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如何应对广告禁令内容摘要:
处方药如何应对广告禁令 广告载体、品牌策略,产品规划、渠道创新等方面同时人手,标本兼治。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 2002 年 12 月 1 日起,所有处方药一律不得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 尽管这条禁令早已发布,而且还留了足够的“缓冲期” ,但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国内众多药厂老总还是真切地感觉到彻骨的寒意:靠猛投广告砸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后处方药怎么做?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如何调整、创新营销策略,是所有医药企业的当务之急。 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药品,在营销策略上,自身存在着诸多病症,这些病症在广告禁令实施后更是暴露无遗。 几年,药品广告势头迅猛,成了媒体新宠,一度超过了白酒、化妆品、家电等传统大牌。 以“哈尔滨制药三厂” 、 “哈尔滨制药六厂”为代表的“烧钱派”尝到市场甜头, “哈药经验”被许多药品企业争相效仿。 丰要原因有三:发财速度快;投资周期相对较短;简单容易、现学现卖。 于是,简单的“广告烧钱”代替了扎扎实实的市场运作,广告禁令一经发布,无异于断送了“烧钱派”的“钱程”。 其实,在禁令出台之前,烧钱方式就存在着严重的成本与风险隐患。 二忽视品牌形象的塑造。 在没有广告禁令的“幸福日子”里,许多企业急功近利,只考虑广告投入的短期效应,在产品功效上大做文章,而忽视了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塑造。 打擦边球,夸大疗效,利用医生患者形象作宣传的行为比比皆是,花钱请明星做“体验式代言”的广告甚出不穷,但真正具备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形象策划与传播的企业太少。 当广告禁令发布后,老总们才意识到,自己花钱投广告所得到的,除了林林总总的产品名称强迫消费者记住之外,、产品线无合理规划。 由于处方药多为上市 5 年内的新药,利润大多超过产品成熟、竞争对手较多的非处方药品(所以许多药品企业只把目光盯在处方药的生产与营销上,整个产品线中无 企业、品牌减少通过大众媒体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机会。 还有不少企业产品线过长,众多不同功效的产品垒部推向市场,导致产品个性化不足,没有真正站得住脚的主导产品,市场影响力较弱。 四、沟通于段缺乏创新。 在药品公司与消费者的沟通中,大多以广告猛砸,药店义诊为主,缺乏创新与实效;在业务代表与医院的沟通中,对药品营销环境的一次规范行为。 短期内看,对药品企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可以促使企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因此,药品企业应当利用这一契机剖析自身的营销病症,尽快规范与创新自己的营销策略。 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药品企业应从广告载体、品牌策略、产品规型、渠道创新等几个方面同时人手,才能标本兼治,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第一,抢占新的广告载体。 广告禁令实施之后,处方药如何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机会便成了主要问题。 国家规定处方药禁忙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但对一些特殊载体,种挂号单、处方笺的背面广告,甚至医院的各种设施等,没有明确界定是否属于“大众媒体”。 因此,它们都可以成为处方药的广告新载体。 这些。 新载体直接面向目标消费者,到达率高。 第二,规划品牌、调整产品线,以 动处方药。 处方药企业必须改;变以往以功效为主要推广内容的运作:方式,规划品牌,开发品。 要使处方药与 品牌形象相统一;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相统一,象易识别。 同时,加大 品在大众媒体的投入,利用 立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再借此带动处方药的推广。 在这方面,海王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海王较早提出了“以广告投;入加快品牌传播速度”的思路。 银得菲、海王金樽等在大众媒体频频露面的产品,除丁宣传自身的产品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传达海壬的品牌理念,同“健康成就未来”的品牌理念,同时也认同海王的产品,包括不能在大众媒体做广告的处方药。 第三,品牌形象广告,向烟草业学习。 在广告禁令下生存的行业已有先例,那就是烟草业。 烟草业在品牌传播方面的经验可以供处方药企业借鉴。 到传播品牌形象的目的,再由强大的品牌形象,带动烟草产品的推广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烟草业在做品牌或企业形象广告时,可以利用下属企业的“食品、橡胶、文化、经贸”等名义,但处方药在如此操作时一定要慎重,因为消费者对于药品生产企业的“专业性”更为重视。 最好选择于药品相关的“名义” ,如“××健康咨询机构” 、 “××医药研究所”等,使品牌与企业形象鲜明口,无干扰。 另外,公益性广告公众活动的冠名赞助筹,都是处方药企业与消费者接触的良好机会。 第四,加强企业公关,发挥新闻的力量。 新闻的力量以往被许多药品企业所忽视。 其实,发挥好新闻的作用,其效果要超过单纯的广告投入,因为新闻第三方声音无形中会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药品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公共关系机构,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增加企业在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次数与质量。 在新闻报道中,应开拓思路,善于寻找与制造企业的新闻点。 如产品研制的纪实,上市信息,于某些处方要相关的人物特写,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的分析等,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内容。 注意,新闻一定要鲜活、生动,切忌把新闻做成“软广告”。 第五,建立规范,有效的沟通体系。 在处方药广告退出大众媒体之后,沟通体系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这里所说的沟通包括 3 个方面:1与医院、医生的沟通。 要加大学术报告会,临床推广会的力度,为一声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其对产品有充分的了解。 员的沟通,这是做好终端促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药店店员要加大药品知识的培训,使其解产品、信任产品,进而愿意更多地向消费者介绍产品。 3好售后服务,便是这一环中最重要的内容。 第六,营销模式创新突破。 药品企业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与突破,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1品企业急需解决渠道成员的信任危机、渠道运作的效率下降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思路,就是变以往的交易型渠道关系为战略伙伴型渠道关系,经销商、零售商、医院等都可以作为联合经营的成员。 这样可以通过供应链和价值链来增强市场控制能力和渠道规范能力,同时,可以使渠道成员的经营稳定性增加,利润空间增加,保证渠道的稳定与效率。 2品企业要牢固树立“终端制胜”的意识,加大终端的建设,使软硬终端都形成强大的优势,使终端成为传播、销售的阵地。 3建设自己的终端销售团络。 在广告禁令发布之前,许多药品企业已经涉足药品的终端销售,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并且先后有 58 家企业获得了跨省连锁的资格,三九、同仁堂,神威、国风等药店连锁已经在全国迅速发展。 通过建立零售药店,可以增加企业对终端网络的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更有力地培养品牌的忠诚者和传播者,真正占领最有效的市场。 广告禁令实施后,它的意义和作用更为重要。 当营销坏境出现新变化时,我们一定要有新的思路来适应新形势。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不断进行营销策略的规范与创新,把营销引入健康发展的路,这才能既治标义治本。 否则, “临时抱佛脚” ,只能使企业经营陷入被动。处方药如何应对广告禁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