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内容摘要:
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行业报告/医药行业 2006 年投资策略医药行业 大局 将 调高 买入 分析师:刘彦明 8610)6656 8757 投资要点: 权分置 和医 药分家问 题左 右了国内 公司 发展路径 的选 择。 股 权分置 改革和医 药分 家的推进最终 将建 立制药上 市公 司以股东 价值 最大化和 品种 创新为导 向的 战略目标 , 过度 融资和过度 广告 宣传等历 史包 袱将转化 为产 能利用率 提高 和品牌积 累等 提升业绩 因素 , 国内医药市 场的 高成长性 有利 于上市公 司实 现长期价 值回 报。 多年来, 医药行业 的利 润增长指标一直滞后于收入增长,这一局面在 2006 年将得到改观。 006 年整体上将保持稳健发展,但医疗体制的方向性政策变革将孕育新的市场格局。 预测其特 征将 体现为四 个适 度替代四 个过 度。 即适度 加 大国家财 政投 入, 凸现政 府 责 任和话语权 ; 适 度研发创 新替 代过度营 销, 增强行业 的盈 利能力和 患者 的满意度 ; 适 度医疗替代过 度医 疗, 减少 医疗 资源的浪 费; 适度分化 取代 过度分化 , 解 决医疗资 源分 布的不均衡性。 印两国 的制 药业可比 性强。 与印度 相比 , 我国制 药上 市公司整 体市 值被严重 低估 , 但也存在市 场集 中度低、 净资 产收益率 低、 公司市值 缺乏 层次性分 布等 问题。 品 种 是 支 撑个股市值 变迁 的主导力 量, 医药行业 的个 性化特征 决定 了特色医 药上 市公司总 成为 行业亮点。 2006 年投资机会将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新药品种的市场潜力,品牌公司的市 场潜力和品 牌药 物的提价 能力 , 原料药品 种 的生产壁 垒突 破和爆发 性增 长, 并购带 来 的 市值重估机 会。 值得投资 者关 注的上市 公司 包括哈药 集团 、 新 华 医 疗 、 丽珠集团 、 华 北制药、上实联合等。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 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未获我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 1卖的出价或征价。 我报告版权归中国银河 2行业报告/医药行业 2005 年投资策略 图表目录 图一、医药行业销售收入月度同比增长变 化图(20045). 3 图二、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变化图(2 004. 3 图三、医药各子行业销售净利率月度变化 图(199905) . 4 图四、全国药品销售额和增长率变化图( 1990. 7 图五、中国和印度药企市值排名前 50 强分布图. 8 表一、相关医药上市公司投 资评级 . 10 图六 明星药品竞争能力框 图 . 11 一、大局将得以改观 调高 买入 医疗健康产业全球总市值约 25000 亿美元,占全球资本市场总市值的 12左右,市盈率指标和市净率指标分别为 30 倍和 多数行业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这部分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医疗产业成长性的良好预期。 预计我国 2006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 5100 亿元人民币,比 2005 年的 4300 亿元同比增长 17%左右;其中药品销售额 2006 年将达到 2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4%。 国内 98 家医药上市公司 2005 年的销售收入预计为 1200 亿元,净利润约为 55 亿元,若考虑到送股因素,目前的整体市盈率约为 21 倍。 我国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约为 14 美元,同属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的印度该指标约为 8 美元,我国的医药市场空间应远大于印度。 但印度医药板块的整体市盈率达到 32 倍,比我们的估值高出了 50%; 另外,印度制药板块整体市值约是我国的 ,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为 是中国该指标 8%水平的一倍。 上述指标也反映了目前面临的证券市场信心低迷和上市公司质量较差的现状。 我们认为,股权分置和医药分家问题左右了国内公司历史发展路径的选择。 股权分置改革和医药分家的推进最终将建立制药上市公司以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品种创新为导向的战略目标,过度融资和过度广告宣传等历史包袱将转化为产能利用率提升和品牌积累等提升业绩因素,国内医药市场的高成长性有利于上市公司实现长期价值回报。 多年来,医药行业的利润增长指标一直滞后于收入增长,这一局面在 2006 年将得到改观。 从全球范围来看,医药行业作为朝阳行业的基础在于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性、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政府福利支出加大提供了大笔买单。 2006 年企业自主创新、政府公共卫生投入和医保参保范围等方面都看点十足,将构成行业回暖的拐点因素。 医药行业整体仍保持“快速发展,过度竞争,特色经营,并购做强,品种优先”的长期运行态势,医药行业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特色医药上市公司总成为行业亮点。 投资机会将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新药品种的市场潜力,品牌公司的市场潜力和品牌药物的提价能力,原料药品种的生产壁垒突破和爆发性增长,并购带来的市值重估机会。 二、行业分析 3行业报告/医药行业 2005 年投资策略 本部分主 要分 三块内容, 一 、 主要经济 运 行指标分 析; 二、 政策变 化 趋势分析; 三 、 中印制药板 块比 较。 第 三部分 的用意主 要是 说明在具 备可 比性的国 际资 本市场 , 国 内 股市整体上被低估 ,但 在股权文 化方 面仍存在 严重 缺陷。 具 体各 子行业的 分析 ,如原料 药、 化学药 、生物技术、中成药,可参阅 2005 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在此不做赘述。 2 1 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分析 稳健增长仍是主基调 根据国家 统计 局公布的 数据 , 银河证券预测 2005年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4037亿元 (不含医疗器 械) ,同比增长 比 2004 年的同比增长率 较大提高。 其中,化学原料药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1180 亿元, 增长 30%; 化学 药品制剂 1184 亿元, 增长 中成药 857 亿元, 增 长 21%。 原料药和化学 药的增长动力机制存在差异 , 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反复过程 , 而 在 1999 年, 原 料 药行业和 化学 制剂药品 的销 售收入分 别 为 400 亿元 和 430 亿元,2005 年两者 的销售收 入总 额有比较 接近。 医药行 业多 年来基本 保持 两倍于 上的增 长速度, 这种数 量的高增 长趋 势由人类 健康 需求的无 止境 性特点所 决定 的。 稳 健增长 将是医药行业长期 发展 的主基调 , 但 由于医疗 服务 产品的可 替代 性、 政 府价格 管制和知 识产 权保护等政策因素 、 以 及市场和 价格 国际化等 产业 竞争因素 的共 同作用 , 医 药 行业增长 率将 会出现一定范围的 波动 , 具体子 行业 、 公 司 、 药物 品种的利 润贡 献能力的 分化 更是在所 难免 , 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内容。 图一、医药行业销售收入月度同比增长变化图( 200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多年来医 药工 业利润增 长严 重滞后于 收入 增长 , 这折 射 了产能过 剩和 行业快速 发展 的产业矛盾运 动规 律。 2004 年行业的利润增长主要受制于主 要抗生素价格的大幅下调, 预计 2005年行业利 润总 额将达 到 320 亿元。 医药 行 业利润滞 后于 收入增长 的现 象某种意 义上 反映了行业激烈的 竞争 状况, 对于投 资者而言 , 更 为关注的 是企 业持续盈 利能 力的变化 趋势 和上述现象的内在关联性,做大盘子和寻找新的增长点无疑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 图二、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变化图(2004 4行业报告/医药行业 2005 年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各子行业的盈利 能力最终都来 源于具体品种 的盈利贡献, 这也是医药行 业的个性化特质所决定的。 图 三为各子行业从 1999 年到 2005 年的销售净利率变化图, 月度之间数据的连续性受到较 差, 目前中成 药的 销售净利 率较 高, 原料药 呈 现下降的 趋势 , 而 化学制 剂 类的该指标变动较小。 目前上述三个行业的收入和 资本总额的比值依次为 成药行业的投 资回 报显著高 于原 料药和化 学制 剂, 品种的 定 价能力和 产品 的差异性 无疑 是影响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图三、医药各子行业销售净利率月度变化图(199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5行业报告/医药行业 2005 年投资策略 策变化趋势分析 医疗服务产品具有社会公共福利品的属性,在发达国家,医疗投入是财政支出的最大项目,目前国内基本医疗保险也正成为医疗市场的最大买单者。 同时,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有需依赖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的较为充分的公平竞争。 虽然国情不同,但政策均对各国的医药卫生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政策导向决定了社会医药卫生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决定了能否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决定了一个国家健康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上一年的策略报告主要围绕医保药品扩军和参保群体扩大、医药分家等政策趋 势展开。 展望 2006 年,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执政观将对整个市场格局有重大影响。 疗体制为何成为失败的代名词 评价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的标准和前提是什么。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同环境是否存在共同的价值追求。 评价医改前后的得与失,主要涉及到对公平性和医疗投入效率的评价,这两方面的现状都和改革设 计者的初衷相背。 从 1949 年到 1978 年,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35 岁增长到 68 岁,而从 1978 年到现在只增长 了 3 年(目前人均预期寿命 71 岁)。 中国的健康指标在上世纪 70 年代末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 191 个成员国中,中国的公平性排名 188 位;卫生总体绩效被排在第 144 位,比埃及(63) 、印度尼西亚(92) 、伊拉克(103)、印度(112) 、巴基斯坦(122) 、苏丹(134) 、海地(138)还要低,而这些国家的人均 没有中国高。 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到达重新选择方向的十字路口,制度重新设计和利益的重新划分将交织在曲折的未来医改进程中。 医疗市场公平性差和医疗投入效率低的说法基本等同于患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2003 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 居民有病不就医,住院而不住院。 同时,目前有 城镇人口和 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患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三重负担。 农村一些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 2/3。 2003 年,我国年患病人次数为 ,但年就诊数为 人次,与 1998 年相比减少 人次;居民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都呈下降趋势,而自我医疗的比例则逐年增加,全国 3。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