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 2005 年上半年保健品行业运行与发展资讯2005 年 9 月 5 日目 录1 至 6 月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形势分析 .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 . 6 月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形势分析据海关统计,2005 年 16 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达 美元,同比增长 增幅比 2004 年同期提高了 百分点,继 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其中,出口额为 美元,同比增长 增幅比 2004 年同期提高了 百分点;进口额为 美 元,同比增长 增幅比 2004 年同期提高了 百分点。 总体上看,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大顺差,顺差额达 美元,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 百分点。 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发展富有后劲 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 1 月份受 2004 年年底惯性增长作用和 2 月份春节假期因素影响较大,3 月份后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总的来看,出口呈现 1 月份高速增 长,2、3 月份增幅逐渐回落,46 月份出口金额稳步增加的特点,6 月份创今年以来单月出口额最高记录 美元;进口呈现 1 月份高速增长,2 月份 大幅回落并出现负增长,创今年以来单月进口额最低记录 美元,36 月份稳步回升的特点。 一般贸易仍是主流,加工贸易越来越重要 从贸易方式上看,2005 年 16 月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一般贸易方式占七成,加工贸易方式占两成,其他贸易方式占一成。 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幅大大高 于一般贸易进口增幅近 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增幅大大低于加工贸易进口增幅 百分点,可以肯定的是,一般贸易方式将继续为全年的贸易 顺差做出最主要的贡献。 经营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是中坚 2005 年 16 月,全国共有 19659 家企业经营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比 2004 年同期增加了 2703 家企业经营。 2004 年 7 月 1 日中国全面实行外贸 经营权登记制以来,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积蓄的能量得到释放,形成了巨大的出口推动力。 2005 年 16 月,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金额排在前 20 名的企业占同期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的 其中,国有企业出口增长平稳,成为中坚力量,浙 江医保、东北制药、中江国际位居第一、二、四位,安徽丰原、中化宁波、浙江医药、中化江苏位列第五至八位;外商投资、集体、私营、科研院所等企业出口增长 较快,拉动出口增长作用明显,(欧姆龙)大连、航卫通用、辉瑞制药位列第三、十一和十三位。 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西药原料仍是出口支柱 从出口商品情况看,西药原料仍然是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出口支柱,规模大、成本低、产量高的优势继续保持,合同订制外包生产越来越流行,国内企业根据客户 提出的西药原料药生产工艺、标准等要求进行生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西药原料药生产水平的提高。 我国医用敷料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种植的棉花 含糖量较少、棉花纤维较短,很适合作医用棉使用,医用纱布、手术巾等随着今年 1 月 1 日欧美针对中国的被动配额的取消而进入无配额时代,出口优势明显,出口 量进一步扩大。 西成药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没有取得明显成就,绝大部分是仿制药,同时还面临升级换代和国际产业转移,出口没有优势。 中外合作经营优化了农药产 品结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竞争力,直接推动了农药出口。 生化药出口有一定优势,我国的基因工程疫苗、干扰素和胰岛素的研究和生产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医药器械方面,中低档医疗器械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国产大型医疗设备竞争力弱,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高科技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 在合资、引进先进技术后,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但不少关键技术仍被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垄断。 中成药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先进剂型将逐步替代原有传统剂型 品种,但受其他国家注册困难影响,出口很难突破。 中药材价格受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上游中药材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但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世界植物 药需求进一步增加,天然植物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中国在天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上都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充足,提取物出口增长较快。 从进口商品情况看,进口增幅比 2004 年同期提高了 百分点。 医疗器械和西成药仍然是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流向高端市场,基本被飞利浦、通用电气、西门子三巨头垄断。 重点商品出口竞争激烈,企业效益不容乐观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上游成本上升,终端价格低迷,企业效益状况不容乐观。 基本能源、农副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压缩了经营医药保健 品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了国内企业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给医药保健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原来预计的要小,但也影响了一部分企业的盈 利。 例如,扑热息痛在 2002 年以前,长期在 2 美元/公斤左右徘徊,2004 年已经上升到 3 美元/公斤左右,上涨了 50%,今年已达到 元/公 斤,而几家原本生产扑热息痛的中小企业也先后关闭了生产线,退出了这一市场,生产成本日益飙升是令它们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 糖精钠也从 元一度上 升到 元,上涨了 23%。 与三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占四成,对日、德逆差大 亚洲、欧洲、北美洲仍是我国医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6 月,三大市场所占比重高达 出口增幅分别达到 出口市场十大贸易伙伴所占比重高达 其中对荷兰、比利时、西班牙、韩国增幅较快。 16 月,中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前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日本、德国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合计达 比 2004 年同期下降了 百分点。 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呈继续扩大之势,顺差额为 美元;对日本贸易逆差额为 美元,对德国贸易逆差额为 美 元,我对日、德贸易逆差呈逐月扩大态势。 造成我国对日本和德国贸易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出口商品结构不同,我国以原料性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日、 德以药品及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如上半年我国从德国进口 178 台 4012 万美元,进口核磁 19 台 2768 万美元,从日本进口彩超 539 台 2837 万美元。 中国台湾是进口增幅最快的地区,大陆对台湾省的逆差高达 美元。 综观今年 16 月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情况,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实现了进出口快速增长。 世界经济仍呈良好发展态势,尽管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中期报告显示 2005 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 比 2004 年同期的 所下降,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济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除欧元区经济增长 乏力以外,日本经济增长也比较快,美国经济增长比较稳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势增长,使得中国医药保健品的外部需求依然强劲,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快速增 加,进出口增幅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5 年 16 月,人民币汇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也有利于 2005 年上半年医药保健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和出口金额的扩 大。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医药保健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原来预计的要小,随着出口欠退税问题的基本解决,企业资金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中国继续充分地参 与了世界范围内的医药经济、技术、贸易等交流活动,增加了医药保健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入世效应继续推动中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能制约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的不确定因素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好势头,增幅达到了 如果按有关机构的预计:2005 年世界医药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 9%的话,2005 年下半年全球医药产业依然是稳定发展,在此大环境下可以预见,中国医药保健品的外部需求依然强劲。 分析国内医药产业形势,我国强制推行的制药企业 证,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 随着出口退税速度的加快,企业资金进一步宽松。 入世效应将继续显现,世界医药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南亚海啸灾难过后可能会促进中国抗生素和医疗器械的出口。 这些都将有利于 2005 年下半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和出口金额的扩大。 然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首先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短期内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企业面临汇兑的巨大损失。 保守估计,医药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的汇兑损失不会低于 2 亿元人民币,损失包括货物已经出运但未收汇和已经签定的合同必须履约执行。 汇兑的损失直接压缩了出口企业的预期利润,对出口企业打击较大。 其次是经营秩序问题,国内企业的过度竞争极易导致国外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第三,医药外贸市场秩序自律机制和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商会组织行业内企业制定的行规行约缺乏法律依据而难以实施。 第四,一些企业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经营规模相对较小,适应国际市场能力不强,有的企业因经营不善造成亏损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五,企业的人才、品牌以及外销渠道等缺乏有效的保护,市场开发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此外,一些影响出口增长的潜在因素也应引起我们重视。 虽然目前人民币升值 2%还在可控范围内,但如果人民币再次升值,将直接削弱我国医药保健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将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履约能力,地方分担超基数出口退税部分的压力将会进一步显现,贸易保护主义虽不是主流,但贸易摩擦问题日益突出,产生摩擦的形式日趋多样化,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保健品企业首次进入孟加拉国市场从事 保健品 生产和 销售 的中国天狮集团 7 月 19 日晚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了“天狮孟加拉国有限公司”开业典礼。 这是中国保健品企业首次进入孟加拉国市场。 “天狮公司的目标是要把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带入孟加拉国”,天狮孟加拉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他说,天狮公司想把“预防重于治疗”、“清、调、补、预”和“阴阳平衡”等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理念带到孟加拉国,即通过“清理、调节、补充和预防”来清理体内毒素,补充身体所缺营养物质,从而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 此前,天狮公司已在孟加拉国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和产品试用,其产品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螺旋藻、冬虫夏草胶囊、甲壳质胶囊、卵磷脂高钙胶囊等 保健食品 ,还有穴宝点穴器、降压仪等 保健器械。 据赵航介绍,目前孟加拉国高收入人群中患 糖尿病 、 心脏病 、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现象比较严重,肥胖者数量也日益增长。 孟加拉国水源中砷含量超标,长期饮用砷含量超标的水会 致癌。 环境污染、 工作压力 、不良的饮食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