 ( 7) 绝大部分废水呈碱性,色泽较深,尤其染整废水,颜色随染料而异。 ( 8) 温度高、难以生物降解:印染废水的水温通常为 30—40℃ ,甚至高达50℃ 以上,不能直接生化 处理;此外,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助剂及表面活性剂,不仅难生物降解,还会在生物降解曝气时产生大量泡沫阻碍充氧。 方案确定 通常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联用方法等。 其中物理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吸附法,它具有费用低、脱色效果较好,但应对吸附染料后的吸附剂的再生及废吸附剂的处理还是存在不小问题;化学法所需投加药剂量大,但投资占地省;生物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印染废水以生物处理为主,占 80%以上,尤以好氧生物处理法占大多数。 而随着染料浆料的成分日益复杂,单纯的好 氧生物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出水难以达标。 此外,好氧法的高运行费用及剩余污泥处理或处置问题历来是废水处理领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难题。 由于上述原因印染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随着废水排放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单独的生物处理难以达到排放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生物处理为主,再辅以化学处理技术,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治理流程,既保留了生物处理方法可去除较大量有机污染物和一定颜色的能力、且基本稳定的特点又发挥了物理化学法去除颜色和剩余有机污染物能力的特点,而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本设计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处理技 术作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共同组成厌氧水解 —— 好氧的生物处理 —— 混凝沉淀工艺。 其中水解酸化 —— 好氧工艺有如下特点: ( 1)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可广泛应用于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 2)污水经水解酸化后, B/C 的比值有所升高,使其可生化性提高,便于后续生化处理。 ( 3)该工艺稳定性好,污泥沉降性好,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小,便于操作、管理。 ( 4)填料挂膜容易,老化、脱落的生物膜随着水力冲刷、曝气搅动自动脱落。 ( 5)剩余污泥量小,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6 ( 6)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量大、种类多,并形成了从细菌 —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的食物链,微生物代谢活性强,出水水质良好。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 A/O 法、生物接触氧化法。 水解酸化 —— A/O 工艺 —— 混凝沉淀:废水经调节池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池中接触填料。 由于废水中含有染料等难降解的物质,且色泽较深,在水解酸化池中,利用厌氧型兼性细菌和厌氧菌,将废水中高分子化合物断链成低分子链,复杂的有机物转变为简单的有机物,从而改善后续的好养生化处理条件。 实践表明,水解酸化处理单元对活性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脱色作用。 厌氧 — 好氧 处理工艺,它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好氧池前段设置了缺氧池,是微生物在缺氧、好氧状态下交替操作进行微生物筛选,经筛选的微生物不但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而且抑制了丝状菌的繁殖,可避免污泥膨胀现象。 在生化处理后串联混凝沉淀物化处理系统,可进一步脱色和去除水中的 COD,以确保处理水水质达标排放。 水解酸化 —— 生物接触氧化 ——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将污水中的染料、助剂、纤维类等难降解的苯环类或长链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同时有效降解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较好的控制后续好氧工艺中产生的泡沫问题。 经水解酸化器处理后的出水进 入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悬浮生长于水中,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的特点。 废水经水解和接触氧化处理后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去除色度和降低废水中的 COD值。 A/O 法与接触氧化池在 BOD 去除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后 者 BOD 体积负荷可高 5倍,所需处理时间只有 前 者的 1/5。 根据实际经验,接触氧化法具有 BOD 容积负荷高,污泥生物量大,相对而言处理效率较高,而且对进水冲击负荷(水力冲击负荷及有机浓度冲击负荷)的适应力强。 维护 管 理方便, 工艺操作简便, 基建费用低。 由于微生物是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剥落与增长可以自动保持平衡,所以无需回流污泥,运转十分方便。 其污泥产量远低于活性污泥法。 综上所述,确定厌氧水解酸化 —— 生物接触氧化 —— 混凝沉淀组合方案。 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7 流程说明 废水通过格栅 、筛网 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后进入调节池 ,在此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衡 ,同时加酸中和, 然后用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 ,该池仅控制在酸性发酵阶段 ,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出水流入接触氧化池 ,在接触氧化池内经微生物作用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和色度后入沉淀池 ,沉淀池的污泥部 分 回流到水解酸化池 ,在池内进行增溶和缩水体积反应 ,使剩余污泥大幅减少 ,剩余污泥经浓缩后可直接脱水。 为了得到更好的水质 ,生化出水再经混凝沉淀进行深度处理 ,达标排放。 二沉池的剩余污泥 经 浓缩 后 脱水,泥饼外运,浓缩池 的上清液及脱水的滤液则回流至污水处理系统。 储泥室 污泥浓缩池 竖流式二沉池 接触氧化池 混凝沉淀池 脱水间 水解 酸化池 调节池 筛网 细格栅 鼓风机房 消毒池 污泥回流 泵 滤液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8 第三章 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 格栅和筛网 格栅和筛网作为废水的预处理设备,常设置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核心处理设施之前, 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设计参数 ( 1)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人工清除 25~ 40mm 机械清除 16~ 25mm 最大间隙 40mm ( 2)在小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原格栅 (每日栅渣量小于 ),一般应采用人工清渣。 ( 3)格栅倾角一般用 45176。 ~ 75176。 ( 4)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 ~。 ( 5)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 ~ ,栅前流速一般为 ~。 设计 计算 ( 1) 水量日变化系数 k k=(600000/86400)= ( 2) 栅条间隙数 n 设栅前水深 h=,过栅流速 v=,栅条净间隙 b=,格栅倾角 α=75176。 n=Qmaxsina1/2/(bhv) n=( sin75176。 ) 1/2/() = 所以 n取 4个 其中: Q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9 Qmax=600( 3) 格栅槽宽度 B 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栅条宽度 s= B=s( n1) +bn=( 41) +4=, ( 4)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L1 设进水渠道宽 B1=,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α1=20176。 ,则进水渠道内的流速 v= Qmax/(h B1 ) v=,介于 ~ ,符合规范要求。 L1=(B B1)/2tgα1 L1=( ) /2tg20176。 = ( 5)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 L2= L1/2=( 6)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 设栅条断面为圆形, β= 阻力系数 ∮ =β(s/b)4/3 h1 = h0k=∮ (v2/2g)ksina =( ) 4/3()3sin75176。 = 满足水头损失 ~。 其中 k为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取 3。 ( 7) 栅后槽总高度 H 设栅前渠道超高 h2= H=h+h1+h2=++= ( 8) 栅槽总长度 L 栅前渠道深 H1=h+h2=+= L= l1+l2+++ H1/tgα =++++176。 = ( 9) 每日栅渣量 W 在格栅间隙 20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 1000m3污水产 即 w1=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10 W=Qmaxw186400/(kz 1000) W=246060/(1000)=< 所以用人工清渣 ,取两座格栅。 格栅示意图 图 31 格栅 格栅机的选型 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1册,选择旋转式固液分离机,其安装倾角为 75176。 进水流速 ,水头损失 ,栅条净距 15~ 40mm,取两座。 筛网 ( 1) 选定网眼尺寸 污水中悬浮物为纤维类物质,所以筛网的网眼应小于 20xxμm。 ( 2) 筛 网种类 根据生产的产品规格性能,选用倾斜式筛网,筛网材料为不锈钢。 水力负荷 ~ (minm2)。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11 ( 3) 所需筛网面积 A 水力负荷: q=(minm2), Qmax=1308m3/d=面积: F= Qmax/ q =设计取 F= 调节池 纺织印染厂由于其特有的生产过程,造成废水排放的间断性和多边性,是排出的废水的 水质和水量有很大的变化。 而废水处理设备都是按一定的水质和水量标准设计的,要求均匀进水,特别对生物处理设备更为重要。 为了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废水进入处理设备之前,必须预先进行调节。 为了调节水质,在调节池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常用的两种方式是空气搅拌和机械搅拌,选用空气搅拌,池型为矩形。 加酸中和 废水呈碱性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投加的 NaOH 引起的,原水 PH 为 9,即 [OH]=105mol/l,加酸量 Ns 为 Ns=Nzak/a =1308103105401031= 其中 Ns—— 酸总耗量, kg/h; Nz—— 废水含碱量, kg/h; a—— 酸性药剂比耗量,取 k—— 反应不均匀系数, ~ 池体积算 1) 参数:废水停留时间 t=8h,采用穿孔空气搅拌,气水比 : 1 2) 调节池有效体积 V V=Qmaxt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12 =8=436m3 3) 调节池尺寸 设计调节池平面尺寸为矩形,有效水深为 4 米,则面积 F F=V/h =436/4=109m2 设池宽 B=8m,池长 L=F/B=109/8= ,取 L=14m 保护高 h1=,则池总高度 H=h+h1=4+= 布气管设置 ( 1) 空气量 D D=D0Q =600=2100m3/d=式中 D0——每立方米污水需氧量, ( 2) 空气干管直径 d d=( 4D/ v) 1/2 =[4(6)]1/2=,取 80mm。 校核管内气体流速 v39。 =4D/ d2 =4()= ~ 10m/s 内。 ( 3)支管直径 d1 空气干 管连接两支管,通过每根支管的空气量。印染废水污水处理厂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