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发达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一期)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表 31 月份 保证率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全年 P=25% P=50% 7 5 4 P=75% P=85% 10 发达水库水面蒸发增损量为 665mm, 发达水库水面蒸发增损量见表 32。 发达水库水 面蒸发增损量见表 单位: mm 表 32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Δ E 665 渗漏损失按月平均库容的1 %计。 灌溉制度 设计保证率 本项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灌溉方式 为喷灌,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 和 《喷灌设计工程规范》( GB/T5008520xx) 规定,工程区所在地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灌区以种植旱作物为主,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取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P=85%。 以 20xx年为现状基准年, 20xx年为设计水平年。 灌区现状作物组成及种植比例 取用 《南涧县发达水库除险加固 扩建 工程初步设计 报告 》分析 成果 ,灌区 规划水平年 作物组成及种植比例依据 《南涧县药材种植开发产业开发规划》 确定,灌区作物种植组成及种植比例分析成果见 表 33。 灌区作物结构及其种植比例表 单位:% 表 33 作物 设计水平年 大春(%) 小春(%) 复种指数 ( %) 水稻 玉米 烤烟 合计 小麦 蚕豆 大麦 油菜 药材 合计 现状 15 0 20xx 年 100(药材 ) 100 100 11 设计 灌区地貌为高山峡谷地貌, 由于人居住高,水源分布较低,可利用水资源较少,根据《南涧县药材种植开发产业开发规划》发达片区到 20xx 年将开发成为全省最大的药材种植基地 ,全片区将实现全部耕地种植药材 ,主要 作物有三七 等。 灌区旱作物需水量 参考云南省《用水定额》( DB53/T16820xx),结合南涧县 发达片区药材种植协会 提供的 灌溉的 用水 资料 分析而制定的, 成果见表 34。 药材种植期为 12 月 1 日至次年 1月 10 日 ,种植期 40 天 , 次年 1月 10日至 11 月 30 日为生育期 , 次年 1 月 11日至 1 月 31 日 ,每 10天天灌溉 1次 ,每次灌水 , 次年 2 月 1 日至 4 月 20 日 ,每 7 天灌溉 1次 ,每次灌水 3m3/亩 , 次年 4 月 21 日至 5 月 10 日 ,每 3 天灌溉 1次 ,每次灌水 4m3/亩 , 次年 5 月 11 日至 5 月 20日 ,每 3天灌溉 1 次 ,每次灌水 5m3/亩 , 次年5月 21 日至 5月 31 日 ,每 5天灌溉 1 次 ,每次灌水 4m3/亩 , 次年 11 月 1 日至 1 月 21日 ,每 10天灌溉 1次 ,每次灌水。 根据灌区作物灌溉制度,按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计算出万亩组合中的各种作物供水过程,然后把各种作物的供水过程叠加,即为灌区万亩综合供水过程。 灌区万 亩 综合供水过程线见表 35。 灌溉制度分析计算表( P=85%) 表 34 20xx 年 单位: 104m3/亩 作物 种植 比例 1 月 2月 3 月 4 月 5月 6 月 7月 8 月 9月 10月 11 月 12 月 合计 药材 % 5 22 47 0 0 0 0 0 5 0 104 综合供 水过程 5 22 47 0 0 0 0 0 5 0 104 12 灌区万亩综合 供水过程线 ( P=85%) 表 35 单位: 104m3/万亩 月份 保证率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全 年 P=85% 5 22 47 0 0 0 0 0 5 0 104 灌水率与灌区内的作物组成、种植比例、作物允许灌水延续时间、栽插进度和泡田时间等有关。 经分析,灌区用水高峰期出现在 5 月中旬,万亩灌水率为q=(S 万 亩 )。 灌区灌水率图见附图。 13 水稻大麦油料药材瓜菜玉米 小麦十二月十一月十月九月八月七月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 0 5 0 5 0 5 0 5 0)万亩s/(3=ma xq拟建灌溉项目设计水平年灌水率图 灌区 P=75%万亩净灌水量为 104 104m3/万 亩 ,灌区田间灌溉模式为 喷灌 ,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通过综合分析 取 ,拟建灌区工程毛需水量计算结果见表 36。 14 ,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发达片区高效节水 灌溉工程 水源为发达水库 , 总库容 m3,兴利容 万 m3。 发达片区高效节水 灌溉工程 全年毛需水量 万 m3。 根据 《南涧县发达水库除险加固 扩建 工程初步设计 报告 》 调查分析成果,原有灌溉面积 500 亩 , P=75%万亩净灌水量为 104m3/万 亩 , 水利利用系数 ,全年毛需水量 万 m3。 水源水量满足要求。 详细计算见 供需平衡分析表 (表 37)。 供需 平衡分析 表( P=85%) 表 37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月来水量 (万 m3) 库损 (万 m3) 原有灌溉面积需水量(万 m3) 拟建高效节水灌区需水量(万 m3) 时段末库容 (万 m3) 根据前面计算结果,灌区用水高峰期出现在 5 月中旬 ,万亩灌水率为项目灌区设计水平年 (P=75%)全年毛需水量表 表 36 编号 工程名称 水源 控制灌溉面 积(亩) 实际灌溉面积(亩) 全年毛需水量 (m3) 1 发达片区高效节 水灌溉工程 发达水库 5000 611764 15 q=(S 万亩 )。 水利用系数综合分析取 ,拟建引水管道设计引用流量按 Qdj=Q 净 /η 灌溉 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38。 设计引用流量计算成果表 表 38 编号 水源 工程名称 实际灌溉面积(亩) 灌区净灌溉需水量(m3/s) 灌区毛灌溉需水量(m3/s) 取水高程(m) 1 发达水库 发达片区高效节水 灌溉工程 (一期 ) 20xx 2293 工 程地质 本次地质勘察工作以地表地质勘查为主,坑探为辅。 主要目的是提供无量药谷提水工程地质资料及岩土技术参数,为提水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主要任务是查明拟建提水管道沿线各工程地质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提水管道、总蓄水池抗滑稳定、渗透稳定和抗冲能力等问题作出评价,并提供有关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建议值。 a、地形地貌 区地处横断山脉南段东侧 ,马鞍河上游河段 ,属红河水系 ,礼社江 (二 )级支流。 工程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 侧 最高分水岭高程 2648m, 发达水库 坝址区河 底高程 2290m,相对高差 358m,为中山中切割地形,侵蚀堆积地貌。 b、地层岩性 区属 “ 滇西红层 ” 区,主要出露三迭系 及 侏罗 系地层 碎屑岩建造地层,自下而上为: 三迭系上统麦初箐 组 (T3m):黑灰色 页岩、砂岩、 灰岩 ; 侏罗系 下 统漾江组 (J1。 y):紫红色泥岩,灰质泥岩夹砂岩 ; 16 侏罗系中 统 花开左组 (J2h):灰绿色紫红色泥岩夹石膏,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砾岩; 侏 罗系上统坝注路组 (J3b):紫红色泥岩夹砂岩。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 (el+dlQ)块碎石夹砂 土 或砂 土 夹块碎石, 崩塌堆积( colQ)块碎石夹砂土,大面积覆盖 全区;冲洪积 (a1+p1Q)漂卵砾石夹砂土 , 或粘土 、 粉质粘土,分布 于 河谷一带。 c、地质构造与地震 工程区 位于青藏滇缅印尼巨型 “ 歹 ” 字型 构造体系 东 支中部 , 北北西向构造带与公郎弧形构造带复合部位,属巍山北北西向构造带,其山脉走向,基本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主要呈北北西向分布。 区内主要构造:旧村背斜 [38]、新街弧形断层 [60]、 小铁窑小断 层 [78]、石哑口弧形断层 (F61)。 d、水文地质 工程区 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为渗入一径流型动态。 区内地形起伏不平,水文网发育,地下水位一般较高,地下水主要受构造岩 性等因素控制,依据含水岩层的裂隙类型及发育程度和岩性组合,主要为三类含水岩组,松散岩类孔隙含水透水岩组、基岩裂隙含水透水岩组、岩溶裂隙含水透水岩组。 e、 工程地质岩组及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岩组:根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三个工程地质 岩组,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灰岩单轴湿抗压强度 30~ ,属中等坚硬岩组,强风化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泥岩、页岩,单轴湿抗压强度为 8~ ,属软岩。 第四 系残坡积 (e1+dlQ)块碎石夹砂土或砂土夹块碎石,冲洪积 (a1+P1Q)卵砾石 夹砂土或粉质粘 土 ,粘质粉 土 ,崩塌堆积 (colQ)大块石、 孤石夹砂 土 ,属松散岩组。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区内雨量丰富,地形切割深,滑坡、崩塌、 泥石 17 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极发育。 但 工程 区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不发育。 f、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效应 本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 为地壳上升。 如北北西构造带上第三系地层分布于山坡,距河床高差 800~ 900m,现代河流阶地高出河 床 50m;山谷多呈 “V” 型,切割剧烈;沿山坡崩、滑现象发育, 表明区内地壳仍处于生升阶段。 地震:本区处于公郎弧形构造带与巍山北北西向构造带复合部 位。 红河 — 洱海 深 (大 )断裂带位于工程区东侧 l4~ 25Km,红河 洱海深 (大 )断裂带自挽近时期以来活动仍在继续。 弥渡 — 苴力 地震带沿红河 — 洱海深 (大 )断裂带分布,带宽 3~ 6Km,历史地震记录达 级以上 (1652 年 7 月 2 1 日烈度 9 度,是震级高、 烈度大,活动频繁的地震带。 根据 1: 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xx),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Ⅷ 度。 a、 基本地质条件 提水管道拟定沿草子地坡山至 发达水库 大坝布置, 属 中山中切割地形,侵蚀堆积地貌。 提水管道 呈 北 东 南 西向展布, 总长 2500m。 区出露地层为三迭系麦初箐组 (T3m)地层,灰白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灰黑色页岩、灰岩互层 ,属强风化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泥岩、页岩,单轴湿抗压强度为 8~ 的 软岩 组。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 (el+dlQ)块碎石夹砂土或砂土夹块碎石,松散至稍密,厚 0~ 8m 不等,主要分布于岸坡、坡脚。 冲洪积层 (al+p1Q)卵砾石夹砂土,粉质粘土、粘土,厚 0~ ,分布于河床,阶地及箐沟口。 工程 区位于公郎弧形构造与巍山北北西向构造 带斜结复合部位,旧村背斜的 西南翼。 区内有三条小断层,其中 f1 位于 发达水库 库区左岸,走向350,倾向北西,陡倾; f2 位于 发达水库 库尾,输水隧洞西侧约 l60m,走向 150,倾向北西,倾角陡; f3 位于 发达 水库右岸,走向近东西向,倾角较陡。 区 内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层透水性弱,碎屑岩类赋存裂隙水。 粉、细砂岩及石英砂岩为中等透水岩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页 岩为弱~微透水岩组。 第四系残坡积及冲洪积层,属孔隙含水层。 地下水出露位置较 18 高,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以泉水形式向沟谷排泄。 区 内 植被较好,无大的坍塌、滑坡、泥石流等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b、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提水管道展布地势较陡,垂直高差较大,最高点位于草子地坡山,海拔 2569m,最低点位于发到水库大坝,海拔 2293m,相对高差 276m,主要突出的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