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图书馆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行调整。 外装饰设计 外装饰设计采用高 级外墙涂料。 楼梯设计 采用双跑式,并设置货用电梯。 基础设计 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形式为阶梯型。 建筑总平面设计 工程概况 本工程占地 1080m2,长 60m,宽 18m,南侧临近主干道路滨海路,东侧临滨海一路,地形平整,交通便利。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求 在临道路二边新建建筑必须从用地界线后退 10 m,交通出入口开设在东海路及东海支路上,离开交叉路口不少于 30 m。 功能分区 基地的大小、形状对房屋的层数、 平面组和布局的 关系极为密切。 除了和气候条件、节约用地以及管道设施等因素有关外,还和基地的大小和形状的现实可能有关,基地内人流、车流的主要走向又是确定建筑平面中出入口和门厅位置的重要因素。 该建筑场地 5 较开阔,在建筑物东北方向有较大空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为“矩形”平面,主要出入口在东南两侧由基地环境条件,按各部分的使用条件要求不同,将建筑物,停车场、绿化带等合理布置,使其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注重绿化面积,并且还要留出一定的缓冲区。 场地四周进行绿化,并留出进厂区内交通运输的道路。 建筑物的朝向主要考虑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要 求,故建筑物也设为正南正北朝向,该地区风向是: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易形成穿堂风。 建筑总平面图见下图: 图 11 建筑总平面图 平面设计 框架结构由于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等教为灵活,可以满足以上功能,故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为达到合理利用现有基地环境的目的,并且考虑到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该工程为一般框架结构,根据通用框架的构造尺寸,使用经济,结构合理,施 工方便等因素,并考虑建筑模数的尺寸要求,平面布置采用一字形结构,大跨度柱网。 确定本建筑主要柱网尺寸为。 厂房的朝向大体是坐北朝南,这样,既能获得较多的日照,同时也与建筑场地前的道路平行,符合整体规划。 建筑总长度为 60 m,宽度为 18 m,因长度超过 55m,则设伸缩缝。 其柱网布置图如下: 6 图 12 轴网布置图 1. 货物运输与人流疏散 合理的组织建筑物内部交通和对外联系,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直 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人员的安全。 交通组织设计应力求作到使用方便、疏散安全、简洁和节约面积。 建筑交通内容包括楼梯、走廊、电梯、门厅的位置、形式、数量及尺寸,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工程生活间设一部楼梯,根据设防要求,设成封闭楼梯,楼梯梯段宽度根据《建筑设计资料集》要求,允许三人通过的楼梯其宽度在 1650mm~ 2100mm 之间。 本设计梯段宽度为 1755mm 的双跑楼梯,楼梯踢面高为 250mm,踏面宽为 500mm,标准层楼梯段净长为 4000mm,坡度为 290,楼梯踏面采用大理石面层,楼梯扶手高 900 mm,楼梯间按照 防火要求设计成封闭楼梯,且门朝向楼梯方向,既使用方便又保证安全,同时在走廊两端分别设双跑楼梯,主要供消防疏散用,兼供人员流动。 为满足货物竖向交通,设置两台载重量为 1000kN 电梯运送货物,根据载重量,由《建筑设计资料集》 Q=1t。 提升速度为 ,梯井净宽为 3500mm 3000mm。 货梯尺寸如下: 图 13 货梯尺寸布置图 2.安全疏散与防火设计 图书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的有关规定。 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m。 该工程共两个安全出口,并分别布置,满足规范要求。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基本书库、非书资料库,藏阅合一的阅览室空间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为单层时,不应大于 1500 m2;当为多层,建筑高度不超 时,不用大于 1000 m2;当高度超过 时,不应大于 700 m2;本工程疏散楼梯用防火墙和防火门 划分出一个防火分区,每层的其他部分各自成为一个防火区。 每个分区面积均小于 1000 m2,满足规范要求。 珍善本书库、特藏库,应单独设置防火分区,本工程在珍善书库、特藏库外设置防火设施,满足规范要求。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图书馆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分散设置。 本工程在走廊两侧各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以及安全应急楼梯,满足规范规定。 3.采光设计 本设计采用正面采光,主要以玻璃窗来体现,窗的尺寸按照窗地面积比设计,祥见门窗表。 类型 设计编号 洞 口尺寸( mm) 数量 1 2 3 4 5 合计 门 M1 2400 2100 9 10 10 10 10 49 M2 2100 1200 7 6 6 6 6 31 窗 C1 1800 1500 3 3 3 3 3 12 C2 2100 1800 7 7 7 7 7 35 C3 3600 2100 11 14 14 14 14 67 为满足工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设置门厅、参考咨询部、网络维修、厕所、办公室等辅助房。 生活间采用与厂房整 体布置,这种布置方式能使结构受力清晰,较好的适应生产工艺灵活布置的要求。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门厅的使用面积可按每阅览座位 计算。 读者休息处的使用面积可按每个阅览室座位不小于 ,计算,本工程有专门的休息室可供读者休息、饮水,另外,在阅览室,有专门的阅读座位,也可进行暂时休息之用,满足规范要求。 公用和专用厕所宜分别设置。 公共厕所卫生洁具按使用人数男女各半计算,且必须同时设置男女卫生间 8 5. 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包括行政管理用的各种办公室和后期总 务用的各种库房,维修间等,建筑设计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 的有关规定执行。 图书馆的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典藏、咨询等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包括电子计算机、配电室、消毒等用房。 采编用房应与读者活动区分开,与典藏室、书库入口有便捷的联系;平面布置应符合采购、交换、拆包、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和加工等工艺流程的要求。 本工程采编室设置在四层楼梯口附近,符合规范要求。 典藏室在单独设置时,应位于基本书库的入口附近;房间的使用面积最小不宜小于 m2本工程的典藏室为 m2远远大于规 范要求。 1.立面设计应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A 完整均衡、比较适当 B 层次分明、交接明确 C 体形简洁、环境协调 本项目主体建筑总高度为 ,女儿墙高。 电梯机房设置在屋顶,高出屋顶3 m。 立面设有填充墙和塑钢门窗,窗高及其他辅助设施窗高均合理布置,详见图纸。 外墙面与外柱表面取齐,采用高级涂料。 2.正立面、左立面 14 正立面图 9 15 左立面图 本方案南立面有一个大门。 南立面是入口,采用旋转式玻璃门,各窗户采用推拉玻璃窗,各房间详细尺寸见下面门窗表,墙面用水刷石外墙饰面,详细说明可见正立面图及左立面图 剖面设计 16 11 剖面 该剖面为 11处剖面,总层数为 5 层,每层层高均为 m,女儿墙高度为。 10 建筑室内外高差为 ,阶梯宽 ,高 ,三阶。 所示楼梯为双跑式楼梯,阶梯高宽及详细做法见重要部件构造。 在本建筑底墙墙外做散水处理,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墙体受潮,详见散水构造。 该屋面采用采用卷水防水屋面,将卷水材料或者片材用胶节料粘贴在屋面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封闭防水覆盖层。 这种防水层具有一定的延伸性,有利于适用直接暴露在气层的屋面和结构的温度变形,适用于防水等级为 13 级的屋面防水。 ( 1) 构造层次: 1)保护层:为防止太阳辐射、雨水冲刷、温度变化和外力作用等对防水层造成的损害,延长卷材防水层的使用寿命,采用 20mm 厚的水泥砂浆,将其进行均匀铺设。 2)防水 层:防水层材料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者他们两者的共混体为基料,加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料等,经不同工序加工而成,因屋面坡度为 3%,卷水宜平行屋脊铺设。 3)找平层:防水卷材应铺设在平整、干燥的平面上,因此应在防水层下面设找平层,采用 20mm 的水泥砂浆材料。 《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xx 第 条规定,屋面排水坡度应根据屋顶结构形式,屋面基层类别,防水构造形式,材料性能及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卷材防水、刚性防水的屋面的屋面排水坡度为 2%~ 5%。 本工程屋面坡度采用 3%,屋顶采用女儿墙内檐排水,进行有组织排水。 另外,还要做好泛水、雨水口等部位的细部构造,同时还应做好防水层的分 仓缝。 分仓缝划分的面积一般在 15~25 m2左右,间距控制在 3~5m,宽度宜为 20mm 左右,缝内填沥青麻丝等弹性材料,上口嵌油膏或铺盖毡条,泛水应有足够高度,一般不小于 250mm,采用女儿墙外排水的雨水口,排水坡度为 3%。 屋面做法如图: 11 17 屋面做法示意图 该楼面采用陶瓷板块地面,特点是坚硬耐磨、色泽稳定、易于保持清洁,而且有较好的耐水性和耐酸碱腐蚀性。 构造做法为:在基层 上做 20mm 厚 1: 3 水泥砂浆结合层,较大块材的背面另制速水泥浆,然后粘贴拍实,最后用水泥砂浆嵌缝,陶瓷锦砖整体铺贴后,用滚筒压平,是水泥砂浆挤入缝隙,待水泥砂浆硬化后,用草酸洗去牛皮纸,然后用白水泥浆嵌缝。 本方案为现浇钢筋砼楼板,可以不做找平层,先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湿润,刷 1~2 厚掺 20%108 胶的水泥浆,然后用掺 5%~10%108 胶的水泥砂浆直接粘帖。 以下图为楼面做法图: 18 楼面做法示意图 另外,注意卫生间应作防水基层,必须用 1: 3水泥砂浆找平,要求抹平压光无空鼓,表面要坚实,不应有起砂,掉 灰等现象,在抹找平层时,在管道根部的周围,应使其略高于地面,在地漏的周围,应做成略低于地面的洼坑。 找平层的坡度宜为 1%~2%,坡向 12 地漏,凡遇到阴阳角处,要摸成半径不小于 10mm 的小圆弧,与找平层相连接的管件,卫生洁具,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收头圆滑,按设计要求用密封膏嵌固。 3.墙体 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砖墙的整体性差,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我国有关规范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砖混结构的层数、高度、横墙间距,圆梁及墙垛的尺寸作了一定的限制,设置构造柱也是加强建筑的整体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有数据表明, 构造柱可以是墙体的抗剪强度提高 10%30%。 隔墙为了划分室内空间,其位置就比较灵活,一般不像承重墙那样自下而上贯通,位置重叠。 隔墙通常依靠承墙梁或楼板支撑,因此自重轻是隔墙应首先满足的要求。 其次,为了增加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隔墙在满足稳定和其它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厚度应当尽量薄些。 隔墙还应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及相当的耐火能力。 对潮湿、多水的房间,隔墙应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水性能。 由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室内空间进行调整和重新划分。 隔墙应具有良好的装配性能,尽量减少湿作 业,提高施工效率。 墙体采用高级抹灰,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材料来源广泛,取材容易,施工方便,技术要求低,造价较低,与墙体粘结力强,并具有一定厚度,对保护墙体,改善和弥补墙体材料在功能上的不足有明显的作用。 为保证抹灰平整,牢固,避免龟裂,脱落,抹灰应分层进行,每层不宜太厚,各种抹灰层的厚度应视基层材料的性质,所选用的砂浆种类和抹灰质量的要求而定。 高级抹灰唯一道底层、数层中层和一道面层组成,要求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隔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 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4 保温与隔热 合理的构造设计,不仅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能,而且能节约能源,降低采暖、空调设备的投资,以及使用中的维修和管理费用。 常见的保温措施:①增加维护结构的厚度 ②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③防治因蒸汽渗透出现的凝结水 ④防止空气渗透 ⑤避免热桥造成的热损失 13 常见的隔热措施:①做浅色且平滑的外表面,增加 反射,减少维护结构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②外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通风间层,利用风雅和热压的作用,间层内空气不停地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③窗洞口上部加设遮阳措施,避免太阳光直接射入室内。 5 空调:每层均设空调机房 特殊构造处理 墙角所处的位置,常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的侵蚀,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发霉脱落,影响室内卫生环境和人体健康。 设置防潮层,一般设在地面垫层范围以内,通常在 标高处设置,同时,至少要高于室外地坪 150mm,以防雨水溅湿墙身。 在降水量较小的地区, 散水是建筑物的必备构。博海图书馆的结构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